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

ID:34224128

大小:32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真题回放1.(2016年新课标Ⅰ卷,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

2、标准【答案】B2.(2016年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答案】B【解析】加入菌剂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

3、农作物,用于其他生物的自下而上,促进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3.(2015年新课标Ⅱ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9-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

4、定【答案】B4.(2015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_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图中A表示_______,生物成分E表示__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__表示初级消费者。【答案】(1)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2)大气中CO2库生产者分解者C【解析】(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

5、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2)分析图形可知,图中A是大气中的CO2库,E与A之间为双向箭头,说明E是生产者;C以E为食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各种生物的能量均流向F,且F能将生物群落中有有机碳分解为CO2释放到大气中,所以F是分解者。模拟演练-9-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理综生物试卷)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  )A.可以

6、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D2.(江西省南昌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如下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多C.丙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7、:图示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丁是无机环境、甲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乙为消费者。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错误;乙2以乙1为食,所以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多,B正确;丙是分解者,但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蚯蚓能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错误;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所以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温室效应,D错误。-9-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8、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3.(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5月模拟理综生物试题)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该河流的AB段上,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B.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