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ID:35604570

大小:31.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31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_第1页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_第2页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_第3页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_第4页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铁山嶂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铁山嶂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区在区域上处于武夷隆起与永梅凹陷的交接部位。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与泥盆纪透镜状灰岩产生接触交代作用,从而形成矽卡岩型含锡磁铁矿床。一、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南缘,在区域上位于河源-邵武深大断裂的东南盘。地层单一,几乎全为震旦纪老地层,仅矿区分布泥盆纪地层。北东、北西向断层发育,其中北东向罗岗-仁居断层为河源-邵武深大断裂的主干断层之一,控制霞岚、澄清含矿基性杂岩体等岩浆活动。北西向兴宁-水口断层,切断北东向断层,分布于兴宁盆地东西两侧,控制其盆地沉积,控制永和含矿基性杂岩体等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有印支期石马岩体,燕山期冬瓜嶂和铁山嶂

2、岩体(见图1)。永安-梅县凹陷区形成于海西期,东西两侧大致以莲花山大断裂、邵武-河源大断裂为界。凹陷区梅州段,海相地层发育,岩相比较复杂。基底断裂构造活动活跃,并伴有海西期海底火山活动。在中上石炭统的底部多处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多金属矿床。铁矿如广东平远尖山,兴宁铁山嶂;多金属矿如梅县玉水铜矿。在全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中属“永安-梅州-惠州Fe-Pb-Zn-Cu-Au-Ag-Sb成矿带(Ⅲ-82)上的梅县Fe-Cu-Pb-Zn-Ag-Sb成矿带矿田(Ⅲ-82-1-②)”。这是一个很有远景的铁矿、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二、矿区地质概况(一)地层矿区地层包括震旦系浅变质岩和泥盆系上

3、统碎屑岩(见图2,图3)。81、震旦系(Z)分布在矿区四周,岩层走向主要为南北方向,部分转向北北西或北北东,褶皱较多,倾角一般30-40°,部分达70-80°。矿区东部接近泥盆系地层处,多向西倾斜,而西部多向东倾。与上部地层呈角度不大的不整合接触。部分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岩石普遍受变质作用,岩性为千枚岩或千枚状砂页岩,轻微变质的砂质页岩及薄层石英岩质砂岩等。厚度不详。二、泥盆系上统(D3)在区内呈向北北东方向延长的狭长形分布,四周为震旦系变质岩系所封闭。岩层走向与延长方向一致。东部与震旦系地层接触处倾向北西西,西部则倾向南东东,并由几个小向斜组成轴向北北东—南南西的复向斜。按

4、岩性变化由下而上分为七层:D31细粒至中粒石英砂岩,灰至灰白色,以石英为主,具溶蚀状边缘,含少量绢云母,夹有薄层砂质页岩。矿区西北部本层普遍含有石英砂岩砾石和石英砾石,一般7-8mm,矿区南部则本层缺失,层厚70-100m。D32为灰色至紫红色砂质页岩,局部略显片状,成分以绢云母、石英为主,含白云母、黑云母及微量电气石、锆石等。矿区南部本层缺失,北部有一部分直接与前泥盆系接触,层厚15-20m。D33呈灰白色,细至中粒石英砂岩,夹有略带紫红色薄层泥质砂岩,成分与D35相似,石英显溶蚀状,局部含有砾石,为细粒石英砂岩砾石及石英砾石,石英砾石部分略带紫红色,大者可达2cm,层厚50

5、-80mm。D34为次要含矿层岩性与D36相似,Ⅲ、Ⅳ、Ⅴ号矿体即产于本层内,层厚20-mm。D35为灰至灰白色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砂岩及砂质页岩,细至中粒结构,局部含少量石英砂岩砾石及石英砾石,直径2-5mm。成分8以石英为主,半混圆状具波状消光,含少量绢云母、白云母及微量电气石、锆石等,层厚30m。D36为主要含矿层,含Ⅰ、Ⅱ矿体。岩相变化较大,主要为砂质页岩,含透镜体石英砂岩及透镜体的含泥质和镁质的石灰岩。石灰岩全部蚀变为矽卡岩,主要矿物有矽镁石、透闪石、透辉石、阳起石、滑石、直闪石等,矽卡岩大部被铁矿所交代,层厚50-100m。D37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Ⅰ、Ⅱ矿体之间小向斜

6、的轴部,常呈封闭的椭圆形,为白色细粒粉砂状石英砂岩组成。石英占90%以上,含少量绢云母,层厚30m。(二)地质构造1、褶皱地层褶皱频繁,震旦系地层呈轴向北—南的褶皱,柔性岩石中的褶皱亦较发育。泥盆系地层多构成轴向北北东—南南西的褶皱,东部与震旦系地层接触处倾向北西西,西部则倾向南东东构成一复向斜,由两个分支而成为两个背斜夹一个向斜或两个向斜夹一个背斜,褶皱轴亦常两端倾伏形成四周封闭的小型的构造盆地。2、断层Ⅰ、Ⅱ矿体间存在一北东—南西走向的正断层,东南翼向北东向下滑动,最大可见垂直断距80m,可见水平断距30m,断层面倾向东南,倾角70°,使Ⅰ矿体西南部下降,Ⅱ矿体西南部相对上

7、升,断层形成于铁矿生成之后。个别钻孔中见有铁矿角砾被辉绿岩所胶结。因断层存在于Ⅰ、Ⅱ矿体之间,矿体主要部分未被破坏。(三)侵入岩1、云英岩化花岗岩(γ52(3))分布于矿区东部,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侵入岩,呈株状、岩舌状、脉状分布。多云英岩化,重结晶现象显著,矿物一般具溶蚀状外形,呈变余花岗结构。钾长石为绢云母和石英交代,斜长石则全部为绢云8母所交代,部分仍保留长石外形,黑云母亦被白云母交代,石英含量显著增加,局部见有少量黄玉。2、花岗斑岩(γπ)见于个别钻孔中,呈岩脉或岩基边缘的小岩株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