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

ID:33048475

大小:3.2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2-19

上传者:U-24835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_第1页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_第2页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_第3页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_第4页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构建姓名:赵杨坤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倪志安20110430 摘要。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赵杨坤指导教师倪志安教授摘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下全党全国人民肩负的时代重任。追溯和谐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的渊源,理解马克思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所秉承的科学的思维方式,领悟实在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下衍变而出的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和谐观理论,区别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预言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中国现在构建的和谐社会之间的异同及其内在逻辑的必然性,对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推进,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新的世界时代格局下更好的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分为以’I-)L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本论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本论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和简述。明晰研究本论题具有的理论根基及现实要求,为本论题的展开研究做理论和现实的铺垫。第二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合乎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解读。重点阐释基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实践和谐观的基本内容,明确马克思主义对和谐问题本质的科学理解,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马克思实践和谐观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和解读。第三部分,在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基础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描述进行挖掘,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历史文本渊源,比对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对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与当代中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异同之处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结,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关系进行界说。第四部分,重点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具有深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实践体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和推进,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谐世界理念等方面现实的创新,是当前我们认清形势改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大动力。关键词:实践思维方式实践和谐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stractPractivethinkingmodeofharmonious"alist;ociet3BuildingsocialistsocietyUll0Postgraduate:ZhaoYangkunSupervisor:proLNiZhi"anImplementationoftheCPCCentralCommitteeon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promotingthebuildingofaharmonioussocialistsocietyisresponsibleforthepresentageofthewholePartyandpeopleofresponsibility.TracingaharmonioussocietyinMarxisttheoryoftheoriginofthesystem,understandingthescientificwayofthinkingthatmarxtake,thinkingoftheproblemsrelatedtophilosophy,comprehendingthetheoryofpracticeandharmoniousofbuildingharmonysocietythatdevelopthewayonthepracticalwayofthinkingandpracticallogic,makingadistinctionandtheInnerlogicoftheinevitabilitybetweenthepredictionsofMarx'stheoryofscientific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and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nChina,fortheguidanceofthecurrentrealityofourcountrytopromote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promotingtheMarxistscientificwayofthinking,andbetterpromotingthebuildingofaharmoniousworldinthenewerapatternoftheworld,issignificant.Basedontheaboveissues,thepaperisdividedintothefollowingsections:Thefirstpart,firstsortoutthegeneralandbriefofthetheoreticalbasisandpracticalbasisthetopicsproposedand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ofthetopic.Explicitstudyingthetopic、^,itllatheoreticalfoundationandpracticalrequirementsisatheoreticalandpracticalgroundworktostudythetopic.Thesecondpart,theinterpretationofthephilosophicalbasisof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nlinewithMarxistthinking.EmphasizeinterpretthebasiccontentaboutpracticeofharmonybasedonMarx’8practicalwayofthinking,definitescientificunderstandingaboutthenatureoftheharmoniousproblemofMarxism.Andinterprettherelationshipbetween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andtheMarx’spracticeofharmony.Thethirdpart,onthephilosophicalbasisofconstructionofaharmonioussocialistsociety,excavatethedescriptionofbuildingharmonioussocietyinthetheoryofscientificsocialismofMarxandEngels,explorethehistorytextbookorigins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alistsocietyinMarxistworks,comparativestudythedifferenceandtheInnerlogicoftheinevitabilitybetweentheoreticalconceptionaboutfuturesocietyinthetheoryofscientificsocialismofMarxandEngelsIII 硝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andcontemporary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nChina.Anddefini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andtheessentialcharacteristicofsocialism.Thefourthpart,emphasizeinterpret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stheinnovationofMarxist”socialistdevelopmenttheory".buildinga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notonlyhasdeepphilosophicalbasisofMarxism,andthepracticeofembodimentthatinlinewiththeessentialcharacteristicofsocialism,butistheeTainnovationandpromotionofMarxist”socialistdevelopmenttheory”.Thepracticalinnovationofsocialistdevelopmentpath,developmentmodel,harmoniousworldideasandsoon,arethegreatpowerforusunderstandingthesituationtOreformandpromotethesocialistcause.Reformof0111"currentunderstandingofthesituationtOpromotethegreatcauseofsocialismwithpower.Keywords:practicalmodeofthinking;thepracticeofharmony;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IV 文献综述(一)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献资料的述要何萍在《论构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文中,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在中国构建现代理性社会的问题;并指出必须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理论资源:一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二是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按照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思路来思考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方世南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价值》一文中,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出发,指出“从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从生态公正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广义公正方面全面地理解和谐社会,才能对和谐社会获得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建设好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是动态发展的活的机体的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从方法论上,就可以理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怎样的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上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安启念在《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启蒙》一文中,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次思想启蒙。提出了和谐理性的概念,指出“和谐理性正在成为人们用以评判社会文明品质高下的重要尺度,它使人发现了物性之外的精神信仰和美好感情对于赢得人性光明所具有的启蒙意义,并因此而将人性和人格整体升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力图实现的,是一种新的价值理性的重建,是向一种久违了的人性固有的本真面目的辩证回归,投射出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价值关切,它充当着一种引领身处迷茫中的当代世界走出问题和困境的生存向导。”倪志安的《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及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和《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新论》两篇文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以及其实践创新意义进行了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崭新理论阐释。赵凡主编的《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一书,从和谐社会理念的探讨出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市场经济、政治文明、文化观念分别进行了阐述,对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关注的三方面问题。又如由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组委会合力编写的(-5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一书,更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内涵以及所要面对的挑战和经验从哲学的层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阐释。方立主编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一书,’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经 柏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验以及措施建议三重角度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校为详细阐释。(二)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阐释的文献资料贾建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一文中,以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科学剖析为基础,对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得以科学的理论根据进行了阐述,可以说是对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合理性论证的有益尝试。韦定广在《和谐: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一文中,以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的衍变历程的剖析为基础,梳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特征的真实表达:“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不是斗争或是征服而是和谐”,该文是对社会主义根本特征哲学考察的积极探索。雷弯山的(-5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超越及其价值》一文,阐释了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超越的根本原因,并且指出了其得以超越的思考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指导意义。宋朝光的(-S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理论逻辑及其价值》一文,对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理论前提、逻辑起点、理论支撑、理论路径、价值体现诸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是对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内在发展逻辑的有益梳理,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杨倩的《论马克思主义文明和谐观的当代形态》《论马克思文明和谐观的理论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文明和谐观的哲学基础》《论马克思主义文明和谐观的辨证图景》诸篇文章(人大复印资料收录),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和谐观进行了详细阐释,其以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哲学基础,坚持唯物史观考察文明演进时的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双重视角,指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关于“文明和谐"的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社会自然统一论、世界一体论和社会系统论上。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迁来推动其自身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野蛮到文明的前进上升的辩证发展运动。该文是对马克思文明观与和谐思想的联结一种理解,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文明观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进行阐释的文献李崇富在《论科学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要科学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就应当真正弄懂弄清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何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能不能统一这三个相关问题”。叶卫平在《评“西方马克思学”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观点》一文中,对“西方马克思学’’把科学社会主义混同于或歪曲为19世纪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蒲鲁东主义、布朗基空想共产主义、俄国的民粹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回击和反驳,澄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性特征,是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有力之作。贺善侃在《社2 文献综述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一文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并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三个角度分别加以阐释。李卫红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空想论》一文,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从“批判Itt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从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从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的内在矛盾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根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实力量的对比和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制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斗争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批判的结果,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科学结论。孙运福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反思》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实践相统一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辩证实践过程"。