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20048
大小:15.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上课能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学习成绩大都比较优秀,可见,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低年级的课堂小手如林,气氛活跃,而高年级的课堂上课发言的学生是寥寥无几,基本是老师和几个优等生在唱独角戏,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课堂沉默”。沉默往往被视为阻碍师生对话与教学开展的障碍,也成为教师极力消除的对象。课堂的沉默是复杂多样的,每一种沉默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倾听沉默、趋利避害是一种教学智慧。作为课堂对话的发起者、调控者,教师要修炼倾听沉默的智慧,敏锐观察不同类型的沉默,理解沉默的发生机制并科学应对,才能真正建立高效的课堂。每个教
2、师在课堂对话中都会遭遇沉默,但我们或许很少甚至从来没有深思过这种“沉默”背后的真相。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生课堂沉默”,希望通过透视和讨论,能够发现沉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蕴,以引起诸位教师们用心去感受、去反思、去实践。一、学生课堂沉默类型一般来说,课堂主要存在“发展型沉默”“抑制型沉默”“障碍型沉默”“逃避型沉默”“对立型沉默”等5种类型的沉默,对沉默现象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正确、合理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1不必说——需要创造、维持的发展型沉默不必说,即学生被深度卷入课堂对话之中认真倾听、整合他人观点而表现出的沉思、不作声状态,学生暂时作为沉默者建构自己的观点,为随时加入
3、课堂对话做好准备。这种沉默被理解为没有说的必要,即“必要的沉默”,它往往被视作学生深度介入课堂对话的前提。这种类型的沉默多发生在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析”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因为面对新问题、新情境产生认知冲突,需要“沉默”思考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由于“不必说”是积极思考、建构、拓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发展型沉默。教师不要试图打破这种沉默,而需要有意识去引导、创造、维持发展型沉默。倘若掌控课堂对话的教师没有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沉默时间,或者没有意识到“不必说”潜在的教育深意,而催促学生放弃沉默投入对话,便会打断学生的思考。此时学生带着未经消化的观念进入课堂,也会让课堂陷于低效
4、对话之中。 发展型沉默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权利。教师需要小心呵护学生思考的火苗,维护学生沉默的权利。例如,可以用引导性语言为学生的沉默搭建“脚手架”:“多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倘若换个词,你觉得用什么合适呢”;也可以设定一些规则,比如有经验的教师常用的策略是:“请大家思考一分钟”“请大家先把观点写在纸上”等。“不必说”的沉默是课堂积极思考的“语言”,是积极的沉默。2不可说——需要反思、转化的抑制型沉默不可说,即在对话情境中学生认知冲突唤起又被压抑而难以言说的状况。具体而言,在课堂对话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认知产生冲突,忌惮于知
5、识权威(教师、教材)而压抑自己的观点、抑制自己对话欲望的过程。认知冲突与道德压力是“不可说”产生的必要条件。由于学生在认知冲突与道德压力的博弈下抑制了自己言说的欲望,我们可以把这种沉默称为抑制性沉默。抑制性沉默压制学生的思维创造、发散,是需要反思和转化的沉默。抑制性沉默往往发生在师生问答情境中,尤其是封闭性问题对话中,即对或错、好或坏、优或劣等非此即彼的问答。封闭性问题意味着知识的客观性与答案的唯一性,学生在对话中小心试探作为客观知识权威“代言人”——教师的暗示,并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现实中,许多问题处于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往往成为创造、创新的生长点。对于此类沉默,一方面教
6、师需要创设开放的对话环境,尽量减少封闭性话题和唯一的答案,让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要创设轻松、舒适的对话环境,消除知识权威,激发学生对话的主动性。此外,对于封闭或半封闭性对话,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措施让“沉默”发声,如“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请举手”,鼓励批判、质疑的声音。3不会说——需要自省、补偿的障碍型沉默不会说,即对话超过学生的认知难度或偏离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而难以领会、表达的现象。这是课堂对话中较为常见的沉默,也是教师最为熟悉和最易将之泛化的沉默。只要学生不说话,教师很容易就认为学生遇到认知困难了,应降低难度、掰开揉碎、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对话。殊不知,有些对话是不必说也不
7、可说的,说多了反而适得其反。这种沉默往往是由认知障碍造成的,可以称作障碍型沉默。造成障碍型沉默的根本原因是认知难度过大。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呈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可能是由学生个别化认知发展差异造成的。前者表现为大范围的噤声,后者则是个别化失语。对于大范围“不会说”,教师需要系统反思教学中哪个步骤、环节出了问题,从而将学生拉回最近发展区;对于个别化“不会说”,教师也不能忽视,应设置个性化对话和作业积极干预、补偿。4不敢说——需要减压、诱导的逃避型沉默不敢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