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

ID:33167932

大小:11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1

上传者:U-5734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_第1页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_第2页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_第3页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_第4页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门明天遍地金》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金门明天遍地金王明柱金门一游,见闻新奇,观光归来,感触良多。撷其一二,以俟分享。“三通”福祉惠两岸2008年国际劳动节的早晨,我们搭乘的“泉州号”豪华游轮,从南安石井渡口出发,欢快地朝金门岛驶去。能去金门观光,是我长期以来的期盼。今日成行,颇为兴奋。因为金、马两地,目前只对福建省籍公民“试办”开放旅游。同行者当中,只有我是湖北人。借了福建户籍的光,故而成为大陆内地赴金门观光的先行者,算是比较幸运。还有,作为大陆人,此时能去金门看看“扁时代”的社会景观,也算是一种“机缘”:因为金门乃至于台湾,现在还是民进党的“扁政府”当家,而19天以后,阿扁及其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均要下野。现在的金门,本已难见“台独”迹象,以后再游金、马,那种令大陆人士颇感滑稽的“去中国化”政风,必是更为鲜见。因为祖国统一是历史潮流,是大势所趋,搞分裂终究是不得人心的。民进党若不放弃其“台独”政念,再想执政,何其难也?似乎一切都是历史注定的:50年多前,中华民国的“蒋总统”及其百万“国军”,最终还是输给了毛泽东,输得很不情愿,也输得无可奈何。不得已退守台岛以后,蒋公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一方面做着“反攻复国”的青天白日梦,一方面又阻断两岸一切往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及澎湖、金门、马祖等离岛,由此形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治局面。曾几何时,这种“一国两治”的局面,在“浅浅的海湾”两岸,在“衣同装、居同屋、言同语、书同文”的同胞中间,酿成了最不可思议、也是最不人道的人间悲剧……桨楫相抚心血热,泪眼对视话语咽。慈母见儿呼不得,贤妻盼郎恨长夜。——(《金门游偶得·之一》)两岸对峙期间,类似这种“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孟子·庄暴见孟子》)的悲情故事,他人或许只是听说,我却另有亲历:笔者的舅舅彭承昊,1948年去台,直至1988年才得以返乡探亲,整整40年里,音讯全无。那年他从台湾归来,我陪他给外祖父母扫墓。看着自责不孝,欲哭无泪的他,我曾赋诗一首赠之:梦在家园人在台,我欲跨海无舟载。少小离家古稀回,父子早分阴阳界。——(《默哀》)然而,毕竟是血脉相通,蒋氏父子虽为一党之私,拒不与中共和解,但他们终身“毋忘在莒”,从无否认自己是炎黄子孙,从无否认台湾是中华领地。不象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数典忘祖,倒行逆施!有时侯,历史是喜欢跟人们开玩笑的。当年国共两党兄弟相煎,互以为敌,“老死不相往来”,彼此恨得牙痒痒。可一旦有人要搞“一中一台”或是“两个中国”等分裂把戏时,他们又空前一致地守者“中华”二字,坚决不允拆分。你看:大陆这边,在厦门竖着一块钢制的牌子,上书“一国两制,统一祖国”,金门那边,在烈屿也竖着一块水泥的牌子,上书“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我们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他们大喊“中华民国万岁!”尽管政念迥异,口号不一,关键词却都是“统一”、“中华”。真可谓:同在华夏歇槐荫, 皆是炎黄好儿孙。打断骨头连着筋,党争无碍手足情。——(《国共昆仲·连战北京行》)在维护国家完整的大是大非面前,国民党没有再干“攘外必先安内”之类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真乃民族之大幸也……50多年过后,在两岸人民共同推动下,福建与台湾金门、马祖之间,实现了合潮流、顺民意的“小三通”。“三通”者,通商、通邮、通航也。有此“三通”,何愁物资、信息、情感不通?台海坚冰,于是开始消融:2001年元月,厦门——金门、马尾——马祖两条航线开通,2006年6月1日,又进而启动泉州——金门直航。终于,金门乡亲可以来厦门、泉州度周末了,台湾的造血干细胞,也能以最快速度送至大陆,用以救治白血病患者了。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经商、参展、探亲、旅游、就学、购物、医疗、救灾等等,由此变得既省时又省钱,不知方便了多少。仅仅是暂时休战(尚不是“结束战争状态”),仅仅是“小三通”(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通”),就已经给两岸同胞带来了许多的机缘与福祉。海上航行70分钟。上午10:00,随着一声汽笛鸣起,我们抵达金门水头码头。金门,这个金锭状的海上仙洲,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阳光里,她是那样的美丽——绿的是树,黄的是麦;黑色的柏油路上,奔驰着红色的大巴士,青色的灌木丛中,耸立着洁白的小别墅;响着的,是“金合利”锻造菜刀的声音,香着的,是“陈金福”烘焙贡糖的味道,薄薄的轻雾里,弥漫着“金门高粱”那醉人的芳香……蓝天下,她又是那样的安详——岛外,是一片蔚蓝的大海,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水光潋滟,帆映鸥影。岛上,是一片碧绿的林海,她惠风和畅,杨柳堆烟,鲜花烂漫,虫共鸟鸣。在葱郁的林海掩映之中,金门,更像一位闺中处子,娇媚迷人,文静闲适,雍容高雅,仪态万方。下船伊始,在我眼里,在我心中,金门,已然不再是一枚弹丸小岛,倒很像是一尊心地宽厚、胸襟博大的地藏菩萨。梦里寻你千百度,“金门啊,我们来了——”折戟沉沙铁未销金门古称“浯洲”,向由福建制辖。