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24428
大小:45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4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A.《封神榜》B.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C.甲骨卜辞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2、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3、右图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4、“汉承秦制”
2、,汉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西汉后期,在今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一带设立了回浦县,隶属于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会稽郡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②会稽郡郡守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③会稽郡郡守有权任命回浦县县令④苏州市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④5、以下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6、北宋建立后,君主为加强皇权、分割相权而增设的副宰相指的是A.同平
3、章事B.提点刑狱司C.刺史D.参知政事7、某史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A.中书省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8、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
4、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0、对右图(民国二十年《申报》)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意在点明俄国侵略日益加剧的现实B.该宣传应出现于《马关条约》签订后C.该宣传应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该宣传应出现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11、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
5、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12、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国民大革命运动前后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13、1919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补牢”喻指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14、有
6、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尝试始于A.鸦片战争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15、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16、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
7、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17、建国之初,我国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革”中没有遭到实质性破坏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18、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19、“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
8、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A.20世纪60年代末B.20世纪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