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

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

ID:35225079

大小:19.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开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附主要参考文献1.1选题目的和意义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它关系着众多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问题。但近年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文化基础薄弱,问题行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如果这些问题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不仅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严重损害学生自身身心的健康成长,更无法保证向幼儿园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来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以保证向幼儿园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1.3国内外研究动态1.3.1国外研究对问题行为的界定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认为,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ordon)指出:“在研究课堂行为问题时,必须搞清楚到底是谁存在问题。”可见,心理学专家对课堂问题行为主体的界定也存在不同意见。大部分专家认为是学生,也有少部分专家认为是教师。英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冯

3、塔纳(Fontana.D)指出:“问题行为只是旁观者眼中的感觉。”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1.3.2国内研究对问题行为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1)学生问题行为的角度。我国学者邵瑞珍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未能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学生行为规范,导致其不能正常投入学习的行为。”李志认为:“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学生的课堂行为与教学目标不协调,扰乱学习环境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马彦宏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影响本人和他人的学习,甚至还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滑的

4、行为。”(2)教师问题行为的角度。事实上,学生许多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都是受教师自身行为的影响。因此,也有许多专家把教师列为问题行为的主体,冯江平教授认为:“教师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或者不适当的行为。”《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对教师问题行为的阐述:“教师的问题行为是指不符合教师权利与义务的、违背教师角色期待的言行。”(3)教师、学生、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师生通过交互作用来完成的。课堂上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学生原因,有教师原因,也有课堂环境的因素。

5、因此,研究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应全面考虑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这三个因素。1.4问题行为的分类(1)从课堂问题行为的指向来进行分类: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奎伊等认为问题行为有下两类:外向性的问题行为和内向性的问题行为。(2)从课堂问题行为的来源进行分类:布罗菲和罗尔肯伯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三类:第一,属于学生的问题。第二,属于教师的问题。第三,师生共有的问题。(3)从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心理学家翟克斯把学生问题行为归结为四类:寻求注意、寻求力量、寻求报复和表现失望(自暴自弃)。(4)从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来进行分类:目前美国教育界

6、将问题行为分为以下五类: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好;适的行为和情感;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校恐怖有关的躯体症状。(5)从课堂问题行为的适宜性进行分类:吕静教授将问题行为分为三种类型: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不适当行为。(6)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次数进行分类:王都留将问题行为分为暂时性课堂问题行为和长期性课堂问题行为。1.5问题行为的成因(1)从心理学的角度:需要得不到满足,这里的需要包括注意的需要和认同的需要;避免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2)从生理学的角度:学生的生理障碍是诱发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3)从教育学的角度:①课程因素

7、。②教师教学水平欠缺。③教学过程不流畅。(4)从管理学的角度:①课堂管理不当。②任务中心的管理风格。(5)从生态学的角度:有1/3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由于环境造成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家庭环境。②社会环境。③课堂物理环境。1.6问题行为的对策(l)预防策略。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要事先预防,而不是事后控制。第一是教师要有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第二是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水平。第三是师生关系要融洽和谐。(2)控制策略。第一是激励法。第二是惩戒法。第三是暗示法。(3)矫正策略。第一是通过改变学生认知和价值观来改变学生的行为。第二是对有关学生要进行心理

8、辅导。1.7参考文献[1]林格伦著.章志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46.[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4.[3][英]戴·冯塔纳.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