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35211
大小:27.8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2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五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五篇【篇一】“铺了路、打了井,整治了环境卫生,建起了大棚园区……实事件件桩桩都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说起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组为村里办的好事,古城街道莱坞村党支部书记xx满是感慨,这个曾经的软弱涣散村,正在“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倾心帮扶和全村人的奋力耕耘下变得“朝气蓬勃”。201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水利局干部顾学明到莱坞村担任“第一书记”。“莱坞村全村共73户,270口人。多数以种植大棚为生,全村已经消除贫困户,但村集体经济薄弱,年收入不足2万元……”这是顾学明驻村后第一天在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在甩开膀子大干之前,顾学明做足了功课。“驻村帮扶旨在帮村帮户,只有与群
2、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才能真正知道帮什么,怎么帮。”对于“帮扶”二字,顾学明并不陌生,因为在他驻村之前,莱坞村已经有过多届驻村工作组,通过向前任“请教问路”,顾学明对村子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通过召开“两委”会、座谈会、走访入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后,工作组很快拟定了工作思路,流转土地建大棚,修路打井,改造用电线路……工作组不亦乐乎地忙开了。“生产路难走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顾学明说,村子生活区和生产区相隔较远,生产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下雪,大棚菜外运便成了难题。为此,工作组积极争取派驻单位帮扶资金,为村里3600米长的生产路铺垫了灰渣,缓解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今年,响应全市大棚“
3、两改”号召,在村“两委”的协助下,工作组通过积极入户做工作,成方连片流转出土地160亩,建起了20个蔬菜大棚。而这片地原本是以种植粮食为主,考虑到种植户年龄多数偏大,工作组便通过对外招商,将园区承包出去。“这样,流转方不仅有了承包收入,而且甩开了土地‘包袱’,可以外出赚钱,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障’。”xx说。由于村内大棚多,大棚集中区用电线路老化,听到群众反映曾有种植户因为用电安全问题引起火情,工作组便高度重视。利用帮扶资金帮助大棚集中区改造用电线路900米,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申请帮扶抗旱资金10万元,为村里打机井5眼,方便了周围大棚种植户生产用水。此外,在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下,工作组筹资
4、为村里新建了办公场所,解决了村“两委”危房办公的问题。“莱坞村党员数量少,下一步,我们要争取从入党积极分子中发展预备党员1名,健全起村班子,让党员真正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下一步工作,顾学明已经有了清晰的打算,一是发展党员强班子,二是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更深层面的综合整治,三是对村内道路及排水设施进一步整理疏通。“硬骨头一点点啃,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点点解决,村富民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的美丽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顾学明坚信。【篇二】走在xx区招安镇的白渠村,举目望去,整齐的院落,干净的柏油路,漂亮的文化墙,热闹的文化健身广场,整个村庄掩映在蓝天白云间。“多亏了张书记,是他为我们村上带来了大
5、变化,小康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村党支部书记xx有感触地说。白渠村地处xx油田核心区域,虽然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基础设施薄弱,村子的发展一直很缓慢。2016年3月,原本在xx区受组织选派,xx来到招安镇白渠村担任第一书记。与白渠村结为“亲戚”后,xx带着一本驻村工作日志,踏遍白渠村4个村民小组,走访调研200多户群众,用脚步丈量全村的一草一木。摸清“家底”后,xx先后自费赴山东、江苏、重庆考察项目,确定了远种樱桃近养鸭的产业发展思路,建立了“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白渠村发展规划》,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村貌焕然一新。2016年4月24日,听说xx要来家里,村民王明亮
6、一早就在院子里等着。xx一进大门,王明亮就紧紧握住他的手,像亲戚一样热情招呼。2016年,在xx的协调下,村里将荒废的50亩土地重新利用,组建“白渠富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和“民悦养鸭专业合作社”来发展樱桃和养鸭产业。两个合作社实行大户带动,雇用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年底分红。平时,王明亮在合作社打工按月挣工资,一年下来,还能收到5000元的合作社分红。像王明亮这样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在白渠村还有15户。担任第一书记以来,xx先后多方协调资金151余万元,全力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其中,争取项目资金20万余元,建起了文化健身广场,硬化了村内3条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带领村民清理河道、
7、路边垃圾1200余吨,绿化美化村庄道路2.5公里,提升了村民生活环境……一桩桩实事,一个个变化,甜在了白渠村村民的心头。“村里的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还要继续做下去,我要在驻村期间,实现户户有产业、致富有路子、脱贫见成效的目标。”xx信心十足地说。【篇三】他原本在国家央企工作,却只身来到黄土高原的小山村;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村里的带头人”“致富的领路人”“群众的贴心人”……他,用热血和智慧躬身耕耘在希望的黄土高坡,他的一言一行,恰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