(四)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进行论述的相关文献资料李凯林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四个50年》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始终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最具活力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聂运麟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一文中,指出“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各具不同构架和理论支点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当代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多模式中率先形成的一种具体模式,它还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在其发展中逐步实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卢汉龙在《构建和谐社会: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一文中,指出“中国需要用真J下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原则实现社会和谐,把构建和谐社会视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是说,要用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来构建社会和谐。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作出贡献。"“小康发展目标具有把中国的人文传统与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意义,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真正‘发展’的价值在于‘和谐’,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是消除社会不平等、保证公平”,社会主义正是为消除社会不平等、保持社会公正而提出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是直接从关注‘和谐’的发展价值目标中引申出来的,公共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要切实贯彻社会主义的公共性原则’’。董四代在《现代性·乌托邦·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一文中,指出“从现代性成长与乌托邦诉求的关系中分析了中国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这为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借鉴,又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既体现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也体现了在现代性成长中传统理想向现代的转变"。于金富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现代模式》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走向社会联合’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二是依据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所提出的经典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形式。"“市场型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政治特征是:以公民权利为基础、以民主法治和权力制衡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因而从社会政治形态看,市场型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实行“公民本位"、以公民为权利主体的‘公民社会主义’模式。”4 前言本论题的提⋯及研究意义前言本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一)本论题的提出本论题提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一切事业的行动指南,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理解、思考、评价相关问题,对于我们建立科学的行动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诞生,而其新哲学诞生的核心标志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实践思维方式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上树立起了一座崭新的里程碑,马克思首次将人类哲学思维的视角转向到主体人所从事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充分肯定了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重要性。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对他之前西方哲学的一切旧的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和超越,开创了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崭新视野和境界,理解和把握了实践思维方式,就理解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和根本特征及其精神实质,因此,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去思考、理解、评价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只有理解掌握了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才能真J下地学会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我们才能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勾画,如今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一个半世纪多了,秉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思维方式,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和蓝图规划,对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题提出的现实依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要求,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我国攻坚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和凸显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的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必须着力构建出一个矛盾不断消解、社会运行更加良好、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人的发展更加全面自由的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要想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5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付诸现实,就当前而言,就要从国情出发,按照规律办事,科学合理的分析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及其原因,积极主动的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的积极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二)研究本论题的意义研究本论题的理论意义将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论题,其理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厘清哲学发展历史进程中规定其哲学理论内在本性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的疑问。哲学家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时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决定了其哲学学说所具有的时代意蕴和理论价值,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不同,其看待和理解世界的视角和归宿点就会不同,就会对世界作出不同的哲学解读。其次,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本论题的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在其思考、理解、评价相关哲学问题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有更加明晰的认识。再次,有利于推进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可以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和谐运行状态的构建与当前我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理论上的比对和研究,并且深刻地理解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构建的社会形态和谐与我国当前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本论题的实践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的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首先本论文以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作为研究课题,积极探求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的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并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视域下的和谐构建进行全面解读,这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未来社会构想蓝图的具体实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进行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未来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轨迹。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正是力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的解读,深刻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构想,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实际,将三者通过实践思维方式这条主线勾连起来,从而对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在实践层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1章实践和惜观是构建丰P会t义和谐_{十会的哲学基础第1章实践和谐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1.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1.1.1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1.1.1.1马克思之前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人类哲学思维把握存在的思维方式,从古希腊开始,依次经历了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一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思辨思维方式一实践思维方式,相应的西方哲学思维逻辑经历了存在逻辑一形式逻辑一思辨逻辑一实践逻辑的发展。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遵循属存在的事实逻辑,其思考问题是以存在——事实为基点,按照客体——自然事物、外部世界的动变本性来思考、理解、把握和评价相关哲学问题,把外部世界(相对于思维的内部世界)的自然事物(包括人)理解为处于永恒变化运动中的变体存在,将变体存在的动变本性理解把握为本体存在“火”的变动本性的表现,归根结底是用本原物“火”的变动本性来阐释变体存在——即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发展,这是一种本体论式的思维方式,其对世界万物联系的思考具有外在性的特点,对存在的理解把握具有直观猜测性。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思辨思维方式是以思维——概念为基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与思辨思维方式形成了西方哲学思维发展中的对反,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和超越,但二者遵循的逻辑都是属思维的概念逻辑。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思考理解相关问题拒斥矛盾性,坚持抽象同一性,奉行非此即彼性,追求思维对存在理解把握的绝对至上性。思辨思维方式理解思考相关问题坚持从矛盾性、具体同一性、联系转化性出发。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方式由于其辩证地思考、理解把握问题,超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但由于其思辨哲学的主观猜测、人为杜撰的缺陷,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以及其哲学具有的唯心主义性质,使得其难以成为思考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与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区别,问题不在于他们的辩证思考,而在于他们怎样地的辩证思考。1.1.1.2马克思新哲学思维方式的确立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马克思在提纲中谈论实践的创新价值在于:其首要的、也始终从哲学的思维方式,从根本变革旧哲学的思维方式的立场出发,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维度,揭露实践思维方式对相关哲学问题理解、把握和评价的方法论意义。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7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及其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费尔巴哈以人本思维方式,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存在和思维同一的思辨唯心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固他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诉诸于感性直观,认为人即是灵魂与肉体、精神与身体、思维与存在的直接结合,费尔巴哈将感性对象物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的:“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样在费尔巴哈的这种理解中,思维和存在的同一,就缺失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无法表现思维和存在如何同一和怎样同一的能动性与辩证性。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与以前一切旧唯物论哲学的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固费尔巴哈和先前的一切唯物论哲学,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以此为出发点,现实的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仅仅理解为直观的感性对象存在物——客体。现实的属人世界、人类社会等就被理解为互不联系、静止的事物的集合体;而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概念判断,就被理解为无矛盾、抽象同一、非此即彼的。在马克思看来,这些都要从感性的人的现实活动,即从实践来理解,从相对客体的主体、相对客观的主观方面对理解。但是“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凹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是将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类”的认识层面,本质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对于人的社会的认识,至多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而不能对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人类社会进行科学的阐释和能动的改造,因此,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经历思辨思维方式到人本思维方式的转变之后,实现了从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历史飞跃,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版社1995年版,第54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祉1995年版,第54页。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8 第1章实践和谐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睹社会的哲导:基础1.1.1.3实践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实践思维方式是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视角、立足点,以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为思考问题的准则、途径和方法,以实践规定的属人存在物生成、发展的实践逻辑为思维逻辑,去理解现实世界及其事物的生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㈣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把握属人存在的根本思维方式,是符合属人存在内在生成发展变化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思考、理解、把握和评价属人世界相关问题正确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实践思维方式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视角、思维的切入点,因此,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理解的人、人类世界、人类社会都是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实践性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以受实践规定的、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人类社会为立足点;以实践即实践生成人、人类社会、人的世界为出发点;以实践即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必然形式——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归宿点。实践思维方式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主体的实践是人的生成方式、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主体的实践方式即是主体在实践的展开过程中历史的生成、发展变化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即是人的生成和发展方式亦即是主体的实践方式,而这则规定着主体人思考、把握、评价属人存在的思维方式。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哲学思维把握存在的的思维逻辑必须要和存在生成发展的存在逻辑相一致。因此,属人存在的生成、发展与存在方式(即主体的实践)必然决定了主体思考、把握、评价属人存在亦需从主体的实践出发,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自觉地将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主客观之间的对立统一、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本然与应然的对立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对立统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真善美的对立统一等等)内化为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和解决一切相关哲学问题即思维方式的内在的规则、规律、途径和方法。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逻辑符合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生成发展规律。人的生成和发展的存在规律,就是现实人自由自觉活动的实践规律,离开现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抽象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从人的存在,即从实践来理解现实人的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及实践逻辑符合人的世界和人的社会的生成和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中,哲学应该关注的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不属于人的自然世界(物的世界),而应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的与人有关的属人世界或人的世界。由主体人的实践活动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属人世界的矛盾(主客体、主客观、思维与存在、事实与价值、真与善等等),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来实现观念形态或实在形态的统一。因此,实践造成了属人世①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9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界里所有的矛盾关系,同时也是实现这些矛盾关系中对立面之间形成统一的唯一途径。