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

ID:34290142

大小:9.9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3-04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_第1页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_第2页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_第3页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_第4页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方医科大学2010级硕士学位论文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StudyofPharmacodynanicsandMechanismofAnweiyangcapsuleon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课题来源:横向课题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培养类型培养层次所在学院林晓春佟丽研究员中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医药学院2013年04月28日Ⅲ圳舢㈣㈣洲㈣Ⅲ

2、JJJJ删Y2406213硕士学位论文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试验及机制研究硕

3、士研究生:林晓春指导教师:佟丽摘要1、目的与意义慢性浅表性胃炎(CllromcSuperficialGastritis,CSG)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以胃黏膜层中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据流行病学调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率居各种胃肠病之首,占慢性胃炎(Cllromcgastritis,CG)病发率的51.7%'---85.45%,是临床上最多见的慢性胃炎及胃肠疾病,同时,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复发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

4、大多数学者认同本疾病发展模式为m慢性浅表性胃炎一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胃黏膜萎缩一肠上皮化生一异型增生一胃癌”。1978年WHO就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此基础上伴发有不完全肠腺化生(IM)和(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TP)则被视为癌前病变,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治疗对消化道癌症的预防、诊治也均有重要意义。安胃疡胶囊是以甘草提取物.甘草总黄酮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中药新药5类,国药准字Z10970059),临床上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可用于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有补中益气,解毒生

5、肌之功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安胃疡胶囊也被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实验室药效学评价尚不明确。本课题采用低浓度氨水自由饮用配合饥饱失常刺激制备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药效学评价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的试验研究。摘要2、实验方法2.1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的制备及安胃疡胶囊药效学评价采用0.02%氨水自由饮用,同时配合饥饱失常(1天禁食,2天饱食)复制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以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模型复制成功的判定标准。慢性浅表性胃

6、炎模型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后连续灌胃30天,以动物一般体征、胃黏膜损伤状况、胃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扫描电镜)、胃黏膜上皮细胞粘蛋白分泌功能、胃微循环血流量、胃肠激素分泌功能等作为药效学评价指标。2.2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机制研究实验周期结束,elisa测定血清中IL.113、IL.8及PGE2含量,同时,流式细胞仪测定EDTA抗凝全血中CD3+、CD4+、CD8+含量及百分率。2.3安胃疡胶囊抗炎作用2.3.1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其中模型对照组

7、给予水。小鼠给药30min后,尾静脉注射O.5%伊文思蓝溶液(0.1ml/lOg),随即腹腔注射0.6%的冰醋酸溶液(0.1ml/109),2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和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并轻揉小鼠腹部,使腹腔内染料充分溶于生理盐水中并混合均匀。然后剪开小鼠腹部肌肉,吸出腹腔洗涤液4ml并用生理盐水定容至10ml,3000rpm/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595nm处测定其吸光度(oD)值。2.3.2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实验前在大鼠左踝关节上用标记笔做测定标记线并测定

8、其致炎前容积(两次测定取平均值)。测定结束,由左后脚掌腱膜下向踝关节周围注射1%角叉菜胶(0.1ml/只),随即灌胃给予药液。在致炎给药后30min、60min、90min时,测定足趾容积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肿胀率。肿胀率(%)=(致炎后容积一致炎前容积)/致炎前容积×100%II硕士学位论文2.4安胃疡胶囊镇痛作用评价2.4.1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实验各组动物灌胃相应药物,其中模型对照组给予水。小鼠给药后30min时,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ml/lOg),随即计数其20min内扭体次数及首

9、次扭体潜伏期时长。小鼠每次扭体以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高起等为判别标准。2.4.2热辐射所致大鼠甩尾实验实验前将大鼠置固定筒内,黑色标记笔标记大鼠距尾尖1/3处作为测试点。使大鼠尾巴自然下垂于筒外并固定于测定槽中且安静时,用激光甩尾痛觉测试仪聚光灯产生恒定强度的光束照射在尾端标记处(准备强度为5%、测试强度为80%),测定鼠尾急速摆动的时间(此时间作为大鼠痛阈值),另外,实验前筛选动物基础痛阈在3—15秒间。实验中,测定大鼠灌服给药(模型对照组灌胃水)之后30min、60min、90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