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

ID:35782335

大小:3.7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创新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 地球表面形态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知识体系预览必考加试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a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③地质构造的类型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abc分析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4.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c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考+加试)[考点梳理]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a)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主

2、要来自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即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和地震。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地运动

3、中。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该地区为板块的生长边界。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消亡边界。具体如图所示:②六大板块的分布(如下图)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如图中的C欧亚板块、D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F美洲板块、A非洲板块、E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b+加试)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貌的影响

4、举例形成边界的类型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生长边界←

5、→板块相撞(相向移动)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消亡边界→

6、←板块相撞(相向移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常形成深邃的海沟,以及与之相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消亡边界→

7、←撞伴的山脉或岛弧弧4.地质构造的类型(a)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②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构造。其中E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

8、的山峰;D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5.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加试)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隆起岩层一般向下凹陷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

9、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考点突破]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2.地质构造的应用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图所示:思考(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上有何区别?(2)沿断层线为什么易发育成沟谷、湖泊?答案 (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褶皱形成初期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容易遭受侵蚀,而向斜形成时受挤压作用,岩性致密,抗风化侵蚀能力强,因此在背斜处侵蚀成山谷,而最终向斜形成山地。(2)在断层带上

10、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地下水沿断层位置上涌。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2016·浙江10月模拟)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完成1~2题。1.宏观地形M是(  )A.巨大裂谷B.岛弧—海沟C.低缓高原D.山脉—海沟2.宏观地形N是(  )A.海岭B.低缓高原C.岛弧—海沟D.山脉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宏观地形M处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海域,是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貌是岛弧—海沟,B对;巨大裂谷出现在消亡边界,A错;低缓高原主要是长期外力作用下形成的,C、D错,故答案选B。第2题,宏观地

11、形N处是板块生长边界,附近是海岭,大洋中脊,A对;低缓高原受外力长期侵蚀,不在板块边界处,B错;岛弧—海沟、山脉出现在消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