因其地处“内捍漳厦,外制台澎”的险要位置,人称“亚洲直布罗陀”,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至明代,江夏侯周德兴为御倭寇,构城于岛,自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浯洲依此始名“金门”。然而,金门的八方神灵和芸芸众生们,在这片固若金汤的“海上仙洲”上,并没有享有过片刻安宁。数百年来,兵燹连年,战乱不绝。全岛的每一个角落,都烙印着枪痕弹坑。仅有“咫尺之地,百十官民”的金门小岛,却像一只浴火涅槃的凤凰,先后历经过大猷御倭、成功驱荷、施琅复台、八年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洗礼。至1949年“国军”战败,盘踞台湾,并对金门实施“战地政务体制”后,战火尤旺。那时节,“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百万发炮弹砸在岛上。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平均落弹5800发!金门的“战地政务体制”,自1956年7月16日实施,至1992年11月7日国共“九二共识”后,方才解除戒严,实行军地分治。其间36年,岛民全部编入作战行列,金门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特别是美台断交后,为防止中共“解放台湾”,金门军民的防御备战,更是 进入一个空前紧张的时期。遍地是坦克大炮,满岛有地堡坑道。短短3天里,这些赫然盘踞的钢铁怪物,一直刺激着我的眼球与神经,令我们这些长期享有和平的游客们,触目又惊心,恐怖又好奇。永久的战略要地,长期的战地政务,给今天的金门,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战争遗迹。杜樊川《赤壁》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若论战场凭吊和战争思考,我以为最好的去处,应该是金门。金门战地游,我的观察与思考是:国共对峙两岸后,面对毛泽东“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怒吼,蒋介石父子深知金门之于台湾的重要性。他们竭力加强金门防务,前赴后继地对其投入重金重兵。经过苦心孤诣地经营,终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防御体系。金门防御体系第一个特色是,军民无异,全岛皆兵。只有区区数万民众的金门本岛,当时却流传着所谓“金门三多”:一曰“兵哥多”,二曰“兵哥很多”,三曰“兵哥特别多”。除了数十万驻军外,身兼“福建省主席”和“金门防卫司令”两职的胡琏将军,还指挥组建了许多“民众自卫队”、“民防骡马队”和“战斗村”。“平时是良民,战时是良兵”,“家家设有防空洞,人人手握一杆枪”等,就是他们那时提出的战斗口号。金门防御体系第二个特色是,立体构筑,着重地下。台军将领制定的防御重点是:反登陆,防空降,躲炮击。于是提出“防务地下化”的策略,号召军民大规模开挖地下工事。为激励岛上将士“深挖洞”,蒋公中正先生“曾驻跸金门长达一百五十二天”(《金门人文采风》)!岛上还曾经一度出现过“不挖洞不得建房”的禁令。现代城市居民都喜欢住高楼,而在那时的金门,人们最愿住的,是地下室。据说,在“国军”驻岛部队里,只有连级以上军官才有资格住地下室呢。金门全岛,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堡垒”。积年累月,在小小的金门岛上,他们开掘出了太武、马山、翟山、九宫、琼林等数十处大型坑道,绵延数十公里!其中,以太武山的中央坑道最为卓绝,以翟山坑道最为宏大,以九宫隧道最为诡异,以鬼斧神工的擎天厅最是壮观。这座高约数十米的大厅,全在整块花岗岩内开凿而成,平时可做电影院,战时则一变而成为野战医院。而那些大型坑道,则分别用于仓储、观测、广播、屯兵员、趸舰艇、停飞机等。这次我们参观的,是翟山、九宫、马山等3处坑道。它们都曾接受过蒋氏父子的视察。前二者凿于地表20米以下,宽度和高度大抵各有20米左右,其两端均设有导流海水的闸门。主遂道用于舰艇通行,在其两侧,还凿有多个侧洞,用作舰艇泊位。马山隧道则为典型的地道。宽约3米,高约2米。洞壁有多个射击孔,射击孔外荆棘丛生,不到近处,极难发现。马山观测站设于隧道尽头,观测孔呈弧线型,宽约5米,高约40厘米,站内置有多台高倍望远镜和多部电话机。隧道中端,即是著名的马山广播站,门口至今仍然悬挂着蒋公当年与“国军”播音员的合影照片。除了这些大型坑道外,岛上山丘还遍布着明碉暗堡,那些地堡的狙击孔,大多与地面水平,极难发现和防御。另外,路口有反空降堡;村落有伏地堡;滩头有倾斜朝前的反登陆桩;田野有竖直朝天的反空降椿;机场和高炮、重炮阵地自不必说,丛林里,至今还埋有二十五万枚地雷!小金门还有一种军事设施是独具匠心、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战备公路。这路很窄,却呈两色五条的纹状:其中2、4条是白色的水泥车辙,1、3、5条则为黑色的柏油路面。玄机就在那两条各宽1米的车辙上:其下垫有大石,上面再用钢筋水泥铺就,厚度在1米左右。坦克碾不坏,炮弹炸不烂,可以确保战时畅通。金门防御体系第三个特色是,大兴绿化,应对侦察。金门原为一石质礁岛,地质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加上岛上四季临风,淡水奇缺,岛民又常年伐木熬盐,故而树木极少,“ 防务显露”。胡琏任上,为方便反侦察和隐蔽作战,他严令岛上军民大力植树蓄水。据说,每人每年要植树十株,包栽包活。每棵树上都得系上自己的名牌。如有未完成或未成活者,那就“关禁闭关到你头上长虱子”。弄得许多士兵半夜起来求哨兵通融,要干什么?出去偷树苗:把别人已经栽植成活的树苗,移栽到自己的树坑里。“广植树”这一招果然奏效,全岛随之绿树成林,人民解放军的观测侦察,由此困难得多了。在“广植树”的同时,为此军事目的,胡琏将军还大力倡导“广种‘粱’”,这一招至今造福金门:他是北方人,却在其驻防之金门,大种起高粱来——这东西满山遍野地疯长起来,那就是当年令小鬼子丧胆的“青纱帐”啊!种高粱有一举多得之利:其叶,可当柴烧饭,其秸,可编席铺床,其实,可充军粮马料,其地,可隐藏部队。至于今日,金门人每年仍可从那高粱酒里获利百亿,这已属后话。据其《2006年“福建省”省政纪要》资料称:2002年金门地区上缴“台府”的烟酒税即达145亿圆之巨。金门是不产香烟的,这笔税款主要来自岛上的“金酒集团”。金门防御体系第四个特色是,整民整军,加强心战。大概是深刻检讨过内战中脱离民众,忽略宣传的失误,蒋公及其“国府”、“国军”在“固守金马”的军事架构中,十分注重展开精神激励和心理攻势。