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

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

ID:33296487

大小:296.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3

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_第1页
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_第2页
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坛nI●^0TEttEDUCTlONrNC■

2、NA,¨_*一fp,*口-4协⋯7‘4·,4r‘^R“*o、口^Jf。。啉‰‘r.w柑“能打执’X1自0e#。,Ⅵ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不久前,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旱救灾”攻坚战在西南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大早持续之下,焦渴的大地悬置着种种疑难问题:旱情严峻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是否与全球增暖相关?在西南地区,缘何频繁出现旱情?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旱情?百年不遇的重旱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历史上都有哪些“防灾救灾”策略值得我们借鉴?记者就本次旱灾中几个引人关注的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北旱南

3、涝”VS“北涝南旱”关于西南五省区市特大持续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西南五省区市形成降雨,最终引发了持续干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初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赫治清都比较支持这个观点。从成因和影响上看,西南五省区市的旱灾与北方旱灾有什么不同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西南和北方的旱灾在成因上类似。不同的是,西南由于喀斯特特殊地形,不能像北方那样打井解决用水问题;但西南是不缺水的,大量降水因为没有采取储水举措,大部

4、分都流走了,而北方整体上是缺水的。从影响上讲,西南的旱灾会比北方破坏程度更大一些。因为人们的防旱意识比较差,如果干旱时间中国减灾40一潘启雯持续比较久的话,西南地区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早在2004年,国家气候中心(NCC)研究员赵振国就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依小,R底水库和小浪底入坝据这一理论,在未来5年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

5、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变化,即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在研究中也发现,从19lO年至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从1940年至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那么,我国气候问题会不会真像赵振国和钱维宏所描述的“北旱南涝”正在向“北涝南旱”转变?长期从事灾害史研究、主编《中国自然灾害通史》的赫治清认为,这种情况目前还不是很明显,还需长时间观察。与此同时,赫治清在综合历史文献研究并对比中

6、国历史上几次大的干旱之后,进一步指出,西南五省区市特大持续干旱事实上纯属是一场自然灾害,近来,有的人说是当地建设过多的水电站用水过多引发的干旱,还有的人说是种过多的桉树造成了干旱,周边有些国家更是指出湄公河干旱与中国多个水电工程大坝有直接关系,这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过分强调人为作用是不合实际的——人类历史引起的气候变化需要长期累积,一个特定的干旱不能绝对地归因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从大旱灾反思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欠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在以GDP为标杆的衡量体系中,重要性日渐下降,农万

7、方数据m州《滞蛳坤^*《^"w钳w$赫口、懒_B瞅*7々_黼,哺^博慵州嘲蛐‰#蚍^媳啼错懒一脚帆DIfL4JJTgRIJDUCTIONINCmNAJ幻,护7.亡业水利建设也积弊已久。抛开气候因素对这场旱灾结果的影响,我们自身的行为方式是否也应该就此反思呢?长期从事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的云南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阎冠雄指出,事实上,从2009年年初的北方大旱到今年的西南五省区市大旱,暴露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前的水利设施严重不足。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掀起了一股“兴修水利”的热潮,先后修建了一批水库。但此后的时间里,一

8、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另一方面,人口增加了许多,用水量也在增加。出现如今的严重缺水现象应该是必然的。据水利部门统计,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确实是半个多世纪前留下来的。时至今日,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运力下降等问题。全国18亿亩耕地中,拥有较完善灌溉设施的水浇地只有8亿多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另外的11.1亿亩则为“望天田”。对此,郑风田、赫治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立祥等学者都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状况,主要是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太少,与农业经济的地位极不相称。要缓解大面积灾害,国家财政必

9、须对水利设施与农村灌溉系统大幅度增加投入,并加强政府的监管与落实,逐步修复和维护被荒废的水库与灌溉设施,恢复其夏(涝)季蓄水、冬(早)季供水的功能。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