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86121
大小:57.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开题报告-苎麻联合收割机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芒麻联合收割机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院系名称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设053学生姓名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芒麻及其织物的风格特征芒麻气候适应性好,易种植,经济效益明显,芒麻纺织品因其特有的凉爽、透气、挺括,干爽利汗等特点,以及天然抗菌防腐性能,早已作为一种高档的天然服装面料而被人们广泛喜爱。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麻纺织纤维的使用量年均增长率为12%,2010年产量将达到130万吨,其中,芒麻纺织纤维的使用量将达到40万吨。随着我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出台,不少研
2、究机构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倾力研究,麻类新品种和高新技术不断诞丰,成果卓箸。芒麻单产已达到4500kg/hm2,芒麻新品种纤维细度已突破2500支,麻纺高支纱细度已突破300支。近年来,我国芒麻种植正在由分散经营、小面积生产逐步向区域化和规模化集中种植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的集约化和工业化生产步伐加快,特别是优质芒麻主产基地的建立,对芒麻收获加工机具需求十分强烈,麻类收获加工机具已凸现出新的要求。芒麻耍求适时收获。收获过早,纤维未充分发育,麻皮薄、产量低,并且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差,导致机械收获出麻率低,纤维品质差。收获时机过迟,
3、则纤维老化,纤维附着在麻秆上不容易分离,导致纤维强力下降、岀麻率降低,影响芒麻的产量和经济收入。芒麻一般年收3次,收剥作业占整个生产过程中用工量的3/5以上,手工剥麻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机械化收获设备是芒麻原料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我国芒麻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推动芒麻生产向高效发展,收获技术与收获机械的研究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提升我国麻类机械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能力,不断促进我国芒麻剥制加工机械化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麻纺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提升芒麻种植机械化的技术
4、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提高收剥工效,降低收获成本为目的,必须实现芒麻收剥的机械化操作。为此,要解决人工收获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应尽快研制芒麻茎秆收割机,与大、中型芒麻剥麻机配套,或研制收割一剥麻联合机,形成收剥一体化加工技术。一.芒麻机国内外发展背景二次世界大战期问,由于芒麻纤维用于军事目的而引起重视。美国农业部领导佛罗里达州各农业研究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多种剥麻机,其剥麻原理与我国现有剥麻机相同,即利用芒麻茎秆各组成部分物理机械性能的差异,经过剥麻滚筒的刮打和挤压加工出纤维,但所剥纤维外观质量较差。另外,研
5、制有Cary收割一一剥麻联合机,在田间一次完成收割和剥麻作业,因成本太高和剥麻质量问题,未能大量使用。由于种植面积小,欧美国家C停止芒麻收割机和剥麻机的研究,因此国际上未见有相关报导。虽然我国的芒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芒麻的生产机械化水平非常低。用于芒麻收获作业的机具主要是剥麻机,未见有收割机问世的报导。“八五”期间,麻类所龙超海等人曾研制过红动力打捆机,但是未见有芒麻打捆面世的报导。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设计研究的目的:是研制岀一种艺麻收获机械,开发适应我国芒麻种植的收获机具,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提高我
6、国芒麻收获机械化水平,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机具得到大面积推广后,可以加速实现我国芒麻生产的机械化,提高农村芒麻收获的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农本。可以为种田大户和农民扩大芒麻种植面积创造条件,为芒麻生产的高产稳产打下基础,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岀贡献。实施本项目首先要调研国内现有芒麻收获概况及国外芒麻收获机技术,对其主要技术结构、性能和特点进行分析、消化,并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其次,分析研究国外现有芒麻收获机收割芒麻的适应性性能,对收割中存在的问题作重点分析,研究结构和运动等参数的变化对收割机性能的影响;第
7、三,调研我国主要芒麻品种的种植、生长特点,确定收获机械的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本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芒麻机各零件及装配工程图的绘制1)熟悉芒麻机的整体结构,掌握AUTOCAD的各项操作2)绘制出芒麻机总装的工程图,并确定其装配尺寸3)画出各零件的工程图4)完成上述操作后,最后对所作的工程图加以审核2.对芒麻机轴的强度校核计算3.通过计算确定各齿轮间的传动比4•编写设计说明书五•参考文献[1]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郁名山,现代机械传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3]詹启贤,自动机械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4]张春林,曲继芳,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谄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6]赵松年,现代机械创新产品分析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