人的世界在本然意义上是在实践中生成发展而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在应然意义上就要从实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的社会就是现实人的社会生活,是社会化的人的历史发展,人的社会生活包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三者同时隶属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实践维度、人的政治利益关系的实践维度、人的精神利益关系的实践维度。人的社会生活的存在发展是实践的,它是社会化的人在其自身世代相继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生成和发展。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实践的,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必须从实践来理解人的社会。实践思维方式符合人类哲学思维把握存在的生成和发展规律。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的发展,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与体现。而其自身的发展,要受实践制约的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决定,同时还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时代要求所决定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时代要求的反映与体现,符合伴随大工业而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新时代要求,是最先进、最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不同,其哲学传达出的哲学意蕴与理想诉求就会不同,对相关哲学问题的思考、把握、理解与评价就会有不同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逻辑,从人类世界所有属人存在的生成发展的本然规律——实践规律出发,将哲学思维把握存在的思维方式与思维逻辑合理地与属人存在的生成发展规律相契合。将实践自身内蕴的本性与规律内化为主体自身思考、把握、理解与评价相关哲学问题的准则、方法、途径与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对“和谐问题”,必须用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逻辑来思考、把握、理解与评价,才能科学合理的认知“和谐”的生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属性与特征等诸多相关问题。I.I.2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的实践理解——和谐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新哲学所关注的世界,是与人有关的、属于人的人类世界,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之前的自然世界,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范围之内,那时的自在自然,对于人来说是“无"。因此,我们对“和谐问题’’探讨的哲学界限,就不包括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之前的自在世界。在自在世界之中,万事万物自在地按照自身内在的运行法则生成发展,“道法自然"是自在世界中亘古不变的存在法则,自然规律就是自在自然的最高准则。1.1.2.1“和谐一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人类哲学思维指向思考“和谐"问题,是伴随主体的实践活动产生而应运而生lO 第1章实践和凿观是构建卒十公主义和【皆社会的哲号:堆础的。人猿相揖别的那一刻,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催生出了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自此,作为主体的人为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开始向自然进军,不断向自然索取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及后代种的繁衍。在主客体双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进程中,主体按照自己的主体性需求去改造自然,自然不断打上“人”的烙印,不断灌注人的思想印记,伴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使人化自然生成和发展起来。同时,主体在改造自然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自然内在的客观规律与本性也被主体不断的认知出来,进而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去遵守,并通过人的思维将其提升出来、内化为主体人的行为准则;在此,客体自然的自在规律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被内化到主体人的思维深处、成为其行动的指南,这就是人的自然化生成发展,亦即人自然化的展示。人的实践活动既在自在自然与主体人之间划开了一条“卡夫丁"峡谷,自然不能自在的满足主体人的需求,因此人要改变自然;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与约束,必须要遵循自然的内在本性与规则,而不能为所欲为,因此,人要尊重自然。与此同时,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沟通人与自然之间联结的“康庄大道"。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人的目的性需求通过实践不断被灌注到客体自然之中,使得自然按照人的意愿被改造。另一方面,客体自然的规律性要求不断被主体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得主体人按照客体的规律性不断被改造。这样就使,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实践活动的发展中得以实现。当主体人开始运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向客体自然发起进军,开始通过实践活动的中介去满足主体需求的时候,“和谐"问题就应运而生。1.1.2.2“和谐"的差异统一性与协调关系性所谓“和谐",最核心的理念即是“多样统一’’,“它包含量的差异统一,又包含质的差异统一,却又超出量和质的差异统一,是度的关系。”锄在此,和谐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差异统一性,二是一种关系性。首先,在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对于和谐生成性的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造成了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进而导致了主体人为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与自在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此处就是和谐观念内涵中“差异性”的表现。主体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进程,使得主体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实践为中介达到统一,从而实现人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同时自然改造人。提升人的双重目的,这即是和谐内涵中“统一性"的表现。其次,“和谐"不仅仅是差异统一的指称,而且还表征着一种关系性、一种度的协调关系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和谐"表征着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处于这种协调的度的关系范围之内,①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主体的实践活动将主客体之间形成一种必要的张力,在这种张力范围之内,主客体之间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实践关系,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主客体之间不断突破着这种实践张力的界限,而当主客体之间由于一方的原因而破坏N-者之间的这种平衡性的实践关系,即突破了实践活动内在的张力范围,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被打破,二者就陷入“非和谐"的状态。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标志着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双重关系。作为哲学范畴的“和谐”概念,则是表征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协调统一的哲学范畴。对于“和谐’’的解读与言说,必须以造成主体性与客体性对立关系的实践活动作为思维的切入点,通过对主体实践活动内在本性与规律的思考与把握,通过自觉的思维内化而成为主体思考、把握、理解、评价相关问题的准则、方法、途径,进而来解释言说“和谐"的生成发展特征及其本质。1.1.2.3“和谐"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人的世界与人化自然的生成与发展,是以主体人的实践活动作为中介而实现的,主体的实践活动拓展进程,即是人化自然与人的世界的生成发展进程,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形成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的生成以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为逻辑前提,生活在现实实践活动的主体人,在改造自然的进程中不断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各式关系,这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初期最初的社会关系,随着阶级的分化,为维护阶级统治,形成了具有政治统治功能的国家,人类社会内部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经济、政治、阶级关系等等相互交织,规范制约着生存在其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也规定着其作为一个现实人的具体社会属性,使得其成为活生生的具有某种现实规定性的主体。主体人为了使得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必然运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社会进行改造,此时,主体人与客体社会之间就形成实践内部主客体对立面的矛盾关系;主体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在社会改造的进程中相互协作,改造社会的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等,以满足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人不断被社会化,社会内在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制约规范着主体人的改造行为,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主体人的行为准则,使得主体成为日益社会化的人,而客体社会也被不断改造成印有“人"的烙印的人类化的社会。在人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人按照自己的主体性的需求去改造社会,将其目的性的思想灌注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并且在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实现和转化到客体身上去。在此同一进程中,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性同样在实践活动中以客观规律性的形式发挥其制约作用,主体的改造活动不是为所欲为的肆意发挥,而是在遵守社会自身内部的本性和规律的前提下的有目的12 第1章实践和i皆观足构建丰}会卞义和i皆丰十会的哲学荩础曼曼曼II一,I————l鼍性的活动。违背社会的本性和规律要求,逆历史潮流而行的人,最终都会以历史小丑的角色被遗忘。客体的本性和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就是主体实践活动衍生出的“和谐”范畴中表征的客观性意蕴。L1.2.4社会“和谐"的本质是实践对立面的统一所谓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即是主体人的目的性需求与社会客体本性与规律的客观性之间,在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即是达到主客观之间、主客观之间、本然与应然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等等形成的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社会的改造变化日益能够满足主体人的发展需求,而人的发展日益突破个体主体性需求的狭隘,形成更具合理性的人的生存思想与发展理念,这即是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表征。而所有这些的实现,都不能离开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主体的实践活动衍生出“和谐”问题的思维指向,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的现实主体人在改造人类社会的维度中,使得社会秩序良好、社会和睦团结、人与人之间互尊友爱、人的发展不断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所有的这些即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主体人在改造社会的维度中所实现的“社会和谐”,因此,不论是社会和谐的具体内容,还是社会和谐的本质,都应该立足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规定着人类社会的生成发展,对于社会和谐的理解,同样不能脱离实践活动来理解,“社会和谐”的本质即是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对立,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必然的现实的对立;而这种统一,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其发展中必然的现实的统一。不论是人类世界、人化自然的产生,以及人类社会的形成,都不能脱离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是主体的实践活动衍生出了人类世界、人化自然、人类社会的生成发展,同时也规定了主体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实践是人的生成发展方式,是人的存在方式,主体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展开就规定了其成为何种人的本质所在,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并且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变化发展的人,而决定这一切的最终根据,就是主体人所历史的从事着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因此,“和谐"问题的思考与谈论;第一,“和谐”要具有属人性的哲学界定。自在世界是按照自然法则盲目的相互作用,其始终是“道法自然”的忠实追随者。因此,自在世界存在的“和谐",确切的说不过是自然界遵循自然法则自在运行的状态,而这种“和谐"是亘古不变,永恒自在的发挥作用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自在世界的“和谐’’对现实的人来说是无关的,那是属于自在世界的运行法则,是具体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而不应是关注人类世界的哲学思维所应指向的。第二,“和谐”的产生是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导致了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催 柏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生出人类世界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与人改造社会的两个维度是人类实践活动最主要的两个向度。而主体人在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主体人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对立面,从实践内部衍生出相互改造的诉求,并且在双重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实践对立面的统一,亦即达到了相互改造的实践结果。这样一种模式,由于实践活动的中介作用必然形成主体人与客体自然及社会的关系联结,而这种关系就是主客体双方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实践关系。“和谐"的诉求,即是基于这种既对立又依存的实践关系所提升出的。第三,“和谐”的具体内容及其范围是由实践活动的现实拓展决定的。在哪些层面上产生“和谐”诉求,是有具体的实践活动的指向所决定,因此“和谐"所指向的具体内容及其范围也是由实践活动的现实拓展所决定。“和谐”不是一种抽象空洞的言说,而是蕴藏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有序的状态,人类实践活动所能指向的改造范围,是“和谐”具体内容的实际界限,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所涉猎到的范围之内,都存在着具体的现实的和谐诉求与和谐关系,超越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去言说和谐的内容,那是空洞的抽象的和谐。第四,“和谐”具有发展性与历史性的意蕴。主体人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所催生出的“和谐”诉求,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具体发展而呈现发展性。“和谐”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具有动态特性的发展状态。伴随实践活动的展开与发展,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会增添新的内涵与意蕴,和谐关系的范围会更加充实与广泛。由于主体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发展性,因此,蕴含在实践活动中的和谐关系就会相应的呈现出历史性的特性,在某一具体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所具备的和谐状态,只是这一特定条件下现实的实践活动展开所内涵的,而非以后的实践活动以及条件变化后所指向的和谐状态。最后,“和谐"具有实践性的根本属性。人的实践活动催生了人的世界、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同时也生成了现实中存在的主体人,规定了其存在发展方式。因此,对于人类世界中的“和谐”概念,必然具备实践性的根本属性。按照属人存在(人类世界中的一切存在)的存在逻辑——实践逻辑,来思考、把握属人存在物(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合乎思维逻辑要与存在逻辑相契合的规则的。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和谐关系的理解,必然要从实践的维度去思考、把握、理解与评价。才能合乎属人存在自身的存在逻辑,也才是科学的解读和谐关系的方式。因此,从实践来理解和谐关系,将实践性视为“和谐"关系的根本属性,合乎属人存在的存在逻辑以及思维科学反映存在的规律要求——思维反映存在的思维逻辑要与存在的存在逻辑具有一致性。“和谐”的本质是实践对立面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统一,是在主体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三重维度中实现的具体统一,14 第1章实践和谐观是构建社会t义和谐}}会的哲学基础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人类社会有序发展、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现实的和谐。1.1.3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的基本内容这里所说的“实践和谐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和谐观,是从实践去理解和谐的本性和生成发展规律的和谐观。它从人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活动,去深化探究和谐内在的深层规定性,揭示和谐的实践意蕴。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来解读“和谐”,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就是:它既是现实的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追求和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不断生成发展的和谐,又是现实的人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追求和实现的人与社会之间不断生成发展的和谐,还是现实的人在改造人自身的实践中追求和实现的人与自身之间不断生成发展的和谐。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应是从实践理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这三位一体的、内在协调发展的和谐。这种三位一体、内在协调发展的和谐,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中。’1.1.3.1实践改造自然的维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劳动使得人猿相揖别,同时人的实践活动催生了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对立,主体人为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必须改造自然,将自在自然纳入到人类实践的改造范畴之内。由此,在人与自然之间就形成实践活动内在的对立关系,而实践活动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对立面统一唯一的现实途径。实践活动在主体人与客体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实践活动的双重对象化进程亦即实践的历史展开过程中,主客体通过实践为中介相互作用于对方,主体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性需求去改造自然界,希望自然能够按照“人的尺度”去生成,以满足主体的生存与发展;而自然在被主体改造的过程中,其自身具有的本性与规律同样制约主体人的改造活动,使得主体人不能为所欲为,而要遵守自然的规律和本性。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和谐来看,现实的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状态,将人的主体性需求灌注在改造自然客体的实践过程中,使客体主体化、自然人化;同时,自然的本性和规律又以客观必然性的形式制约着主体的实践活动,并使其内化为人的实践、行为的准则,从而使主体客体化、人自然化。