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

ID:35733290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5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_第1页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_第2页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_第3页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_第4页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桥都”重庆的一体两面  记者:重庆何以能被称为“桥都”?  顾庭勇:“桥都”这个概念其实是民间的一种评说,并没有相关部门对此提出一定的评判标准。“桥都”这个说法最早确实是由重庆桥梁界人士提出来的,十多年前,重庆和武汉还有过一次争夺“桥都”称号的争论。广义来说,大家公认重庆桥梁多、桥梁美,重庆就这样被多数人认可为名副其实的“桥都”。“桥都”这个称号也成为了重庆的一种形象和名片。近年来,我们有一个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整个重庆辖区内的大小桥梁加起来一共有上万座,所以重庆还有个说法叫“万桥之都”。我认为,单从数量上来讲,重庆作为“桥都”当之无愧。  记者

2、:仅有数量上的优势,重庆号称“桥都”可能显得有些单薄,那么重庆桥梁的特点有哪些?  顾庭勇:数量多这一点我再具体讲一下,这里有几组数据一目了然。按照我们2013年的统计,长江上共有102座桥梁,其中重庆辖区内就有36座跨长江大桥,数量居长江沿线省市之首。再说辖区内跨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大桥共有90座,主城区内跨两江(长江、嘉陵江)的大桥也有38座(含在建)之多,密度相当大。从功能上分类,重庆基本上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桥梁,如城市桥梁、公路桥梁、高速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公轨两用桥梁等等,在造型方面包括古代和现代的各种形状的桥梁,以前以传统桥梁居多,如石板坡长江大桥,

3、当时有“亚洲第一桥”的美誉。现代桥梁造型更为丰富,有斜拉桥、悬索桥、连续梁桥、钢构桥、大型拱桥等。斜拉桥又分为单塔斜拉桥、双塔斜拉桥和三塔斜拉桥,石门大桥就是典型的单塔斜拉桥。在单塔斜拉桥基础上发展的双塔斜拉桥现在更为普遍,如李家沱长江大桥。再后来悬索桥在全世界流行起来,我们国家的悬索桥也发展很快,重庆就有鹅公岩大桥。重庆桥梁科技含量也非常高,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等类型桥已经非常普遍,跨度长达300到600米不等。现在享誉世界的重庆大桥就有5座,分别是朝天门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巫山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和菜园坝长江大桥。  记者:重庆建桥有哪些其他城

4、市没有的难度?  顾庭勇:重庆属于山地城市,地形较为复杂,水位落差最大时高达30米,其他城市最多7米,直接导致在修桥时架设高墩,加深基础的难度。而主城区两江相隔,交通方式复杂,所以修桥时不能只考虑连通两岸,同时还要兼顾与两岸各类交通的结合。例如菜园坝大桥,不仅公轨结合两用,更与立交桥、隧道、人行道形成完美布局,这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我认为,难度也是动力,有了这些难题,我们城市的桥梁建设才能发展进步。规划桥位能否更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这是非常有难度的,结合桥、路网、立交的整体设计应该更科学和完善。  记者:在重庆,桥梁的经营和管理采取何种方式?  顾庭勇:20世纪80年代末

5、,重庆市按照国家有关“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政策,采取“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有偿使用的方式征收路桥费。2001年重庆市桥梁经营与管理协会(现为重庆桥梁协会)成立的时候,路桥费仍然作为桥梁管理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手段沿用至今。在桥梁维护方式上,重庆有自己的特色。现在申请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比较开放,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都可以修桥,所以我们现在采取的是“谁是业主谁负责”的维护模式。总体来讲,重庆市在桥梁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国家投资的国有桥梁项目的管理方式非常正规和健全。每1~2座桥落实到一个管理处负责,采用监控、感应等高技术手段实时管理桥梁状况。每座桥每年定期做

6、一次评估和两次检测,日常也有基本检查和维护。只要桥梁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好了,使用个100年都没问题。  记者:桥梁建设对于重庆城市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顾庭勇: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就是1981年,石板坡长江大桥通车次年,我们和建设部一起研究了一个课题,叫做“大桥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那时候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识是很淡薄的,通过研究整合数据我们发现修建公路、桥梁、隧道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方便市民生活有很重要的功能。相信大家也有体会,我们主城区内的大桥两岸都是非常美丽的风景,因为修桥的最初设计往往会考虑桥主体周边片区的环境,

7、我们会做环境评估,改善绿化和路况,桥两头的区域也既定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风水宝地。桥梁的建设通过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桥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市民对建设桥梁也是非常关心和重视,每逢新桥通车,“看桥”、“踩桥”都成为了重庆人的一种习俗。我记得最清楚的是1997年李家沱长江大桥通车的时候,桥的两头、两岸的坡坎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接着人群纷纷走上大桥,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桥面。后来通过媒体报道我们了解到,当天竟然有约10万人在现场看桥。  记者:重庆桥梁建设多年来的发展进步如何体现?  顾庭勇:197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