在金门,他们强调“服从最高领袖,早日反攻复国”和“捍卫台澎金马,捍卫自由世界”,其功用,在于向民众灌输“服从领袖,争取美援,鼓舞士气,肃清间谍,严防叛逃”等防御理念。这是其宣传重点。对厦漳泉及福州等地的心战,则是“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大陆同胞”之类,至于有多大功用,且不去管它。在整民整军,加强心战的手段上,对内宣传主要有举行誓师会议,展开内勤调查,张贴大幅标语,颁布战时禁令等。听说当时有一条“五不准”禁令:其一曰不准养鸽子,其二曰不准放风筝——严防情报泄密;其三曰不准学游泳,其四曰不准打篮球,其五曰不准撑雨伞——严防泅渡叛逃。今日听来颇为滑稽,当年不知是否如此。但现任世界银行高级副总裁的大陆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当时倒真是抱着篮球“偷渡”过来的。为激励士气,表彰“英雄”,提升心战效果,岛上还建有各类各种纪念馆、纪念塔和纪念碑,如“莒光楼”(陈列有胡琏将军的任命书、嘉奖令和各类勋章)、太武山“忠烈祠”、“八·二三战史馆”、“古宁头战史馆”、“湖井头战史馆”、“李光前将军庙”(李本为低级军官,在古宁头战役中阵亡,被蒋氏追封为将军)、“中山纪念林”、“经国先生纪念馆”等。大概是有特别的考虑,那些过分炫耀“灭共”战绩,刻意辱骂“朱毛”的馆舍,导游并未带我们去看。但看过的几处,一般都采用了现代声光电技术,颇为逼真。除了这些纪念史馆之外,岛上还有许多纪念战功,鼓吹“反攻”的命名处,如蒋中正“毋忘在莒”勒石处、蒋经国改“大擔”岛为“大膽”岛的遗迹、纪念刘玉章将军的“玉章路”、大金门的“建功屿”、小金门的“复国墩”等等。相比较而言,这些纪念设施的密度,在别处是非常少见的。它们与“振威第”、“国姓井”、“总兵署”、“将军堡”及俞大猷“虚江卧啸”石刻、郑成功“观兵弈棋处”等古代战争遗迹相互辉映,营造出无处不在的战场氛围,彰显出丰富独特的战地文化。金门对大陆沿海的心战手段,主要是用空飘气球和打宣传弹来散发传单和食品。还有就是大喇叭广播。这种大喇叭,我在两岸都曾一睹其尊容:那个大呦,简直都可以申报吉尼斯记录了。写到这里,读者切莫以为时过境迁,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我得大声提醒一句:与“秦时长城汉时关”等古代战争遗存相比,金门的这些军事设施并没有废弃:只要“台独”势力执掌台湾政坛,台海之战就没有走远!我何来此说? 请看一节陈水扁在2006年8月23日的金门讲话:“和平决不能建立在敌人(中共)的善意之上……为了确保台湾自由、民主、繁荣与和平的现状不会被片面改变,我们必须要凝聚全民对国家安全的共识,建立有效而充分的国防武力,吓阻并预防任何军事冲突的发生”。请听一段我的亲历:5月2日上午,在太武山蒋介石“毋忘在莒”勒石处,我们邂逅了一群大概属于“绿党”的教师,聊了几句,颇不投机,还差点跟他们吵了起来。因为他们说了这么三句话,其一:“你们大陆教师的薪金,我们清楚得很……”,其二:“不要对我们讲什么‘一国两制’”,其三;“我们不欢迎你们去台湾”。“总统”如是说,教师亦如是说,由此见得,统一大业任重道远!基于此说,回到酒店,我即吟成小诗一首:前朝遗迹今朝在,沙场依旧罩阴霾。宝驹姑且莫松缰,宏图尚待吾辈裁。——(《金门游偶得·之二》)两岸善良的人们啊,一定要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同胞亲情为重。一定不能再让内战烽火重新燃起呦……隧道尽头春意浓金门的战时防御体系,似乎是运用了“全民皆兵、坚壁清野、游击战术、发动群众”四种兵法。这可都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啊,怎么蒋公也如此这般呢?这到底是防御性战略的普遍规律呢,还是蒋公的着意抄袭呢?我说不清。但我说得清以下两点:其一,战争有正义,输赢在民心。在此,我且不论蒋公本人为此提供的印证,就拿几年前美国人打伊拉克说事:高科技的远程精确打击,确实使伊拉克招架不住,几天就垮了。但从现在看来,除消灭了一个萨达姆之外,他们真正赢得这场战争了吗?没有。从军事上说,美军至今还在伊拉克付出生命的代价,从道义上说,他们诬告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使自己落下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永久骂名,更遑论伊拉克的人心向背!蒋公输了,他是真输了,美国的小布什“赢”了,却不是真赢。为何?因为他们发动的,都不是正义的战争。这让我想起著名作家峻青的《雄关赋》:真正的雄关,并不是那高耸坚固的“山海关”,而是人们心中的雄关。即使在有原子弹的今天,善良的人心与正义的人性,仍然决定战争成败。“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其二,和平的力量永远胜过战争。金门翟山、九宫隧道两端,都有伸向大海的闸门。它们有的是引水行舰的进水口,有的是快艇突击的出水口。然而,如同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一样,时至今日,它们的军事用途,毕竟已逊位于观光价值。我难忘一个关于闸门的特写镜头:五月初的金门,春光依然明媚,春意依旧盎然。我从那隧道口望出去,只见簇簇山花,在蔚蓝色海水的映衬下,凭着枝头,迎风招展,探身进洞,含情脉脉,仿佛在召唤和引领我们:人们啊,快快走出这阴冷昏暗的战争隧道吧,快快去领略那温暖明媚的和平美景吧……这一幅“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大写意,别致而极富象征意味。它给了我一种诗情的灵感和吟咏的冲动。由此,在九宫洞口,我随口诵出一首打油诗:昔日干戈化玉帛,当年战地变景点。 仇杀弹壳锻菜刀,反攻豪言成笑谈。——(《金门游偶得·之三》)这个颇有诗情画意的镜头,还给我们一种哲理的昭示:和平,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那些战争狂人们,充其量只算是几粒小小鹅卵石,根本无法阻挡人类和平发展的滚滚洪流。前几年,我曾去厦门同安的大嶝岛一游。岛上也有一处当年金门炮战的战地景观,但它的旁边,却有一处出售台湾“长寿”香烟和“金门三宝”——菜刀、贡糖、高粱酒的免税商埠。我感到特别有趣的是,游客们站在解放军的炮位上品着贡糖,钻进解放军的坑道里饮着“高粱”,颇有些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享用美国罐头和压缩饼干的模样。不过,这贡糖和高粱酒,并不是从战场缴获的战利品,而是对岸同胞提供给我们的免税商品!当时,凝视着静卧在草丛中的钢铁怪物,我仿佛又听到它们战时的咆哮,又看到那场炮战的惨烈景象。但眼前毕竟已是一派和平景象!