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gjb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5.6.2.2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和“8.4.2d)财务部门负责质量成本统计和质量经济性数据分析(按作业指导书《质量经济性统计和分析实施细则》)”的要求,财务部编制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之一。为此,财务部采用了“质量成本法”,根据从质管部、经营部、生产部、经核室、工艺室等部门传递过来的质量、工艺工时、材料消耗等数据,结合本部门形成的生产
2、经营财务数据,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内、外部故障损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分析了质量成本的变动状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支出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以便综合实施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状况,财务部根据本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从财务会计账簿中收集了有关财务信息,按照质量成本核算办法,进行了统计、核算、分析、汇总、报告,并从财务角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及其无效
3、的管理活动活动,从提出完善质量体系的方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二、综合分析现将2011.7~2012.6期间的质量经济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bb(一)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质量总成本约为165.13万元(详见下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质量总成本汇总表质量成本项目2011年3季度2011年4季度2012年1季度2012年2季度合计(元)占比(%)实际发生费用(元)实际发生费用(元)实际发生费用(元)实际发生费用(元)预防成本142,550.00104,020.0074,28
4、8.2424,744.81345,603.0520.93%内部损失成本13,917.946,388.0541,552.6272,146.41134,005.028.11%外部损失成本5,200.000.000.000.005,200.000.31%鉴定成本503,229.06296,764.06190,142.16176,404.391,166,539.6770.64%质量成本合计664,897.00407,172.11305,983.02273,295.611,651,347.74100.00%产值18,419,
5、300.008,681,600.0020,002,000.0022,713,000.0069,815,900.00NA百元产值质量成本3.614.691.531.202.37NA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鉴定成本,为70.64%;最低的是外部损失成本,为0.31%。各项质量成本的组成如下:bb1、预防成本费用34.46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20.93%其中:质量培训费24,530.00质量改进措施费86,219.81质量管理活动费55,773.80质量评审费15,000.00工资及福利费209,73
6、2.492、鉴定成本费用116.65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70.64%其中:检验试验费110,393.82检测部门办公费5,276.80检验设备维修折旧费107,282.99工资及福利费943,586.063、内部损失成本费用13.40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8.11%其中:废品损失127,505.02质量处理费6,500.004、外部损失成本费用0.52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0.31%其中:售后服务费5,200.00(二)、质量成本分析1、总质量成本呈下降变化趋势。bb2、百元产值质量成本平均为2.37元,最大值为201
7、1年4季度的4.69元/百元产值,最小值为2012年2季度的1.20元/百元产值。其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如下图趋势线所示)。3、质量成本费用分布情况见下图。bb有图可见,工资福利、管理费用和废品损失是质量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67.96%、9.63%和7.51%。4、累计产值废品损失率为0.18%,累计损失金额为12.75万元。废品损失全年呈现增长趋势。bb5、质量成本敏感度均大于6,也就是内外部损失每减少1元,预bb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就可以减少6元以上。质量成本敏感度预防成本+鉴定成本645,779.064
8、00,784.06264,430.40201,149.20故障成本变化量 12,729.8935,164.5730,593.79质量成本敏感度 31.487.526.57三、分析的结果1、根据上述表中的统计结果,分析认为: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公司实际发生总质量成本和百元产值质量成本,均呈下降趋势;2、质量损失率呈上升趋势;3、累计废品损失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