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和客体、本然和应然、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等实践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实践对立面统一的生成和发展,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实践和谐的生成发展的进程。1.1.3.2实践改造社会的维度——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世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时间与逻辑上的双重先在性,人类改造自然的实 阳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践活动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人类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求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的结成各种关系、共同协作、相互帮助,以求达到主体人的实践目的。随着实践活动的拓展与深入,人类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强大,私有财产产生,阶级分化出现,最初的国家雏形形成,为了更好的实现人类的发展目的,主体人之间结成复杂的社会联结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人类社会就这样形成与发展起来。同人类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一样,主体人亦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改造社会来满足人发展,社会内部自身的各种旧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甚至是社会生产力都成为人的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对象。每个社会成员亦即社会主体都是生活在具体历史阶段的社会进程中,社会亦是由每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所组成的人类社会,不存在抽象的主体个人亦不存在抽象的独立社会王国。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所以,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应当融入社会中,社会应当融入人中。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关系联结中的主体人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必然存在着主体个性需求与社会客观现状之间的对立关系。因此,主体人必然会为满足自身的发展而去改造社会——亦即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主体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展开进程中,人将自身的目的性要求灌注在主体的实践改造进程中,将主体的思想与印记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不断转化到社会客体之上,使得客体主体化,亦即社会人化的进程,以达到人类改造社会以满足主体发展需求的实践目的。另一方面,人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社会客体本身具有的本性与规律一一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样制约着主体人的改造活动,人们不得不按照社会客体本身本性与规律来约束自己的实践活动,使得其必须遵守社会运行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并且将这些本性与规律内化到主体人的思维深处,转化为主体人行为的准则来遵守。这就是主体客体化,亦即社会化人类的生成过程。这种人与社会在实践进程中的对立面的统一,就是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成发展的进程。1.1.3.3实践改造人的维度——入与自身的和谐主体人在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同时改造着人自身,主体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主体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进程是同一的。劳动使人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使得人猿相揖别成为现实,生活在具体社会历史形态中的现实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从事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为达到人类的实践目的,必然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结成~定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合作,最终实现满足主体性需求的目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16 第1章实践和}皆观足构建丰卜会t义和蜻衬公的哲学荩础首先,主体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同时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主体人为了使自然能够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利用自身的实践能力,按照主体人发展的需要来改造自然,使得自然打上了主体的“印迹”,亦即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在这一实践改造的过程中,作为客体的自然亦将其自身具备的本质与规律外化到主体人身上,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亦即主体客体化,即人的自然化过程。通过人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主客体之间形成了双重对象化,自然变成为人化自然,而人的主观世界也因为客体自然的对象化而得到改变,指导着主体人在以后的实践中遵循自然的内在本性与规律来活动,提高了主体人改造自然的能动意识与认识水平。主体人为了使社会的发展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从事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主体人在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将自身的主体意志外化到社会中去,亦即客体主体化。与此同时,客体社会亦将其内在的本性与规律外化到主体人身上,改变着人的主观世界,亦即主体客体化,即人的社会化过程。使得主体人的改造活动要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提升了主体人改造社会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意识。其次,主体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同时改造了人的素质。主体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主体的改造目的,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相互协作,配合协调。而这一关系的结合而成,是在主体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主体人实践改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团结协作懂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提升出改造自然同时要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人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共赢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同时也懂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营造必须依靠大家每一个人的力量,培养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公德。因此,主体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进程,同时也是改造人自身的实践进程,在实践主客体双重对象化的作用下,主体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进程中不自觉的改造了人自身的素质,提高了人自身的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完善了人作为社会化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得主体人向着更加自由、完善的地步迈进。再次,主体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同时改造了人的体质。人类作为高级化的社会动物,具有其自身的生理特征与机能,同样具有与其他动物相似的新陈代谢体系,同样要面对生理机能老化坏死而带来的死亡结果。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进程中,不自觉的改造了人的生理机能与生理体质,使得人的体质变得更加强壮,新陈代谢体系变得更加稳定与持久,人类因为自然生理原因死亡的周期变得更长。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结成一定的关系,相互协作,协调配合,而且还要动用自身的生理身体参与其中,融入到改造的实17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践进程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改造实践的进行,使得人不仅在主观世界上因为主客体双重对象化的进行而得到改造,而且在生理体质上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因为实践活动的进行,人的生理机能变得更加活跃,生理体征变得更加稳定,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开发和提高,人的生理寿命也因此得到延长。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的关系1.2.1“实践和谐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对社会的本质有什么认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什么样的解读;对和谐的考察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和谐观,就会对“和谐"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从而对其憧憬的和谐社会就有不同的谋划。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把对和谐的考察深深植根在现实的人的实践中,使其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构建的真正和谐社会的蓝图,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在对和谐的解读上超越前人的地方,是怎样理解和谐和怎样构建和谐的思维方式的超越性,这就是从实践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对中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的思想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到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在中西方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和谐"都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看法,比如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观,体现了天人观方面的和谐;中国儒家的“中庸和谐观’’,体现了社会观和人际观方面的和谐。西方哲学中的诸如对立和谐、美德和谐、预定和谐等等,由于都是从抽象性谈论和谐问题,故其所构想的“和谐社会”,在现实中注定无法实现。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由于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的本质,不能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无法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所以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其次,中西方思想史中相关的和谐思想对“和谐”的理解,不仅是片面的,而且都不是从实践去理解和谐问题。他们没有从人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身的整体性关系上来理解和谐问题。所以,在处理和谐的方法论上,要么犯强调自然的决定性作用——“人遵循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错误;要么犯强调人的决定性作用——“入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错误;要么犯人不可作为的——上帝“预定和谐"错误。其对和谐观念理解的错误,根源于思想家们思考和谐问题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从而使这些“和谐”思想在构建现实和谐社会时不具有实践操作性。马克思从实践来思考和解答相关哲学问题(包括和谐问题),建构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和谐观"(简称实践和谐观),从而对和谐社会做出了合乎实践唯物主义本性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从对“和谐"的属性和本质的实践理解出发,对 第1章实践和嘴观足构建丰P会t义和i皆}十会的哲7≯荩础于怎样理解和谐问题,怎样在主客体之|1自J构建现实的和谐关系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而且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作为其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才能避免从抽象性上来理解和谐,坚决立足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从现实性上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面对的矛盾问题进行合理关照,从实践出发解决这些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和谐。1.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一在中国的现实推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谋划。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课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发展为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要性,而如何构建、遵循怎样的构建原则,这些都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从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将和谐的生成发展看成是在主体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对立面统一的生成发展过程,是具有现实性历史生成性的过程集合体,是主客体之间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协调有序状态的表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是以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作为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从主体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出发,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切入点、立足点、归宿点,从而对“和谐"问题的产生、发展、属性、本质等问题进行思考、把握、评价的科学理论。当前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的理论要求,就要以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根本,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三重维度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历程中。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展开进程中,一方面,在改造自然为己所用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自然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在保证主体人的目的性需求能够满足的同时,严格遵循客体自然的本性与规律,在人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双方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建设宜人自然,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19 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关系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在改造各种旧的社会关系、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人进步的社会实践中,在满足主体人的社会改造需求,改变旧有的社会关系与制度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遵守社会发展内在的本性与规律,而不能犯改造社会过程中的“大跃进“错误,超越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改革,到头来社会发展受到破坏,主体人改造社会满足自身需求的愿望也变成泡影。这样的社会改造实践,是违背了社会发展内在本性规律,违背了实践内在本性与规律要求的盲目实践,故不能实现主客体之间科学合理的双重对象化过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就不能在实践的展开过程中实现。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进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首先,就要从我国的现实实际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实践过程出发,提出改造社会切合实际的主体性需求,同时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阶段,考虑现阶段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其次,对旧有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的改造需要遵循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实”制宜。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生成发展,就是在改造我国旧有的社会体制、社会关系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实现的社会运行协调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利益需求得到满足的社会状态。最后,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谐实践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同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的内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生活中,却存在着个体利益需求的差异,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使得社会成员关系融洽、互助友爱,就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中,按照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最终标准出发,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分配角度调节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保证社会成员之间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幸福指数。在社会成员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的良好传统,改善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另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社会成员都投身在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之内,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实践关系,每一社会成员将其自身所具有的人格品质、行为准则外化到对方,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实践推进中,不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实现对立面之间的统一,这就是社会成员之间和谐关系的实践发展过程,人与人之间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道德水平、行为准则等等。最终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和谐关系,实践活动改造人自身,促进人自身和谐的结果就表征出来。 第2章卒十会主义本质特征是构建丰}会主义和惜社会第2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与基本特征2.1.1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构想及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历史上其他的社会制度一样,由于其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列宁指出:“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它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经过“长久的阵痛”,即经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圆从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刚从旧社会产生出来,社会生产力还不是特别发达,不能达到使社会产品极其丰富的程度,还保留着旧的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资产阶级式的权利的狭隘眼界等旧社会痕迹。