也就在那时,远眺一水之隔的金门列岛,我陡然吟出了毛泽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章句。无独有偶。而今我游金门,看到了更多的战争遗迹,也看到了更多的民生用品。与大嶝岛相同的是,这里早已没有了血腥,早已没有了仇恨。天真的孩子们,正骑在炮筒上嬉戏,幸福的恋人们,正躲进坑道里亲热。那些杀人武器,那片苍凉战场,现在,都已成了战争罪恶的见证。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人们拍照留念做那背景和道具,其丑陋狰狞的模样,反倒促使人类更加爱好和平。不同的是,在大嶝,我们品尝的,是烈屿的芋头金门的酒,在金门,我们看到的,是漳州的蘑菇晋江的鞋。这一对“门对门”的冤家,终于不再“炮打炮”了。取而代之的,是那“货易货”的自由贸易。这正如鲁迅所言:“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多么相似的景点,多么深刻的昭示:战争,这个让人类自相残杀的恶魔,永远只属于少数野心勃勃又嗜血成性的政治家。勤劳善良的人民大众,永远向往和平,永远诅咒战争。只要不被裹挟进战争的旋涡,即使有一天的安宁,一季的太平,他们也要在炮位上种上庄稼,让炮筒里开出鲜花。记得有个剧本叫《战争让女人走开》,写的什么我没看过。不过,我倒想写一个叫《女人让战争走开》的东西。女人是繁衍人类的精灵,是和平安宁的化身,她们的天职,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她们的渴望,是团聚和太平。她们,天生就是战争的对头和克星:战争要人们离散,她们却要合家团圆;战争要人们流血,她们就给伤者疗伤;战争要毁灭人类,她们就不断地生产……别看战争面目狰狞,别看女人那般柔弱,在她们面前,战争永远是失败者,并且只能是失败者。这是为什么?因为能主宰和创造历史的,是包括这些伟大女人在内的人民,而人民,永远都是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不然,古今中外那么多场战争,还不早把人类给毁灭了?饱受战乱之苦的金门人民,比谁都更憎恶战争,比谁都热爱和平。在那里,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蒋公为动员“反攻大陆”,找出“毋忘在莒”的典故,并亲笔题写,勒于太武巨石。没想到,这四个寄寓“反攻复国”信念的大字,被那些厌战的闽南士兵故意念出了“别指望”、“没希望”的意思。真应了我诗中所说的:反攻豪言成笑谈。金门游览中,我还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国民党“县党部”门前的牌子格外大气,所谓“蓝党”的助选宣传站到处都是,而“绿党”的,我们却一个也未看到。尽管大选已迄,但马萧二人的大幅助选广告却迟迟不撤,似乎还在庆祝着国民党的胜出。如今,和平愿景已成金门官民一致的共识。面对全球经济大潮的冲激,这里“省县”两级官员们,似乎更为迫切地期盼着两岸的和解与和平。 不信你看:“福建省主席”颜忠诚先生的官邸大厅正中,就醒目地悬挂着“立足金马胸怀八闽,跨越两岸共创和平”巨幅对联。这位先后毕业于台湾陆军官校、三军大学陆军学院、战争学院、兵学研究所,并一度担任台军“副总司令”、“金门防卫司令官”,服务军旅40年的台湾老兵,从1998年2月10日履任至今,一直致力于两岸和平。在2006年“金门县政发展研讨会”上,他大声疾呼:“金门要变成非军事区!现在金门驻军只有三至五千人,不但没有防卫能力,连消费能力都有问题,但却对金门对外招商形成一大阻碍。不如全面撤军,让金门成为两岸的缓冲区、和平区、实验区。”对两岸“试办‘小三通’”问题,他曾响亮提出:“应将‘试办’删除,重新制定‘小三通’实施条例,放宽限制,以真正落实三通,带动金马发展。”他的属下,“省府”陈沧江委员也在呼吁:“废除福建省政府,设立金马经济特区”。这倒也是,他们那个由李登辉题字的所谓“福建省政府”,实在小得可怜——直辖范围仅有区区一座四层小楼!现任金门“县长”李炷峰先生,近年来曾几次访问厦门泉州。其人甚工书法,爱乡爱民。在金门未来发展定位上,他甚至明确提出了“把金门办成‘一国两制’实验区”的大胆构想。在太武山巅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颜主席”和“李县长”共同落款、并由李炷峰亲笔撰写的《世界金门宣言》。读来更令人动容:“战争无情,和平无价。我们追求和平的决心与毅力绝不改变。我们是两岸友谊的桥梁,不是两岸争战的沙场。”在由“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编辑的《金门人文采风》一书中,我也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战争已远,史迹犹存,其中有血泪,有心酸,更有长远的期许和盼望。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教训,应给今人留下深思与启迪!远离战争,追求和平。“在发出和平呼声的同时,我还觉察到一些金门官员对“扁政府”的微词和对大陆发展现状的向往。其中,诸如“我们自己救自己,金门已不是‘中央’的包袱”者有之;“希望‘政府’能倾听民众的心声”者有之;“作为金、马人,很光荣也很委屈。因为外省人当家时,把我们当台湾人,台湾人当家时,把我们当外省人,在他们眼中我们金马可说是边缘人”者有之;“‘大陆有厦门,台湾有金门’。希望‘中央’政策多开放,多松手,敦请‘中央’将金门当成发展建设重点”之类的呼声,亦有之。这一切都表明,隧道之闸已洞开,和平之花已初绽,两岸和解,祖国统一的春天,还会远吗?金门归来,正待撰写本文,惊悉汶川“5·12”发生8级罕见大地震,数万同胞罹难。值此举国哀痛、全民赈灾之时,我特别留意台湾传递出的民族情、同胞爱:5月17日,“华航”的波音747—400、澳门的A300—600R包机,满载着143吨救灾物资,从台北桃园直达成都双流机场;台湾红十字组织的救援人员即将抵达;为恢复灾区通讯,数十部卫星移动电话也正从台湾飞来;5月18日晚,周华健告知,与央视举办“爱的奉献”募捐晚会同步,台北民众也在为川人捐款,且其金额已逾两亿新台币!同日还得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即将率团来北京与胡锦涛等会晤。了解到这些,我不禁双手合十,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祈祷,为中华同胞的福祉祈祷。快要与金门话别时,在小金门,我特意买了一件黑色的短袖唐装(新台币200圆)。并非要添置夏装,也不是喜欢它,仅仅因为它是大陆人做的,金门人卖的——我想借此祝愿“金商”们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祝愿两岸经贸与文化往来更加热火,祝愿天下“唐人”和世界人民永远远离战争,永远享有和平!