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诚信缺失及其对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的诚信缺失及其对策浅析【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今时今日我们的小学生在诚信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缺失。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和教师对下一代的培养,而作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把诚信的中子种到哪里?才能让诚信的花朵开在学生的心田。那么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就其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浅的探究,以引起学校、各位教师的重视,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在诚信的环境中成长。【关键词】表现原因诚信教育对策一、当前学生不守诚
2、信的表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孔子曾说“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资产。我们第一天跨进校门时都曾经说过:我要做一个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考试规则。这就是我们对学校和老师作出的承诺,更是对自己和家长作出的承诺。仔细观察一下,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狼”...来了的现象层出不穷。如:有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迟到或早退,就随便编个理由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有的学生利用各种借口骗取父母和他人的钱物,买零食、进网吧、打游戏;有的甚至偷窃,以身试法。做错
3、了事,面不改色心不跳,找出种种借口死不承认的现象已由个别向普遍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肯动脑筋,不肯下苦功夫,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并编出种种没完成作业的理由,学习目标不明确。考试时,就想法设法,蒙混过关,向教师家长汇报假成绩。二、造成原因追究原因我们发现孩子们出现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外界过度的压力。小学生总是经受着来自家长、老师或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或有形或无形。过度的压力往往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2)脆弱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虚荣心。当前的孩子
4、都被父母娇宠惯了,他们在家中常处于中心地位,造成脆弱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虚荣心。当虚荣心遭到挑战时,常常会出现不诚实。(3)是非判断能力差。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情感丰富,而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知识经验贮备少,是非判断能力低,对于诚信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4)...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孩子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些父母的一些不诚信的习性影响着他们。而当今社会上与诚信相背离的言行并不少见,“言行不一”、“不守信用”、“表里不一”的现象是大家时常遇到的却又
5、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他们幼小的心灵会产生模糊的甚至偏差的认识。(5)学校原因首先,学校中注重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学校教育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意义,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不完善的评价制度。虽然,教育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评价学生情况和评估教师工作时,一切向成绩看齐,分数仍是学生、教师的命根。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考场上学生不择手段,相互抄袭,作弊已不是丢人的事了。更有不负责任的教师,职业道德差,考前暗示学生,或以各种形式
6、小贿于监考教师,助长了作弊风气。考试已失去真正的作用,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严重地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欺骗了学生家长,更残酷地践踏了学生的道德。因此,我们必须在正视小学生不诚信的现实时,正确处理这些造成小学生不诚信的因素,深刻领悟陶行知先生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至理名言,并在我们的教育中努力践行。三、相应对策1、加强教师的诚信观念,实施学科的渗透。...老师的思想行为,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才能影响学生,才能把诚实守信教育落实到实处。所以我们注意了教师诚
7、信人格养成的督导;教师必须开展一系列以诚信有关的活动,比如关于古代诚信的故事,同时注重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说的话是具有权威的,是说话算话的,不要轻易地去布置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如果一旦布置就必须不畏困难的实现,否则你在学生的心中就会变成一个吹牛大王。再者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了诚信人格力量的无穷与巨大,在自己不断扩充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结合。教师要明确你不单单是传授一个学科的内容,你必须学会将其他学科进行渗透,你才能更加如鱼得水的较好本学科的,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个学科是独立的
8、,你把诚信的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才能使学生从不同德侧面去了解诚信,去践行诚信。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倒心的深处。”因此,诚信教育必须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和各科教学中有关诚信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中的积极因素,坚持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