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诸多特征进行了阐释,归结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马克思与恩格斯构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消灭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后,会建立起以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制为基础的生活资料所有制,他认为:“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建立个人所有制”。@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进一步解释说:“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固马克思与恩格斯多次指出,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也就是“把生产资料转交给生产者公共占有",并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要求是: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归社会公有”。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构想的最基本特征,在马克思与恩格斯那里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私人占有制。对此,恩格斯曾说:“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只能是在事实上承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2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页。2l 撕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此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能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而随着社会对生产力的占有,这种社会性就将为生产者完全自觉地运用,并且从造成混乱和周期性崩溃的原因变为生产本身最有力的杠杆”。他还设想“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第二,实行计划经济,社会生产被有计划的调节进行。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全民的生活需求都可以按照计划进行调节。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圆由于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一天比一天的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而其社会生产又可以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以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也归劳动者公共占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财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对此,马克思曾说:这个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为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在社会做出各种必要扣除后,按照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实现“按劳分配”。但马克思也认为,这种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机制,相比较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改变了,是历史的伟大进步。但是,按着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因为“他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㈤因此,第一阶段,人与人之间在劳动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别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些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上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马克思说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1.2科学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构想及基本特征对于未来共产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公共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的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①(-q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⑤{-q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fj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⑥(-q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22 第2章社会土义本质特征是构建卒十会士义和i皆字P会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①“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圆在这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构成了这个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固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体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占有和发挥着其实践本质,“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固对于未来共产社会的科学预测,马克思既不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建立在美好的臆想之中,也不再把共产主义看做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逻辑结论。而是将共产主义的实现看做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不再是“从寻找‘本质’开始的",“共产主义是用实际的手段来追求实际的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又说:“共产主义和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⑥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属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当初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范畴,只是二者在发展程度上有低级与高级之分,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除了具备其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所具有的生产资料公有等特征外,其具有了社会主义阶段所不具备的成熟特性。第一,国家的彻底消亡。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除了剥削阶级,但是还存在着敌对阶级和反动阶层的威胁,因此,国家仍然有实行其政治统治工具职能的必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是特别发达,国家还具有经济建设职能,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还不能彻底消亡。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就像恩格斯曾经所说:“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白行消亡的。”⑥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前提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j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I{版社1995年版,第634页。⑤《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3卷,人民⋯版社1960年版,第79页。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曲南人学硕十学传论文将自行消亡,国家也将不复存在。第二,实行按需分配。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①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度发达,社会产品将十分丰富,社会财富的分配将不再和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实行的按劳分配,而是变为按需分配,按照社会成员自身的社会需求来分配社会财富,为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最充裕的条件,使得人能不断的占有和发挥其自由自觉地实践本质。第三,阶级对立与阶级差别彻底消灭。马克思与恩格斯设想的新社会,是“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⑦恩格斯指出:“社会分裂为剥削解决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达到高度发达的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成为其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存在,任何阶级企图独占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妄想都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而不得不被社会遗弃。此时,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就必然被最终消灭。第四,计划经济发展下商品货币的废除。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自觉得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并用合理的计划经济代替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他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全部生产的联系”,“是作为由他们的集体的理想所把握、从而受他们支配的规律来使生产过程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看来,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且实行计划经济,旧有的社会分工消失,因此商品和货币也就废除了,在他们眼中,生产者用“纸的凭证’’从社会所储备的消费品中,来领取自己所需要的那份。但是,“这些凭证不是货币,它们是不流通的。”那时社会所进行的生产,不再是商品生产,而是转化为社会公有的生产形式。第五,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体人不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下的物化人,不再是受货币统治下的抽象存在,而是不断占有和发挥其自由自觉实践本性的现实的主体,“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构成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原则"。回为了能够造就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人,工人阶级在获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未来的教育对于适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ff{版社1972年版,第12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8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9页。④‘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23卷,人民ff{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535页。24 第2章卒P会_t义本质特征足构建社会主义羽I谐}}会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④2.2马、恩理论构想的“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2.2.1马、恩理论构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态与当代中国构建的社会主义运行状态的和谐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视域下的“社会和谐",是在人类实践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实现的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形态双重和谐的过程集合体。其中社会运行状态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低级阶段;社会形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高级阶段。马克思并未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详细的计划,只是在当时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理论构想,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将不得不保留着其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某些特性,虽然其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将其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彻底划清界限。马克思曾经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而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状态,表现为社会运行机制不能高效有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张、人与人之间依然是以货币的存在为其社会联系的本质特征表现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马克思构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而只是实现未来共产主义蓝图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构建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不能考虑社会形态的和谐构建,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现实状况不具备实现社会形态和谐的条件,至少是条件还不成熟,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即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只能从社会运行状态方面来构建,力图实现社会主义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运行有序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友好、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成员的个体需求,这些就是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运行状态和谐的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具有的科学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历程,即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运行状态和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三者之间的矛盾能够在实践主客体双重对象化的历程中得以消解,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即是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有效和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社会运行状态良好。当前我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内在实质上来说,即是为①(-q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 撕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实现社会运行状态的和谐而做出的实践奋斗。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处理社会贫富差距过大、调节社会分配不均:创建平安社会环境、减少社会犯罪;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实现社会团结互助,所有这些都是社会运行状态和谐的显性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发达,社会财富还不能达到极其丰富的状态,劳动依然充当着社会成员谋生的手段,而非第一需要。因而,在当前的中国,还不具备条件实现社会形态和谐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运行状态和谐的伟大实践,是为构建社会形态和谐的高级阶段做出的必要准备。2.2.2马、恩理论构想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形态与当代中国构建的社会主义运行状态的和谐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与恩格斯依然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的科学预测。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此阶段主体人的个体能力还很弱小,社会成员必须一联合起来与强大的自然世界抗衡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此阶段人与入之间的关系异化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冷冰冰的金钱关系,维系社会成员关系的最根本的纽带成为了货币利益。三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其他人的自由发展为其条件的阶段,此阶段就是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趋近过程,是整个社会形态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和谐到和谐、从低级和谐到高级和谐的演进。就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而言,经历了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的长足铺垫,已经具备了从以社会运行状态和谐的社会主义向以社会运行形态和谐为标志的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为何共产主义社会构建的和谐社会必须从社会形态和谐的视角来解读?它与社会主义阶段构建的和谐社会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关系?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整个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共产主义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社会实行按需分配,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劳动成为第一需要,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都以其他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为条件。在这样的社会之中,国家的功能日益弱化,最终自行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重实践维度内实现了协调共进、和谐相处、融洽共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良性局面,而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也能够协调适应,共同推进着社会全面进步。从这个层面上讲,相比较于社会形态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不仅仅是在量上的社会进步,更是在质上的社会飞跃。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即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运行状态的和谐,就其 第2章丰卜会卡义本质特布F是构建:}P会t义利凿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形态之问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是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之间的必然联结,另一方面亦即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运行状态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本然与应然、理想与现实的对立面统一历程。从解决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出发,立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将人的目的性需求在主客体双重对象化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外化到客体中去,使得自然更加符合人的发展需求、社会更加协调有序运转、人与人关系更加和睦。