田园牧歌漾仙洲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自晋以来,金门本为中原遗民离乱避祸的世外桃源。然 而近几百年来,随着日倭侵扰,列强觊觎,军阀割据以及国共分治,这方世外桃源,又一变而成为战火不绝的角力沙场。以至于她那本来胜于港澳的经济区位优势,迟迟得不到发挥。所以,金门至今还“是一块不受城市烟染的地方”(《金门人文风采》)。可喜的是,随着两岸“打单不打双”的炮击结束,今日金门,似乎又变成了一方“世外桃源”。与喧嚣的现代城市比较,她就像一曲田园牧歌,低沉而悠扬。金门本岛形似一只哑铃,“腰部”最窄处,南北仅有3公里。东半岛从料罗码头到马山观测站最为宽广,也只有15·5公里。除本岛外,所辖包括烈屿(小金门)、大担、二担等16个有人或无人岛,划分为金城、金湖、金沙、金宁、烈屿等5个乡镇,35个行政村里,163个自然村,总面积为178·956平方公里。不含驻军,常住居民仅为46000余人。直观金门,突出印象是人烟稀少。游轮靠岸前,我就很感惊诧:偌大的一座码头,怎么几乎看不到几个人?观光大巴车载着我们,穿过金城镇,朝下榻的饭店驶去。一路上依然看不到多少人,偌大的一座岛屿,显得十分静谧和空旷。导游阿宏告诉我们:金门面积跟厦门相当,人口却只有厦门的十分之一。人口少,建筑物与车辆自然也少。这里的聚落稀疏,规模不大,且大多是些具有闽南渔村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海峡西岸,这种低矮老旧的民居,我见过不少。但在初步城市化的泉州城镇里,它们正在迅速的消亡,而在这里,古厝却受到当局与民俗的双重保护:自从1995年台湾“行政院”将金门设定为“国家公园”后,岛上的土地开发和旧居改造都受到严格限制。同时,由于受“新居不得高过祖厝”、“宫前祖厝后不得有民宅”等宗法、风水禁忌的制约,这些古厝至今风貌依旧,不见沧桑。还有一个制约其变化的原因,虽然无人谈及,我想它一定存在。那就是战争!在防空已属每日必作“功课”的岁月,谁敢盖别墅,住高楼?导游阿宏说岛上有一座11层的建筑,但直到离开金门,我们不知道在全岛转了多少圈,也没一睹其芳容。在碧山、水头等地,有一些民居迥乎不同,那是些由旅外华侨们在1890年以后陆续盖起来的“洋楼”群,它们小巧玲珑,十分精致,不过一般也只有两层高。只有那座用于防海盗的枪楼(得月楼),鹤立鸡群般地杵在其中,而它也只有五层楼高。除观光巴士和的士之外,岛上好象没有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全岛有汽车10511辆、摩托车20393辆(《2006·福建省省政纪要》)。若按人均计,并不算少,但与泉州、晋江市区的机动车总量相比,无异于九牛一毛。岛上的道路,一般只有双向两车道,大多是柏油铺就。因为车流量不大,行驶起来很爽。至于小金门,马路上则干脆没有红绿灯,任你畅行。岛上还有“一少”,那就是淡水。这里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故而虽处南国,却不见水田。主要农作物只有高粱、地瓜、花生、小麦等。弄得我几天来一直错觉,以为回到了大陆的北方故乡,看来看去,总觉得亲切。人少、水少,却又树多、鸟多。金门总能让人出乎意料。这里的生态环境实在令人羡慕。在道旁小憩,可观“中山林”中,巨木如盖,遮天蔽日;在顶峰远眺,能见太武山脉,林海茫茫,郁郁葱葱。在金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森林的绿色,都可以嗅到山花的馨香。岛上的树种,以木棉、枫香、木麻黄、落叶松、大叶桉、小叶榄、假槟榔、相思树和一些亚热带阔叶植物居多,它们大多具有耐贫瘠、耐盐碱、抗台风、抗病虫的特性。在海印寺附近,还有许多桑树,真没想到,在金门还能见到她们! 五月里,正是桑葚成熟的时候,我还是小时候吃过这种甜中微酸、味比蟠桃的鲜果,于是摘了许多,一饱口福。而我的同事中,许多人压根还没见过它。金门的树是通人性的。游人穿行林中,左有老藤牵手,右来新蔓留客。觉得晒了,头上绿树成荫,感到累了,脚下繁花似锦,有点困了,身边幽香扑鼻,腹中空了,手头野果知意——由不得你不学那后主刘禅: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导游阿宏对我说,看到这些树,金门人至今还感谢那位胡琏将军。在双鲤湖,阿宏给我们展示的两幅卫星遥感地图,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金门、厦门,一水之隔,而两岛的绿化面积,却恰成反比。金门位于台湾海峡中间,是候鸟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这里鸟比人多:夏天有夏候鸟,冬天有冬候鸟,平时有留岛鸟,四季有过境鸟。金门鸟的数量之多,相信无人能够做出精确统计。要是注意到海岸沙堤上那犹如蜂巢般的鸟穴,你就不止是惊诧它们那巧夺天工的创造力,还会惊谔其数量之巨——在海边滩涂,你会看到它们以堆积状地嬉戏觅食,在密林之巅,你会看到它们呈层叠状休憩哺雏,在辽阔天际,你会看到它们象帷幕一样遮蔽朝霞。岛上成了鸟们的天堂。这里夏有满山小麦,秋有遍地高粱,山有各种花果,海有无尽鱼虾,鸟们是怎么也吃不完的。就生存安全系数而言,栖身有高大林木,繁育有茂密苇草。加上岛民们爱鸟成习,对其呵护有加,连有些海边村里,都设有爱鸟协会和鸟类博物馆。所以除了天敌与台风之外,鸟儿在此是决无性命之忧的。岛上鸟的种类之丰,也难计其数。常见的有鹭鸶、水鸭、燕鸥、白鹭、戴胜、环颈雉等,但最著名的,是那种名为栗喉蜂虎的小鸟。因其羽翎绚丽,还是因其叫声优雅,抑或是因其善捉树虫呢,我不清楚,只知道它是最受金门人喜爱的。金门的鸟也有人一样的灵气。在岛上赏景观鸟,简直就像在聆听一曲高雅的交响乐。这些精灵们鸣叫起来,或似京剧清亮,或比南音悠扬,或象越调婉转,或若梆子高亢。时而一如窃窃私语,时而亦如引颈放歌。低诉者如怨妇一般,凌厉时与哨箭无二。一旦受了丁点儿惊吓,那可就不得了啦——它们立时就像一群饶舌女人,唧唧喳喳的,给你来个“鸟声鼎沸”。那声响动静,真有震天动地的气势。若是细听起来,你甚至还能辨别出贵妇的娇吟和那泼妇的狮吼呢……与那嘈杂的“鸟世界”相比,金门的“人世界”,却是安静祥和多了。这里的人很质朴。买东西时,你决不会有质次价高,上当受骗之虞。我们下榻的酒店,因为客满,第一天晚上安排我们住了地下室,稍与交涉,人家就送来了面线和贡糖各一份,以表歉意。礼物虽小,却极温馨。不象大陆某些宾馆,反正天色已晚,索性给你来个“爱住不住”,店大欺客,你又能怎么的?这里的人很友善。询情问路,你都能得到热情的告诉。你问那商贩“五层肉多少钱一斤”,他明知道你是观光客,决不会买猪肉的,人家还是脆生生地回答:“70元(新台币)”。就连我们作为不速之客,径直闯入“福建省政府”大厅参观时,依然能受到官员的热情接待和介绍。这里的人很本分。在别处旅游,考虑安全问题,导游总是会告诫你:晚上最好别单独出去。