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93463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3
《2016年中传mfa考研论坛之综合概念解释汇总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年中传MFA考研论坛之综合概念解释汇总一1、清唱剧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与康塔塔的区别是: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1600年在罗马演出的卡瓦列里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白》,是历史上的第一部清唱剧。17世纪清唱剧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卡里西米。他的名作《所罗门的审判》和《耶弗他》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唱词用拉丁文。许兹、亨德尔和
2、巴赫是德国的清唱剧代表性作曲家。海顿、门德尔松、舒曼及现代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科达伊等都曾留下此类名作。著名的清唱剧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等,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作曲的《长恨歌》。2、歌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
3、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第7页共7页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妮》,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剩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又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1607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成意义上的近代歌剧,蒙特威尔第被称为“近代歌剧之父”。歌剧代表作: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比才的《卡门》,蒙特威尔第的《茶花女》。3
4、、奏鸣曲奏鸣曲是多乐章的器乐套曲。又称奏鸣曲套曲。它是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或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通常第一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变奏曲式、复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复三段式;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16世纪初的奏鸣曲泛指与声乐演唱的康塔塔相对的各种器乐曲。17世纪中叶以后,D.斯卡拉蒂、C.P.E.巴赫、J.S.巴赫、W.A.莫扎特等都为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作出了贡献。而以的奏鸣曲作品使这种体裁的创作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从C.M.von韦伯、F.舒伯特开始的浪
5、漫主义奏鸣曲,继承古典传统的某些因素,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L.亚纳切克、B.巴托克、S.S.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糅合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传统,融汇民族乐派与近代的种种作曲手法,赋予此类作品以新的个性。4、舞剧第7页共7页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中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舞蹈,如古典舞蹈、性格舞、现代舞,有时还有宫廷舞蹈、舞会舞蹈以及武术、杂技性的舞蹈。根据剧目题材和体裁的不同,可以以某一种类舞蹈为主,其他舞蹈陪衬,也可以各类舞蹈兼而有之,竞相争艳。舞剧
6、又由一系列舞蹈样式所构成,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或舞蹈性哑剧。采用哪种样式,应根据剧情需要和塑造人物的要求而定。舞剧,在西方统称为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6世纪的法国。经过400年左右的演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舞剧艺术形式。在中国,舞剧是近50年来才开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但作为可发展成舞剧的因素,则可追源至商周年代,据《史记·乐书》记载,周灭商后,制《大武》舞,就是有诗、有乐、有舞的综合艺术形式,而且它有一定的戏剧性质,叙述武王灭商建周的过程,歌颂武王的功德,抒发战胜敌人的豪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舞剧舞
7、台上剧目繁多,丰富多采,既有古典芭蕾名著《天鹅湖》、《吉赛尔》等,又有现代题材的芭蕾《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魂》等;有以中国古典舞蹈为主的舞剧《宝莲灯》、《小刀会》、《丝路花雨》等,也有少数民族的舞剧《卓瓦桑姆》和《召树屯与楠木□娜》等。5、第四堵墙戏剧术语。在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第7页共7页。第四堵墙的概念,是适应戏剧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环境的要求产生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人提出如果在舞台上表现室内环境、房间缺少第四堵墙就显得不真实的说法。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狄
8、德罗也涉及了第四堵墙的概念。他在《论戏剧艺术》中提到:假想在舞台的边缘有一道墙把你和池座的观众隔离开。19世纪下半叶,随着“三面墙”布景形式的日趋定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