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

ID:3362930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7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_第1页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_第2页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_第3页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_第4页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汉族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不是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师讲好课的重要保障,使校长管理监督监督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教学管理标准方法一、直观指令法1.教师通过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实现对课堂教学主动控制的方法。像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请注意黑板”“请注意这句话”“不要随便讲话”等,就属于这种方法。2.使用这种方法,一是要适时;二是不宜过多地使用“不要”之类的否定性指令;三是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二、间接暗示法1.教师通过运用比较隐蔽的表达方式,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

2、某种暗示情景中,自觉遵守课堂管理要求的方法。2.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需要,又能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像“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同学还动笔圈点,已经进入学习的良好状态”之类的暗示语,会使用本来认真看书的学生更加认真,使一些不怎么认真的学生自动端正态度。3.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必须洞察课堂情景,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痕迹”。三、恰当评价法1.教师依据课堂管理的现状,及时作出恰当的或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内在进取热情的方法。2.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的注意程度、遵守纪律的状况,也可以是

3、学生作业的优劣情况。3.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进行评价,无论是对全班学生还是对小组、个别学生,都要力求具体(评价的是具体行为、具体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慎用否定性评价,尤其是对后进生,以免挫伤其自尊心,形成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隔阂。四、体语控制法1.教师通过运用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传达课堂管理信息,调控课堂秩序或气氛的方法。像收住话题、注视学生、微笑、蹙眉、适当地走近分神的学生、高低快慢的表达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用饱满而严肃的态度影响学生情绪等等,都是常用的体语控制方法。2.主要方法包括:(

4、1)短暂沉默法。在学生听课不专心、思想开小差,或者说话、做小动作时运用。教师讲课时,发现有上述情况,突然收住话题,沉默片刻,这时刺激强度发生了变化,学生会不自觉地把目光转移到教师身上。此时教师再以目光予以注视,学生就会马上有所意识,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2)目光注视法。当教师捕捉出有不当行为学生的目光时,即刻以一种表示不满的、强烈的、连续的目光接触该生的目光,并辅之以皱眉、扬眉以示提醒,使之意识到教师已经觉察到他的行为。运用该法,既不能使学生有过大的窘迫感,又能保持教学的正常行为。(3)身体逼近法。该法是指教师通过逐渐向有不

5、当行为的学生走进,促使学生有所意识并及时改正的方法。事实上,只要教师表露出向有不当行为的学生走进时,就会使该生迅速改正不当行为。(4)变换音量法。指教师运用音量技巧和声调的变化、语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速度和停顿来控制、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个别学生精力分散、注意力旁移的现象。五、有益忽视法该法适用于不当行为(甚至为破坏性行为)中暗藏着赢得他人注意愿望的学生。对于有该种不当行为的学生,若教师采取言语反应,可能正好迎合其正在寻求的目的,而采用此法,实际上是向其表明,教师对他的不当行为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无须用言语方式回敬他,使其

6、自讨没兴趣后改变这种行为。一、提问法即采用临时让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提倡学生自觉纠正不当行为,专心学习。二、悬挂法1.课堂教学时,学生可能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了,但由于缺乏仔细思考,语言表达不当,学生接受有困难,影响教学进程。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影响教学进程,可把问题暂时悬置起来,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答案。目的是使学生继续学习,防止他们因此分散注意力。、2.运用这种方法,可后要查找有关资料,尽快给学生以正确的答复。三、刹车法课堂教学中,看学生对某个问题十分感兴趣,纷纷举手要求发言,这时

7、让他们一一回答下去,会影响教学进程。对此,教师要当机立断,及时刹车,以防止课堂教学前松后紧或完不成任务。刹车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四、培养助手法教师通过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维护课堂秩序的方法。这样做,学生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像让学习骨干、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检查小组作业等,就属于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复式教学中运用得较多。课堂素质教育工作规范一、面向全体1.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本质属性之———全员性的体现,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国家教育方针的一贯要求。但是,在社会经

8、济条件的制约下,在目的是层层选择因而也是层层淘汰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面向全体的这一要求,长期以来没能得到真正落实。2.面向前提,就是承认素质教育的全员性。素质教育的全员性,是指不但要保证中学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要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