但导游阿宏却给我们打保票说,尽管去!金门民风淳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真实写照。岛上犯罪率接近于零,决无小偷和劫匪,治安是天下第一的好。仔细观察一番,也真是,岛上的民居庭院,大多只围着一圈一米左右高的透空栅栏,即使有围墙,也不高,更无玻璃碴或铁蒺藜之类。第二天晚上,我与祖旭去逛了一趟金城的夜市。酒店距此一公里左右,路上黑黝黝的,虽然穿着拖鞋,但我脚下却很塌实。 阿宏还幽默地告诉我们:在金门,最为闲适的公务员,是那些法官们——刑庭终年无案可审。民庭一年只开两次庭。半年一次,用于调解一些“甲方的牛吃了乙方田里的高粱”之类的赔偿事宜。只有公证处忙点儿:一年要办理百余件婚姻登记。最忙的公务员,要数“119”的消防员了,他们的职责,绝不仅限于消除火灾,端马蜂窝之类,往医院送急症病人,也是其义务。金门的社会福利,在台湾辖区算是好的:65岁以上者,每月可领到6000圆的老人年金,若又是农民者,则可领8000圆。全体民众免费搭车乘船往来大小金门。从幼稚园到高中,学费全免。生育有奖。乘飞机赴台湾,票价8折。还有3次节日配酒,一打配酒转手可赚差价3000圆。这笔钱主要来自“金酒公司的盈余挹注”(《2006·福建省省政纪要》)。金城、金湖、金沙、金宁诸乡镇的“城市”,要数金城最大,金城的商贸街市,要数东门的“模范街”最繁华。这里矗立的“金门唯一的‘国家一级古迹’”——邱良功母节孝坊,为清朝嘉庆年间所建。街市上也算车水马龙,然就其规模及热闹程度而言,尚不及晋江一村居集市也。其中店铺,门脸简约,不掩求财欲望;店名古朴,尽显敬客风尚。所售以日常吃喝用度为主,以菜刀,白酒居多,以香烟最罕。交易之中,既不见漫天要价,也不闻就地还钱。游客至此,可立地浅酌,亦可蹲阶小吃,全无拘束。于是,我们一行也就入乡随俗,一人一块蛎肉饼,当街大嚼起来,男不讲斯文,女不见矜持,唯求一个身心放松。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是金门国民经济的支柱。除了几家菜刀、陶瓷等关乎民生的制造业之外,岛上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商业也甚不发达,旅游业才刚刚起步。岛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林牧渔业,其余则依赖侨汇、社会福利以及军管时代的储蓄。对此,“颜主席”忠诚先生曾作过这般介绍:“遗憾的是部队(突然)减少太多,百姓收入少一点。好在我们以前有储蓄,生活不至于发生困难。”看到这些,我们才深刻体会到,金门当局对“政府”“尽快解禁,完全三通,加大投入,发展旅游”的希望,为什么那么迫切。金门三日,我恍如那武陵渔人撞进了桃源洞——这海上仙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不仅是田园风光让人悦目;那“往来种作,与外人间隔”的乡野气息,也令人赏心;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宁静与祥和,更叫人心驰神往!因为,在现代城市住民的心中,它已是渐行渐远,难得寻觅了……如果说,陶潜当年为了消的心中块垒,只能虚构一种理想境地的话,那么,在今日金门,这种境地是不用人们去倾心向往的,它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去金门一游吧,她会轻松地驱除你肉体的疲惫,也会彻底荡涤你内心的烦躁与污浊!美哉金门,善哉金门!不禁欣然命笔,为之赋诗一首:缥缈瀛海磐仙山,馨香浯洲乃乐园。戴胜恋取终日嬉,司寇偷得半年闲。市无响马夜敞户,府有朱门日未掩。陶令早知有金门,挥毫不书桃花源。——(《金门游偶得·之四》)感谢金门,享受金门…… 现代人文入宝岛金门宝岛,恍如世外桃源,但并不等同于!你千万别误会了金门。桃花源的闲适与祥和,金门有之。而金门人的文化愿景,桃花源里没有,也不可能有。像特别渴望和平一样,金门人也特别渴望开放与发展。只是他们比许多人更懂得:和平是开放与发展的前提。我读现代金门,读懂了她的理念与智慧。即:和平是前提,自立是信念,开放是道路,环保是原则,发展是目的。金门人把这种理念与智慧,集中放置在“国家公园”的规划平台之上。聪明的金门人知道,丰富的战争遗迹,如今已经成为他们发展观光旅游业的独特资源和最大卖点。国共达成“九二共识”伊始,他们就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观光立县,文化金门”发展理念,并依据台湾的《国家公园法》,开始积极促使“金门国家战役纪念公园”的立项,经“行政院”1993年3月10日原则同意后,他们又聪明地在其中添加了“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两项元素,更其名为“金门国家公园”。在国民党执政的1995年5月18日,该案获得通过。同年10月18日,“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成立,第一任处长为其“内政部营建署”的李养盛。如此这般地快速运作一番,金门即继垦丁、玉山、阳明山、太鲁阁、雪霸之后,成为台湾的第六座国家公园,“也是第一座以保育史迹及文化景观资产为主旨的国家公园”。(《金门人文风采》)在上述文字中,我以两个“聪明”称誉现代金门人。其实,他们的聪明何止两个?且听我为诸君简析之:其一在认潮流。金门人知道: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同根、同文的民族内部,对峙分离只能是暂时现象,和平统一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而两岸关系的和平或缓和,正是金门发展建设的契机。其二在抓时机。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台湾政局的不稳定性,国共“九二共识”带来的两岸缓和期,也具有阶段性。金门人若不在那时抓紧为“国家公园”立项,一俟阿扁上台,何其难也?其三在明方向。由于长期实行战地政务体制,金门的经济发展,基础薄,资源少,起步晚。若将主导产业定位于农业、制造业、捕捞业、金融业、信息资讯业等,则很难超越亚洲四小龙。而金门特殊的地域优势、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和长期封闭伴生的神秘感,正是发展旅游观光业的天然资源,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如金门“史迹维护基金会”董事长李增德先生所言:“鉴于地狭人稀,土壤贫瘠,雨量不足……未来发展,较可凭借的最好资源,为人文史迹和自然资源。观光事业是较为可行的有效途径”,前景又十分广阔。其四在巧周旋。当初,若不以“金门国家战役纪念公园”暂名之,此“公园”恐难立项。