社会形态和谐的至高实现以社会形态发展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为前提和准备,简言之,没有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共产主义只为空话,故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和谐的实现也未能期望。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基本路线,如果不出现大的时代局势变动,绝对不能动摇,必须要坚定的执行下去。在当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正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做最基本的前提准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运行状态的实践中不断积淀和谐发展量的积累,从而为向共产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形态和谐的转变做准备。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关系2.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认知何谓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专门就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做了一个新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关乎中国发展前途的问题上做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回答,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他指出在中国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变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市场经济,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同样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计划还是市场多一点,只是调节经济手段的变化,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发展市场经济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他提出了“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论断,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尝试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主张实行改革开放、主张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主张“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观点,正是要求要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立足中国实际,在发展中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只有发展才是出路,才能为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中国问题的解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社会主义驱动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历程,验证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出路”思想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中国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解决,当前党中央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正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的时代践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从本质上说,是在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历程中,构建出一个生产发展、社会稳定、人居环境良好、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生活富足安康的崭新中国。消除社会运行中凸显出的矛盾问题,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马克思与恩格斯构想中的社会主义蓝图,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出发,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对未来社会发展做出的科学预测,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构想中,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阶级消灭,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的国家将自行走向消亡。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病,从其自身具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根本矛盾入手,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相比较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脱胎而来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否定和扬弃,相比较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阶级对立、社会不平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生产的无限夸大与社会调控的无序等诸多不和谐表现,社会主义社会是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和谐社会,虽然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生产力还不能达到在社会内部实行按需分配的要求,国家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是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其已经在根本社会性质以及在实现社会和谐运行发展上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社会形态的发展上来说,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社会主义是实现了消灭阶级,消除剥削与压迫,实现社会成员平等,社会产品按劳分配的相对和谐状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理应是一种和谐社会。当前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理论描述,又是高举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旗帜,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整个社会运行发展的有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互尊友爱的美好图景而开展的时代壮举。我们党提出了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 第2章辛}会卡义本质特征足构建辛十会卡义和}皆辛十会口号,富强、民主、文明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具有的时代特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准备实现的目标。而和谐则表征出社会主义中国具有的本质特性,规定着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重维度要达到的富强、民主、文明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特性——亦即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实现的发展必须是和谐的共进与有序协调的配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和谐之与社会主义,是一种本质的规定。2.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解决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运行状态和谐的一种有效机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转型,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显著,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在实践中未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方面,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在自然和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因素,人类在盲目贪婪扩大自己的主体性需求时,忽略了自然的承载力,违背了实践内在本性和规律的要求,所以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方面,一方面,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但是伴随着这些发展而来的,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等。在人与自身关系的发展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社会成就,带给人们的是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也不断解放着作为现实人的主体性,但是伴随着这些发展而来的,是人们之间感情关系淡化,利益关系至上观念不断增强,拜金主义和腐败现象不断出现等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凸显出的矛盾,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消解存在的矛盾,使得社会的运行有序协调,实现社会运行状态的和谐目标。具体而言,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亦会在相应的方面做出努力与改变,创建社会运行状态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步伐的推进,自然作为人类改造的首要对象,不断为人类社会与人自身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与基础,由于在发展的初期,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速度及GDP总量的增加,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大兴圈地,建立开发区与商业区,对资源过度开采,对原有生态资源不断侵入,甚至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一片片森林资源被轰鸣的砍伐机推倒,矿产开采的过度使地壳出现下沉,过度捕捞使得昔日的富足资源不断减少甚至绝种, 两南大学硕卜学何论文天空被浓密的黑烟充斥,污水横流,瘟疫蔓延,大片良田被耸立的高楼取代,土地资源紧缺。单纯注重经济速度的增长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紧张的对立关系,自然不断的报复人类,瘟疫横行,干旱频发,洪涝泛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怎样得以缓和?是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还是继续推行“工具理性"下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还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摆在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其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了其中重要的内容,怎样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蓝图下必须要实现的目标。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亦即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具体到当前的建设实践中,就必须坚持保护自然理念先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超负荷的向自然索取,不能拿现在的发展去占有后代的发展资源,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做到利用与保护同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为自然的有续发展创造条件,防止因过度索取带来的竭泽而渔恶果。在实现人的主体性需求不断被自然满足的同时,尊重自然内在的本性和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其次,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系统是社会成员得以存在与发展的保障库,人与社会之问的和谐关系是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进步与人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社会系统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在人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下,统筹人的目的性需求与社会发展运行的内在规律而不断前进。社会不断按照人的需求被改造,人的活动也受到社会运行内在本性与规律的制约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活动准则和思维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社会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巩固与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来的也有诸多不和谐因素。比如,市场经济中的投机倒把、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社会法制建设滞后,民主化进程迟缓,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乏力,改革效果不突出等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亦即其重要内容之一,要使得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共生的良性关系,必须着力将改革的重点将单纯的社会改革转向社会与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双重转变上来。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成包含着社会对人的主体性需求的满足,亦包含主体人遵循社会运行发展的内在本性与规律,按照其运行的规律来规范自身的实践行为,亦即社会的人化和人的社会化生成发展的实践统一。怎样突破社会改革存在的困境,怎样合理的满足社会成员的主体性需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立足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成员主体性需求的满足,使得 第2章辛十会土义本质特征足构建字}会主义和谐}P会曼IIiI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曼曼蔓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皇曼曼曼曼社会改革打上主体人的烙印。不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乃至文化思想领域的改革,其首要的目的应该是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促进社会成员全面自由的发展。具体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域,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力度、规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建设,这些都是为了使得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经济发达、文化丰厚的现代化强国,其改革的首要直接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重诉求。另一方面,改革的推进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内在本性与规律,不能跨越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实行纯主观性的盲目改革,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对此有过深刻的教训,“大跃进"、“浮夸风"、“大炼钢铁,赶超英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诸如此类的改革是盲目的主观蛮干,既不能实现满足社会成员主体性需求的目的,又对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等造成极大破坏。十年文革的阴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都是在对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认识不清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实践对立面统一性而进行的盲目改革。必然在社会改革之中造成严重的不和谐因素,造成对社会主体成员自身利益损害的同时,亦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可谓是一举多“失"。因此,在构建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的进程中,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兼顾主体性需求与客体本性和规律的客观性作用,立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阶段,从满足社会成员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社会系统的诸多要素进行合时宜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实践生成与有序发展。再次,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论在人改造自然还是人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灌注在其中的基本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与发展,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之间,由于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然发展着各种联系,而这些联系都是在实践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要想实现人与人之间构筑和谐的对象关系,必须按照实践的内在本性与规律来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我国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随着相应的变化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协作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人与人之间必须在更多的层面与领域发展联系,这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性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我们亦需重视,并努力消除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存在,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既是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拜金主义的滋生、个人主义的兴起、权钱交易的猖獗、社会亲情的冷漠、团结互助的缺失、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等等诸多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子,严重制约着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成,在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要做到 曲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从人改造自然及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出发,从其中所灌注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从现实人的具体实践中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构筑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具体而言: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首先要明确,人与人之间的主体性需求虽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但是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是实现人民群众更好的当家作主、实现社会成员最终的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构筑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找到了根本立足点。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各社会个体的利益却又存在着差异,故而在人与人之间协作共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在行动或者思想上达到自在的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甚至是激烈的对立。