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

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

ID:34743019

大小:51.8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3-10

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_第1页
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519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有效构建民生导向保障机制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家发改委办理提案人:鲍义志主题词:社会保障,制度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执政为民、关注民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当前,各地政府结合实际,纷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走“民富路线”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亮点

2、和重点内容,予以谋划和推进。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是对民生事项、民生工程的确定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政府与老百姓在对一些民生事项的确定和认识上未形成共识,决策随意性强,民生工作有被泛化、成效虚化的倾向。二是一些民生工程未发挥应有效用。少数重大民生工程建成后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成了摆设,甚至有的地区打着民生工程的幌子,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使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有些地方民生工程缺乏普惠性和连续性。民生工程、民生事项只针对特定的少数人群,民生事项也随着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3、未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当地财政的支撑力。由于一些领导的一些民生工程、民生事项在短期内建成或实施后,当地的财力难以长期支撑下去。四是一些民生权益缺乏法制保障。在推进和实施民生事项中,多以党委政府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缺乏相关刚性规定和制度保证。如“十一五”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审议通过了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批关涉民生的重要法律,但在收入分配、住房、医疗、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民生保障法律方面还缺少具体的制度设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观既是经济观,又是社会观,更是政治观。为此,在“十二五”时期,必须下真功夫,花大力气,破关闯难,真正构建起民生导向保

4、障的有效机制。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大民生方面的立法力度,确保民生权益保障法制化。民生权益法制化,即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将民生权益确定下来,使保障民生有法可循。应当做好四个重点方面工作:对国家已经出台的法律,地方应结合实际尽快出台地方性的实施条例和细则,确保这些法律能更好贯彻落实;国家在立法项目的确定上、法律条文的制定上应以改善民生为着眼点,针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没有制定法律的重要民生保障事项,地方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台地方性法规,尽快研究出台《民法典》,确保改善民生工作有法可依;要加强涉及民生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地

5、方性法规的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打白条”,提升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公信力。二、科学确定民生项目,真正使改善民生工作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切实保障公众的参与权、表达权,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采取召开听证会、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运用网络、手机短信、报纸广播、问卷调查等各种载体和方式,公开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充分让老百姓表达诉求,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决不要只凭主观判断来界定和确认民生事项,应把重大民生工程的界定和确认,纳入各级人大监督的法定程序予以规范,坚决防止把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为了防止民生工作泛

6、化,建议把老百姓需求最迫切、政府又力所能及的生活保障(含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内容确定为基本的民生事项,对这些内容之外的事项暂不纳入民生工程予以确认;对确定的民生事项不能随意改变,其修改和变化也应设定法定的规则和程序予以监督。只有对“民生”进行科学的、符合老百姓意愿的界定和确认,才能真正集中力量使好事办的更实和实事办的更好。三、紧扣民生导向,构建公共财政,确保民生财力支撑。“十二五”时期,要提高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坚持民主财政的基本方向,用民主财政保障民生工程的公共财政投入。把民生财政投

7、入纳入法制化轨道,科学、合理确定民生项目指标,强化财政预算约束,避免政府在民生投入上的恩赐化、随意化;进一步明确民生投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不断提高民生项目财政支出比例,确保民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GDP增长的幅度;公开民生财政支出,接受老百姓的监督,确保财政经费真正投入到位,让老百姓直接受惠。四、建设民生工程绩效评估制度,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机制。为了确保民生资金投入,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让每一笔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避免和减少经费使用中的奢侈浪费现象,应努力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