最终,若以此为定名,则又有伤两岸和气,有碍大陆捧场,而且这“公园”的资源、范围、功能、价值亦将大受限制。两难之中,金门人采取“巧立名目,曲线推进,着眼未来,得成正果”的策略,果然奏效。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其五在凸特色。此名一改,则其“战役史迹、文化及自然上的整体环境特色”尽得彰显。若不凸显这“整体环境特色”,此公园在台湾只能排老六,凸显之,则为第一。你说金门人聪明不聪明?在正确且先进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金门国家公园”以其别具一格的定位和神秘时尚的品位,乍一问世,就让人眼前一亮。不说大陆与世界各国的观光者跃跃欲试,就连台湾本岛的游客也急于先睹为快。 这个公园的面积虽然只占大小金门的百分之二十五点四,但它的经济辐射力却覆盖了全岛,它的文化渗透力也从地表进入了人心。我们先来考察其文化渗透力:公园的功能与价值,首在休闲,即强体魄、养性情。故其魅力之大小,品位之高下,全在于文化氛围的浓淡中。中国有句古话:人好水也甜。个中道理,反言之可能更好理解。譬如,我们去一所公园游玩时,若遇一孤陋寡闻的导游,信口雌黄,指鹿为马,你还有“游之乐”吗?若遇一狡诈的商贩,少仁寡义,坑蒙拐骗,你还有“游之趣”吗?若遇一无赖的泼妇,满嘴喷粪,裸骂裸奔,你还有“游之欲”吗?所以,旅游观光业者如其说是在经营山水,不如说是在经营文化。换言之,一个景区的文化软实力,即其经营者及其周边人士的道德水准、文化修养(金门人称之为“岛民素质”),其实也是最重要的观光资源之一。金门人将其区域文化界定为“岛乡文化”,反映出他们心中郁积深厚的离岛情结。这种情结,发端于经久不息的战乱造成的隔绝感,是这种隔绝感,培养出金门人丰富独特的精神底蕴——坚毅隐忍的性格、恬淡闲适的性情、求和无争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愿望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对现代金门人来说,这些文化元素几乎是与生俱来。现在,这种离岛情结和文化底蕴,对“金门国家公园”的发展架构来说,正在达成某种默契,正在成为一种“天然”资源。当然,这里所言,还仅仅是对已有文明的传承和利用,并不是上面所言之“金门国家公园”的文化渗透力。“金门国家公园”的开发建设,在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必然要吸纳许多的现代文明和未来理念。这些现代气息,正在吸引和改变着金门人的社会心理与生活憧憬。凭着与生俱来的离岛情结和文化底蕴,金门人比别人更容易接受这些文明理念的渗透。譬如说“金门国家公园”的资金筹集和技术引进,现实的尴尬和离岛情结,逼着金门人立足于“自己救自己”,他们也像当年的大陆一样,在岛上到处书写着“自力更生”的标语。我问他们:你们平时如何自称?答曰:我们是金门人——既不说是“台湾人”也不说是“福建人”。对话只有这两句,但我对其特殊的心态心领神会:在台湾社会,金门人处境尴尬,“边缘人”的自我定位,激发了他们的强烈自尊心,你不尊重我,我就不以你为荣,我就不说“我是台湾人”。说到“福建”,他们则两难——金门的福建,除了有一个“颜主席”之外,实在寒碜,大陆的福建,又归共产党管辖,比较敏感。所以,聪明的金门人就干脆说“我们是金门人”了。这种聪明的自称,依然源自离岛情结。再譬如说对待古迹的态度,金门人的恋旧心理与现代的“文化及自然上的整体环境”理念不谋而合。他们深知,“古迹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开发水头“民宿”景区(类似大陆的“家庭旅馆”)时,他们也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一时不能修葺的,宁可坍塌为废墟,也绝不推倒重建,更不会说:“它该下沉了吧?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宗璞·《废墟的召唤》)他们无师自通,和文史哲学家们一样懂得:废墟是凝固了的时间、凝固了的历史,废墟能让人悟明——“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宗璞·《废墟的召唤》)他们还懂得:废墟在,“一八六零年还在”(薛为民·《圆明园模型》)。2004年,我曾到俄罗斯边境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一游。面对我国黑河一带开发出的大片黑土地,我颇感自豪,对一位俄罗斯大妈说:布市这边“荒凉”多了,黑龙江那边比你们发展快。她却不以为然:我们要留一点树木给子孙伐,留一点土地给子孙耕,留一点石油给子孙采。这话当时让我语塞,也让我顿有所悟。现在,它又让我联想到金门这块“处女地”……与我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度索求相比,金门人的战略眼光和未来意识,是深邃而又清醒的。他们知道,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就是未来发展的实力和潜力之所在!保护就是开发,开发不等于破坏。这就是“金门国家公园” 建设规划渗透出的文化理念,也是旅游观光业之所以前景广阔的奥秘。它让金门人的精神底蕴,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秉承这种理念,金门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从2004年起,金门人每年9月都要举办颇具匠心的“坑道艺术节”。这是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盛宴,节目包括艺术表演、书画展、摄影展、收藏展、服饰展等等。其创意是:“以卸下征衣的坑道为舞台,将阴森幽暗的军事遗迹,注入文化元素,成为鲜艳美丽的展场,打造出金门的特色”(金门“县长”李炷烽语)。其意义在于:淡化战争记忆,缓和两岸关系,别因为过去的战争,改变了金门人恬静和善的性情!与此同时,在金门,像高甲戏、风狮爷崇拜、农历四月十二的城隍出巡庆典等传统文化品种,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诸如庙宇与宗教,戏台与戏曲,古典餐具与特色小吃等等,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都视若珍宝,爱护有加。我曾问:为什么不用简体字?他们答曰:繁体字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正现在已进入电脑时代,繁体字难写难认的问题已经不大了。