这就需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去构筑自为的人与人的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在实践活动中互为主客体,结成一定的协作关系,每个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在将其自身的主体性需求对象化到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的同时,也在将自身的主体性需求对象化到与其合作的其他社会成员中去,力图实现主体客体化,与此同时,其他社会成员也在发生着同样的对象化过程,而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对象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个体自身利益与需求的不同,必然在双重对象化的过程中产生对立与矛盾,这就要求主体人在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实践活动的协作关系时,一方面能够将自身的主体性需求外化出去,达到自身利益的满足,而不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其他社会成员也要将其自身的目的性需求外化出来,力求实现自身主体性需求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能够按照对方的尺度和需求而努力实现自身的改变,去满足其他社会成员的需求,而不是只顾自身需求的满足,而忽视别人正当需求的实现。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思想,坚持助人为乐的作风,发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优良传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视亲情友情的维系与建设,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如此而行的结果,必然是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与不断发展。2.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形态的现实基础和必要环节当前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运行层面上构建的和谐运行状态,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一套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立关系的有效机制,使得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有序,人与自然关系相宜共处,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各种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由于其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还不具备实现社会形态和谐的条件,社会形态和谐的实现是共32 第2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构建字P会卞义和谐丰P会产主义社会的目标。社会形态的衍变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系统有着其“前赴后继”的发展次序,低级的社会形态在经过了充足的发展以后,必将发生质的飞跃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因此,我们当前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是为了实现从社会运行状态的和谐向社会形态和谐的转变而做的前期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形态的现实基础和必要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进步性体现,另一方面亦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发展不断完善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和谐的社会,是社会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实践和谐关系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关系的生成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压迫,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这既是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本质性特征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阶段,其自身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基础,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经济的足够发达,政治的民主推进,文化建设的繁荣以及社会主义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努力,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就是空想,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形态的生成亦是幻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认为,和谐的本质是实践对立面的统一,和谐的生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与历史性。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实现的和谐,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实现的低级和谐——即建立起社会运行状态的和谐,使得社会的运行在宏观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按照协调有序的状态运行。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旧的资本主义制度甚或是更早的社会形态脱胎而来,其自身是对以前旧的社会的辩证否定,相对于以前旧的社会制度,它自身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它自身又不可避免的带有lEl的社会所充斥的某些缺点与不足。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相比较于资本主义社会是新生的社会力量,虽然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前途,在制度性上的优势也是资本主义制度难以比拟的,但是其自身也具有生产力不发达,政治民主进程迟缓,文化建设落后的显著缺陷,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能够使得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尽快的转化为实在性的生产力优势,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在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过程中,又容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实践的对立。不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就难以真正快速的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势在必行,不仅仅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33 两南人学硕+学位论文需求,更是从根本上发展社会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社会和谐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程度差别,高级阶段的和谐是低级阶段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低级阶段和谐的发展是高级阶段和谐生成的现实准备和必要环节。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形成的社会运行状态和谐的形成,就无从谈起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形态和谐的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全面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准备。而要想实现这一前提,就必须扫清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和谐因素,减少社会发展的障碍性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及其他诸方面的发展扫清障碍性因素,使得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性优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转化成实在性的生产力优势,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做准备。可以说,没有现在构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和谐运行状态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将陷入发展的桎梏,甚至在某些方面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子。这不仅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还将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化为乌有。因此,立足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性优势,努力构筑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发展的三重和谐,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的前瞻性号召,亦是实现社会和谐从社会运行形念和谐发展量的积累过程向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和谐质的飞跃的必然要求。因此,当前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准备,也是实现未来社会形态和谐的必要环节。 第3章构建字卜会卞义和i皆社会足对牢P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3.1.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阐述中。马克思在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将思维的视角从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无产阶级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思考,转向到对东方落后的俄国、中国、印度等怎样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可行性思考,从而指出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的多样性,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论述,为在东方落后的俄国和中国进行“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思想道路。。还在十月革命时,列宁就开始探索怎样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列宁指出:“如果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将来终归会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也不敢说。"①列宁在总结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特征之后,开创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论断,并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俄国政权,毅然实行新经济政策,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搞活国内经济发展,为苏维埃政权以后的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尝试与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后的伟大飞跃。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前进的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完成的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二是使得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成分。与这两个目标相适应,苏联形成了带有平均主义倾向的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调节为主、对经济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在分配上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实行平均主义分配。这一政策在当时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建设,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局势,斯大林带领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保卫了苏联的建设成果,战胜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在内忧外患的不利局势下,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这一社会主义发①‘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34页。35 曲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展模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成功典范。但是,随着后来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这一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很早就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思想,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针对当时存在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且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很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圆满的解决。对于苏联的建设经验,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先进经验必须认真学习,但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们的情况,适用的或不适用的一概照搬,并希望我们在取得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能够比在取得革命经验方面时间短一些,代价小一些。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是符合当时的中国发展实际的思想结晶。但是,这些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坚持执行与实践下去,由于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对于当时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上,不论在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方面等都出现了偏差。经济建设领域出现“浮夸风"、“大跃进”运动,政治领域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并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些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重大破坏和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接过了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接力棒。邓小平高瞻远瞩,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深刻认识与思考,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搞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条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在邓小平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更要坚持从现实出发。以此为基点,邓小平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由此出发,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物质文明不发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此为契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全面展开,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亦即以邓小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2页。36 第3章构建丰P会t义和}皆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快速发展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同时,继续推进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并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代走到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从而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建设方向。3.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上的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首次对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七大又把“社会和谐’’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航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创新,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一方面积极探索在中国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稳定健康发展,保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旗帜高扬;另一方面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色路径,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提升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水平。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下,提出了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拓新,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亦即我们必须坚持的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比较以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与时俱进性与创新性。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问题上,首次将和谐的地位提升出来,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奠定了和谐化的建设基调,标志着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水平的巨大提高。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从本质上即是从和谐的视角来界定社会发展的根本性质和状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从社会运行状态层面,力图实现马克思所期冀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为实现从社会运行层面的低级和谐向社会形态的高级和谐过渡做准备。纵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不论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37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贡献,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历史问题,直到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才真正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列宁、斯大林及毛泽东的时代,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社会主义人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上首要的目标是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固,其次是大力发展经济,力图实现新生社会主义政权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中的快速成长。时代推进到20世界的80年代,邓小平纵观全球风云变幻,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奠定了指南,从而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序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局势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念,既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发展——要想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生活安康幸福,就要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化构建。