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

ID:35376659

大小:90.1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口然环境:指所冇能够对人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口然形成的物质、能戢和现象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因素。人工坏境:是指在自然坏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加工和改造所形成的环境体系。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环境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人类不断干预和改造着环境。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中,环境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人类则是其中的能动性因素

2、。环境问题:指山于自然界的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由此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害影响。【原生环境问题一一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洪涝、干旱等;次生环境问题一一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又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指因为人为的因素,使某些物质或能量进入坏境之中,引起坏境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发生改变,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并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现象。生态环境污染,乂称“环境破坏”,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度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最,引起某种或某儿种环境要素发生数最减少、形态改变、质量降低,导致这些环境

3、要素固有的环境功能弱化或丧失,从而使环境产生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现象。两者之间的联系:既有区别也有共同点。从差异的角度來看,环境污染主耍发生在生产和生活的排放环节,而环境破坏则主要产生于人类对环境要素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更多地表现为对环境要素性质上的改变,而环境破坏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形态的改变。共性:两者最终都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固有结构或功能的损害,使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现实中不可能对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进行截然的划分。】坏境问题的产生:农业文明时期(农耕火种)一一产业革命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坏境污染&环境

4、破坏日趋严重)一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环境问题开始逐渐表现为全球性的影响)产生根源:哲学根源:柏拉图、伽利略、培根和笛卡儿。英中,笛卡儿的“主客二分”对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科技的发展的确发挥了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忽视了大门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肓目的、肆无忌惮的征服和改造。宗教根源:基督教:只要为了人的利益,征服和掠夺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伦理学根源:自然界只有工具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价值仅是满足人类永无止尽的欲里。技术根源:技术发展的不足&对技术的滥用经济根源:1.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冇资源的非排他性(负外部性即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2.传统的牛•产

5、方式和消费方式(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3.经济的贫困化(缺乏资金和技术导致•些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因过度开采资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乂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化)环境保护:指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Z间的相互关系,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坏境会议上提出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理解【1.具有法的一般属性一一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障实施的/2•调整

6、的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3•是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征目的作用[•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媒介和基础的人与人的关系2.技术性:环境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副产品目.环境问题的解决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然反映自然科学规律。3.综合性:以法学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包含了宪法规范、行政法律规范;涵盖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单行法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法规。4.社会性:关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人权的保障,反映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代表整个人类共同的利益5.区

7、域性:不同区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6.国际共同性:不再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问题,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的挑战。1•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核心在于对发展权益的肯定,要求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1•进行环境资源管理的法律依据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实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律武器3.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维护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