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ID:33288453

大小:8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3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填表时间:2012年3月20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

2、义设计部分:随着井田范围、生产能力在内的矿井开拓方式不断向高产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增大规模、简化系统是矿井开拓的最终目标。如何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对整个矿井的的开采有着长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矿井的基本建设工程量、初建投资和建设速度,尤其重要的是矿井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面貌。选择最佳的开拓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投入,合理布局,发挥矿井生产能力,对矿井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阳城煤矿资料的分析,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阳城煤矿进行开拓设计,贯彻执行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创造条件。使生产系统完善、有效、可靠,在保证生产可靠的安全的条件

3、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基建投资,加快矿井建设。通过此次矿井开拓设计,合理集中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为集中生产创造了条件。为生产单位的生产、科研、施工服务解决难题,还可合理开发国家资源,减少煤炭损失。专题部分:煤炭是工业社会的主要能源,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我国,有些地方的煤矿软岩巷道变形问题十分突出。软岩以其大变形、大地压、难支护特征一直困扰着煤矿生产。煤矿井巷设计施工中,经常遇到具有流变性和膨胀性的各种松软岩体。随开采深度、强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渐趋复杂,问题越来越明显暴露出来。软岩普通支护巷道的破坏特征是开挖初期围岩就发生变形,开挖几天后变形量

4、迅速增加,并产生大变形,大幅度释放其变形能,巷道支架发生变形短期内钢架产生严重变形,甚至发生断裂在节理发育段容易出现塌方和冒顶。受影响时,围岩应力成倍急剧增长,巷道变形非常大,难支护,如不及时控制,巷道很快被破坏。矿自投产以来,由于巷道变形严重,每年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巷道维护,维修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有些巷道甚至几次反复维修勉强维持生产,由于软岩变形严重影响着煤矿的正常生产,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巷道的支护与维护费用,增大了工作量并延长了工期。因此对软岩巷道的变形研究会找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设计部分:1.开采范围与生产能力(1)开采范围及

5、储量、开采水平的境界、尺寸和面积;(2)开采水平的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及开采损失;(3)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2.开拓准备(1)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2)井筒位置;(3)水平划分及标高;(4)井底车场及硐室;专题部分:1.分析研究软岩变形的机理和特征;2.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分析;3.模拟软岩巷道的变形过程以及软岩巷道变形受工作面采动的影响;4.找出应对软岩变形的合理的对策,并研究最佳的支护方案;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设计部分:立井开拓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其能力、数量比重均占首位,分别占61.5%和63.2%。目前立井开拓主要在

6、表土层较厚、含有流沙层、埋藏较深,或倾角较大的地区采用,井型多为大型及特大型矿井。1995年立井开拓其能力、数量比重分别占37.11%和29.22%。50年代我国斜井开拓其能力与数量比重较小,仅为25.1%和24.3%,在各开采方式中居第二位。胶带输送机的发展,为矿井向运输连续化、大型化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斜井开拓应用数量比重逐渐增加。1995年斜井开拓的能力、数量比重已分别达26.04%和39.57%。平硐开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条件合适,一直是我国推荐采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我国应用比例始终不高,50年代其能力、数量比重分别占8.6%和7.7%。直到199

7、5年也只占8.22%和10.18%。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及华北、西北部分地区。综合开拓在50年代应用较少。随着矿井开拓技术发展,其应用比重也呈发展趋势,特别是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在深部开采、技术改造矿井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1995年综合开拓能力、数量比重已分别达28.63%和21.0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煤炭生产发展的要求,井田开拓朝着生产集中化、矿井大型化、运输连续化、系统简单化方向发展,这将使煤矿的技术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世界各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