金门人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岛上的几所学校都办得不错。但是,急于“探头看世界”的金门人,还是希望把子女送到厦门、台湾、香港和外国去读书。不过,即使是送到厦门、香港、台湾去念小学,他们也称其为“留学”,我们听了不太习惯。现代人文关怀理念,被素来向善的金门人几乎发挥到极致。仅以残障援助为例:对聋哑人,从生活补贴到行为支持,从知能教习到就业指导,他们有着一套完整精细的援助体制。为了方便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他们的电梯里,都有盲文触控屏,而且还有两个,一高一矮。每个景点门口都有坡道,每个展馆里面都有轮椅!金门的导游选聘,亦有特色:靓妹不多,猛男(不是帅哥)不少,他们体态健硕,可以助人救难;阅历丰富,可以增知添趣。不像有些靓妹导游,只能撩人开心,遇着急难,还要我们反客为主地去帮她。像我们的导游阿宏,就曾是“国军”空军上尉,伞兵。我看过他的证件。此人文化修养颇深,对民进党不屑一顾。一路上,他整天价地向我们介绍着金门的人文风情、地貌特产、环保要求和“军事秘密”。言谈也不乏风趣:介绍太武山海拔高度时,他用的是厘米单位。用过午餐后,他说还要爬一座山,山名为“枕头山”。为保护环境,金门人拒绝“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模式。所以,岛上至今只有一个得到很好控制的污染源:火力发电厂。岛上用的水龙头,是喷嘴式的,出水呈雾状,可以节水。而我们使用的孔洞式水龙头,出水呈柱状,水流量比金门的大多了。岛上有一条别致的禁烟令:凡在“抬头见不着天的地方”吸烟者,处以1000—3000元新台币罚款!金门街头的垃圾箱,也是分类设置的。难得的是,那里的人们都能自觉按规定投放垃圾。我就曾看到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大概3岁,肯定不识字,他走到3个垃圾箱前,先踮脚朝箱内张望一下后,再把垃圾丢进箱内。“金门国家公园”的经济辐射力,就是大陆所说的“产业拉动力”。现在还不算明显。但其只要她不去触动大陆的敏感神经,再充分地注入文化元素,我相信,它一定能大成气候。何来此说?第一它值得一看。海岛与战地,构成了金门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这毕竟是其最大卖点。如果游客只是想看岛民素质,看景区的文化软实力,去修道院或神学院不就够了?第二它有人去看。只要不搞台独,加上三通,大陆人只去三分之二,就够他金门人吃上几辈子了。第三它永远耐看。文化具有永恒生命力。集战地文化、风情文化、生态文化于一身的“金门国家公园”,一定会轻而易举地盘活金门经济,并令其永续发展。可能读者诸君会说,你这些判断多属预测,不太可靠。那我就以现实存在论之。 金门的支柱产业,仍旧是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设置“国家公园”后,他们已开始尝试“精致农业”道路: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他们严格控制对山地、森林、滩涂、湿地的开发,转而倾力于农业的精心育种,精细耕作和农产品的精打细收,精深加工。既着重于增加亩产,更注重于提高其附加值。走“精致农业”发展道路,资源消耗少,经济价值高,产品知名度还得以大大提升。以高粱为例,著名的“金门高粱”酒的开发,不仅让数以万吨的粗粮实现了精深加工,数十倍地提高了其加工附加值,金门人还利用高粱酒的高营养值和高知名度,连锁开发出高粱醋、高粱酿蛋、高粱牛肉干、高粱酸白菜等旁系产品,同时提高了其他农产品加工附加值。我再为你算一笔细账:一公斤牛肉,大约可制成4袋“高坑牛肉干”。大陆游客在金门买一袋这样的牛肉干,得花15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近40元,而由金门人自己送到厦门去卖,却只能卖到人民币25元左右。考虑到两岸货币的率差,再减去其送至厦门的运输、关税和仓储费用,你说,这一袋牛肉干给金门人带来了多少利润?就这样,一头黄牛,在“精致农业”思路指导下,通过两岸“试办”民众旅游观光这个通道,在“金门国家公园”的平台上,它就变成了一头“金牛”。最后说一句,金门的牛肉干真好吃。它跟我们在大陆超市里买的那种,真得不一样。金门明天遍地金世事沧桑。昔我行文之初,民进党还当其政。今我行文至此,已经是“扁下马上”。《世界金门日宣言》里,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建构金门为和平经贸特区,追求岛屿永续发展,掌握区位优势,建立文化认同,将金门推向国际舞台。未来,金门将要起飞,今天,金门正要出发。”这段话充分表达了金门人求得文化认同,求得经济腾飞,求得走向世界之愿景,这种发展战略,我很欣赏。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只能是两岸的和解、和平乃至于统一。没有两岸和平的政治环境,这种经济发展构想,无异于空想。现在,曙光就在前面。日前,胡锦涛主席在北京会晤国民党现任主席吴伯雄时说:经过两党和两岸人民共同努力,台湾局势已经发生积极变化。吴则回应:(2008年)7月份实现两岸周末包机,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如此云云,我以为,对金门人来说,这实在是特大的利好消息。试想,在“马政府”开放全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观光之后,金门作为台湾桥头堡,将会面对多么庞大的大陆旅游客源。届时,以“金门国家公园”观光为主体的金门游,自然会人流涌动,宾客盈“门”。在旅游观光业的拉动下,金门的“精致农业”、传统加工业、商贸餐饮业、文化娱乐业、交通航空业、信息通讯业、金融信用业、新闻传播业等等,将会真正迎来一个“百业兴旺”的黄金时代!  如果两岸关系能在今后得以进一步改善,金门-厦门跨海大桥即有望建成,海峡西岸的淡水资源,电力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等,都可以为金门所利用。那时的金门,才算是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可以翱翔腾飞了。金门,你的未来不是梦。明天金门遍地金。这话,已不止是我对你们良好的祝愿,还将是你们触手可及的切实福祉。金门乡亲们,不会怀疑吧?2008-5-30于晋江青阳桂山隘门头63号作者简介:  王明柱,1955年生于湖北省郧西县城关镇。大学本科。现为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联系电话:(0595-851567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