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

ID:36227359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_第1页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_第2页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_第3页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_第4页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初探文/赵文龙盘俊春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与方法,以供在教学过程中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基于课堂的常规模式、基于课堂的探究协作型模式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下面简单介绍这三种模式以及相关的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一、基于课堂的常规模式1、基于课堂的常规模式简介课堂讲解和演示仍然是一种普遍的而有效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设计理论是“以教为主”,主要活动是教师的讲授、演示和提问。教师将教学内容直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

2、和思考新内容,将它们和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观念整合起来,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课堂讲解和演示不一定就是被动的、机械的、记诵的。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和效果。多媒体课件集动画、声音于一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数学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宏观的概念,然而通过演示,学生对空间的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抽象的文字记忆转

3、化到形象的图文记忆中来。又如在函数图像等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演示动态函数图像过程,把用其它教学媒体很难或无法表示的数学现象演示出来,就能很好丰富学生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2、基于课堂的常规模式方法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创设情景正式讲解之前,设计一段引子,创造利于学生接受的情境。如进行简短的复习、提出能激发好奇心的问题以及进行某种演示等。(2)讲解新课通过组织、界定、比较和举例等重要方法进行有效的解释。适时呈现一段文字、一个表格、一道解题过程、一幅图片、图画或一段动画片等,来传递一定的教学信息。呈现前,说明呈现的目的、与本课的关系、

4、要注意的事项。(3)保持学生的注意讲解和演示时,可以利用有关学习策略和动机原理来保持注意力。呈现材料时,要提示学生所要注意的对象。(4)强化例题及练习设计·5·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5)进行总结讲解和演示结束时,要组织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习内容。二、基于课堂的探究协作型模式1、基于课堂的探究协作型模式简介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探究协作型模式有竞争、辩论、伙伴、角色扮演等四种模式。(1)竞争式协作学习模式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育目标。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先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

5、相关信息,或由学生自由选择竞争者,或由教师指点竞争对手,然后由开始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随时监看对手的问题解决情况。(2)辩论式协作学习模式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进行可以由双方各自论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3)伙伴式协作学习模式学生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选择自己所学的内容

6、,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选择其中之一经双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4)角色扮演式协作学习模式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双方角色可以互换。网上协作的主要途径有人机协作、生生协作、师生协作等三种途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2、基于课堂的探究协作型模

7、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基于课堂的探究协作型模式教学设计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1)教学目标分析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

8、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2)情境创设·5·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