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56037
大小:80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湖滨带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滨带生态修复研究进展1,21,2111柴培宏,代嫣然,梁威,成水平,吴振斌(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 介绍了湖滨带的定义和功能,阐述了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的不同阶段及管理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关键词] 湖滨带;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展望[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0)06-0032-04用;b.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1前言或其他特殊地;c.稳定湖岸、控制土壤侵蚀;d.创湖滨带又被称
2、为水陆生态交错带,是连接湖泊造资源丰富、用途多样的娱乐场所和舒适的环境。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过渡区,其空3湖滨带恢复与重建的不同阶段间范围主要取决于周期性水位涨落时湖滨干湿交替[1]变化的空间结构。按地形条件可划分为河口型、湖滨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主要分为前中后堤防型、滩地型(如湖滨湿地)和陡岸型(如岩岸和三个阶段。阶段一:主要是根据湖滨带的具体情况,砾石岸)等类型。随着工农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通过模拟和综合评估提出最佳的恢复方案;阶段二: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湖滨交错主要是恢复与重建过程的实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带结构、生态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生态功能下降,一种或多
3、种技术相结合的工程方案,以期达到最好外在表现为生物多样性下降及自然景观的退化[2]。的效果;阶段三:主要是施工后的综合管理,这一过程的主体一般多由政府机关或社会团体来完湖滨带生态恢复是指通过对湖滨带生态系统退[8~10]成,具体各项技术对比见表1。化原因及其机理的诊断,运用生物、生态工程的技[11]表1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术,逐步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可Table1Thetechnologiesofecologicalrestoration[3,4]能恢复到原有的或更高的水平,最终达到生态andreconstructionoflakesidezone系统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
4、状态。项目模拟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2湖滨带的功能实现计算机(VR,VB,政府及其他机械或其他外力湖滨带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净化方法VC,GIS等)行政机构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重作用[5~7]前后期中期全程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a.对水陆生态系统间时段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起过滤器和屏障作[收稿日期] 2009-12-18[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7106-003,2008ZX07316-004);江苏省科技惠民项目(BE2008651);中科院天津专项(TJZX2-YW-07)[作者简介] 梁威(1971-),男,河南商城县人,中国科
5、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湿地、水体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E-mail:wliang@ihb.ac.cn32中国工程科学续表水质控制技术主要有湿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项目模拟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高营养底泥疏浚技术及引水冲洗等。其中引水冲洗[15]实施投资、工程方案的路向、水向辐射资源、公众的可以打破藻类生长—磷释放的循环,pH也相应对象选取、规划等带、水位变辐带环境意识等降低,同时可快速提高湖水的透明度,有利于沉水植建立在不确定性基于Ground-[16]人工浮岛技术、水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湖泊的水位、风浪理论的投资优化ed理论的资典型生植被恢复技术、[17]技术
6、、可视化技源管理技术、均对水生植被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技术火烧技术、人工湿术、多目标规划技行政法规及地技术等湖泊敞水区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风浪控制是十分必术等舆论的监督要的。4.2群落结构恢复4湖滨带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群落结构恢复应优先选用适应环境条件、净化[14]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大体上和抗干扰能力强的土著种;群落空间配置要根据可以归结为生境恢复、群落结构恢复和生态系统功湖滨带形态、底质、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合理配[18][12]置不同生活型植物;同时应结合优势种的季节变能恢复等3个方面。[19,20]4.1生境恢复动性,保证水生植物具有周年连续性。生境恢复主要包括
7、湖滨带底质修复、湖泊水文4.3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水质条件的改善等。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底质修复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淤泥的疏浚,清除能的优化配置和调控、生态系统稳定化管理、景观设含高营养盐的表层沉积物及其表面由营养物质形成计及建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等。生态系统的调控是[13]以生态演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生态系统施以人为的絮状胶体、半休眠状活体藻类和植物残骸等,进而降低内源污染。疏浚时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