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

ID:34412408

大小:555.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5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_第1页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_第2页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_第3页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_第4页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黪耀豹鼍霸慝杰蜀毳渤◆加删oF曰粼y万方数据2011似总第6期DOI:lO.3969/j.is舳.1674—9391.2011.04.003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略还格吉[摘要】口传文献,系民间文化的活宝库、活化石,更是活着的历史记忆,对民族学和语言学为首的学科研究具有无法代替的历史和现实价值。“4·14”地震给玉树口传文献及传承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以往玉树民间文学、民间歌舞、英雄史诗三个方面的整理研究加以综述的同时,也对灾后重建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申报名录,争取项目

2、经费,有效保护利用”的建议。[关键词]玉树地震灾区;口传文献;整理研究;保护建议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1)04—0018—07第二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文化部2011年科技创新项目赞助,项目名称:“玉树地震灾卷区藏文文献遗产整理保护研究”;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作者简介:还格吉(1977一),女,藏族,青海贵德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博士生,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藏族社会文化。四川成都610041前言目前我们能够

3、翻阅检索的所有文献,最初由口耳心授的方式传承,文字出现后日臻载人金石、叶片、甲骨、木简、缣帛、皮革、纸张等不同载体而成册,于是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献遗产。当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文献传抄工作仍在继续,当然不少文化遗产的记忆历史上并没有转录于文献,有的则是以经典和民间两种形式都在传承。目前,把这些没有文字记录成文而世间传唱的称为“口传文献”,在学科领域又列人“民间文学”。口传文献,虽然历史久远且储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但过去作为民间文学一直处于非正统之边缘,现今又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面临失传灭绝的危机。因此,

4、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一个国际性的工程——“世界记忆工程”,他们认为:“世界记忆即文献遗产,它是全人类以文献形式保存和收集的记忆,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记载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人类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成果,是历史赋予全世界的、今人和后代的共同文化遗产”⋯(P.”。其中包括任何载体的文献遗产,口述或口传文献也进入了重要保护利用之列。玉树被誉为“民歌之乡”、“歌舞之乡”和“《格萨尔》史诗的渊薮之地”,以及“中国古典神话——昆仑神话的起源地之一”,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口传文献遗产。新中国成立以来,玉树州人民

5、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收集整理,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现将从民间文学、舞蹈和英雄史诗三个方面作以下综述∞,以抛砖引玉。一、民间文学据《玉树州志》记载‘21‘只嘲一725),1953年成立结古市人民文化馆,1974年易名州文化工作站,1976年更名为州图书馆,1984年州图书馆和州文化工作站正式分开,同时将州文化万方数据201l似总第6期如删卯E删y'昆慈翟辇嚣渤豳工作站更名为州群众艺术馆。全馆设有行政但是,藏族骨系姓氏文化,作为玉树地区室、文学室、音乐舞蹈室、<格萨尔王传>抢的一大文化资源,至今无人问津。藏族

6、传统史救室、美术摄影室五个科室。主要从事搜集、学认为,藏人的先民从猕猴和罗刹女衍生出整理、翻译、研究、出版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塞、穆、董、同四大原始族群,分布到青藏高组织和辅导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原各地。其中仅董氏分化成阿钦十八部(nga玉树地区的民间文学,如同其他各藏区一一chen—bco—brgyd)、日钦十八部(m8一chen样,以口耳心授形式流传世间,也不乏地域特一bco—brgy’d)和循钦十八部(shul—chen一色。其中主要包括:以《格萨尔王后珠姆》、bco—b啦rd)三大支系,循钦十八部又再次分

7、《藏族礼仪之物哈达》、《晨星水》、《三江源之化成十八大骨系姓氏。今天玉树地名亦由此命一长江》、《江赛达麦卓嘎》和《吉日泥土补房名,系董氏支系循钦十八部之一,不能简单地漏》为代表的民间传说;以聪明的《小青蛙》解读为“部落遗址”,这在桑丁才让先生的和《虼蚤与虱子》为代表的童话故事;以《巴《玉树藏文名称辨析》(6】(R斡卅’中有详尽考证,塘嘉塘之争》和《蝙蝠朝西》为代表的民间寓不再赘述。这样丰富的骨系姓氏文化,《柱间言;以《阿哥敦巴》、《尸语故事》、《善于鸟史》[7】、《朗氏家族史·灵犀宝卷》[8’和《蕃人兽语的放

8、牧人》和《放羊的孩童》为代表的民六种姓氏之族谱·鲜花林苑》科蹦1等少量藏文间故事;以“声音嘹亮的是海螺,表现口才的史书中落之于笔墨之外,主要以口传文献形式是谚语”、“器无把柄难拿,话无谚语难讲”、流传民间,在今天的玉树、果洛、色达为代表“无盐之茶不如不喝,无谚之语不如不讲”为的多康交界处仍保留了骨系姓氏文化的原貌,代表的民间谚语等。藏区大部分基本失传,除文化工作者的笔名以1951年起,玉树州群艺馆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