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上,根据历史发展的事实,我们可以归结为三个进程史:以巩固政权为核心兼顾经济建设的时代(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时代);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快速发展生产力的时代(邓小平、江泽民时代);围绕经济建设的核心重点构建社会和谐化发展的时代(胡锦涛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益经验在当代的继承发展与开拓创新,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具有创新意义的时代力作。其次,在发展的理念上,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化构建。相比较以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理念,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构建社会的和谐化进程,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三重实践维度,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的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在实现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上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的地位和比重,突破了以前只注重经济发展与生产力解放的老思想,将社会和谐化的建设提升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评价标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赋予时代内涵与时代要求,从而要求有崭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思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具的社会运行状态和谐描述,因此,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38 第3章构建辛}会主义和谐社会足对朴会t义发展珲论的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为指导,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实践和谐构建出发,为实现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运行状态和谐而不断努力。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3.2.1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历史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典型发展模式,国内外学界对此讨论最多是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典型发展模式,深刻认知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模式特点,对于了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斯大林模式形成于19世纪的30年代,后来在东欧以及中国等国被普遍仿效的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按照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在前苏联建国之初,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上,苏俄首先推行了“军事共产主义”模式,这一模式将苏俄的社会变成一个大军营,国家垄断生产与消费的管理,取消市场与商品买卖,人民过着低水平的军事共产主义生活,这其实是马克思所说的粗陋的军营式的共产主义,这种模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活,粮食被全部征收,城市工人因缺衣少食而罢工频繁,社会陷入“小国内战争”,苏俄的国家领导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简捷”的过渡到共产主义,没想到适得其反,国家的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都遭到破坏,人民不满情绪高涨。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苏俄领导人在1921年放弃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以粮食税为开端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机制的介入,运用商品流转、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来发展经济;鼓励私人经商,允许农民实行土地租赁制,使用雇佣工人,实行引进外资租让制等措施,刺激国内经济繁荣,调动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J下如布哈林所说:“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邓小平对前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曾进行过评价,他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显然,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是持肯定态度。但是,随着列宁的逝世,并且党内一直存在着反对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派别,新经济政策的推进出现了危机,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会培育“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和“富农”(善于经营的农民),这样就不能保持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而列宁逝世后,主政的正是持这些观点的一些人,经过党内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斯大林排除了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一批竞争对手,登上了苏联政治舞台的最高峰,而斯大林上台后的做法,①《邓小平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9页。39 矾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正是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斯大林重新在苏联推行其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显然其不是对当年苏联建国时军事共产主义的简单重复,其自身具有了很多全新特点与内容,在政治方面,加强专政力量,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发动“大清洗”运动,残害冤枉了无数干部群众,千百万人成为冤魂,到底多少人因此丧命,至今不能统计清楚。经济上,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剥夺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等生产生活资料,使得农民失去了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直接造成1932—1933年饿死几百万人的大饥荒,而以斯大林为领导的前苏联政府,对此竞熟视无睹,不实行政府的社会救济,漠不关心群众死活。普京在评价此事时说:“这是把虚幻的理念凌驾于最基本的价值——人的生命、权利和自由之上。"被镇压者,“是有着自己观点的民众,他们并没有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是民族最优秀的人物。"同时,为了使苏联尽快成为军事强国,大力发展重工业,支持军工产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生产,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一方面着使得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幅提高,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但也造成了居民连最起码的生活消费品都难以满足的尴尬局面。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意识,推行个人崇拜主义。“文化贫困,社会科学瘫痪,历史自我意识、自我批评衰退,为现实辩护,在意识形态上编造神话,令人苦恼的、毒害社会生活的言行不一"。④结果在19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亦即斯大林模式。苏联学者B·基谢廖夫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全面集中管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直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否认从前的民主化形式的价值,取消群众管理和民主制度的形式:否认自治思想,政权的神圣化直至到个人崇拜:社会生活甚至不受形式的民主程序控制:把党和国家的机关结为一体。t执行机关监督选举机关.t执法机关脱离法律和社会,其结果是独断专行。”接着指出-“所有这些变形的‘兵营式共产主义’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奋斗的自治社会主义和社会解放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3.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运行的机制体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就世界影响而言,典型的有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正形成发展的“中国模式",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简称中国模式)形成之前,中国也经历了受斯大林模式影响的摸索时期。构①【苏】尤里·阿法纳两耶大编:《别无选择》,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4-725.②【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别尤选择》,辽宁大学{fj版社1989年版,第492页。40 第3章构建}卜会卞义和谐}P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新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日益成熟的“中国模式"的坚持,又是对“中国模式”在新时期应对新情况的创新发展。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构建“社会和谐’’作为社会良性发展的首要基点。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的两种典型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发现,“斯大林模式”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与客观条件限制,在摸索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犯了“左倾”的错误。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民主的严重缺失;经济上过度重视军事产业,忽略社会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文化思想上的精神专制,人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由于当时国际环境的大影响,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初生的政权,可能此类举措在所难免,但从根本上说,前苏联在维护社会主义新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在“斯大林模式”的发展框架下,没有将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列入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点上,导致人民经济困苦,政治权利缺失,思想文化被禁锢,所有这些表现,不能不说是前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前苏联影响,也曾经走过一段发展的弯曲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辉煌历程,足以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正确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整个社会的地区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区域差距越来越大,自然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污染严重。所以的这些,是以前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疏忽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落实好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就是要将社会和谐作为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首要基点来抓。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三重维度的和谐作为其构建的主体内容。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三重维度和谐发展的统一体。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由于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其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过度重视军工产业的发展,严重忽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三维一体的和谐进步。在其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自然资源被过度的开发利用,社会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人与人之间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这样的社会发展,即使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确保国家的稳定,但终究是强弩之末,社会发展在人为控制下进入了畸形发展的怪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便会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大,最终到了难以压制的地步,前苏联的解体就是其社会发展在畸形怪圈内诞下的苦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41 阳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话语权的世界大国,但是,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资源过度被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简单、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人们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带来的社会仇富心理、地区教育不公平、社会就业压力的激增等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健康发展。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即是针对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抓起,坚持将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三维一体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准与社会建设的主体内容。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从实践出发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本位归宿。劳动使得人猿相揖别,从此,开始了人类光辉的发展历程。人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使得人类的发展不断进步,归根结底,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整个人类世界,创造了日新月异的世界“地图”。综观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在其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切实的从实践出发,而是转向了以斯大林为神灵的领导膜拜主义,国家的建设乃至发展,甚至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交往都是按照斯大林思想意志的要求来规范。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促进对立面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统一的思想在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被唯领导主义的思想所取代,因此,当时的苏联国家产业发展不协调,人民政治权利的民主被压制,文化思想上的严重禁锢,这些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却不能在实践中去积极努力地去解决,而是围着斯大林的个人指挥棒来旋转,导致其越积越深,最后终于爆发,前苏联也宣告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也出现了个人主义崇拜的倾向,并且出现了不切实际的“浮夸风”、“共产风"等不良风气,严重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脱离了从实践出发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邓小平同志重提实事求是的作风,从实际出发,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终于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回到了正确的航道上来,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各地区均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具体实际的不同,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于是,为了谋求发展,很多地区都去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生搬硬套到自己的地区,不仅没有发展起来,甚至导致了严重的资源与资金浪费。当前,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将从实践出发,根据具体实际,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纠正以前存在的盲目学习与崇拜,将从实践出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位归宿。42 第3章构建辛十会土义和忏丰十会是对卒卜会卞义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创新3.3.1“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根源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首次向世界人民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在当前中国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胡锦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提出共建和谐世界,实现从和谐社会向和谐世界的伟大跃迁,不仅表征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而且也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下的形态发展。“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不是抽象的空洞,而是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发展的现实要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和谐世界’’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虽然未专门对“和谐世界"进行过理论论述,但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和“和谐世界”的实现具有同质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轨迹及其趋向的专门论述,世界历史在马克思的眼中是指“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①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普遍交往的扩大。自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以来,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固资产阶级用残暴的侵略与掠夺将世界其他民族与地区统治在自己的铁蹄之下,资产阶级的侵略一方面造成了落后地区和民族的苦难;另一方面,其侵略的行径客观上将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技成果与文明带去了落后的民族和地区,促进了世界民族与地区之间的交往和融合,也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带来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④资产阶级作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首创推进者,不论其行径的合法性与否,其作为世界历史形成的推进者的功绩是不可湮没的,但是这样形成的世界历史是在资本疯狂的榨取劳动人民血汗、资产阶级剥削压迫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H{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43 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无产阶级、帝国列强欺压侵略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进程中实现的。而这样形成的世界历史,绝不是世界各民族地区人民和睦共处的和谐历史,这样形成的世界,是无产阶级带着镣铐和压迫的苦难牢房,绝不是资产阶级吹嘘中的“理想天堂”,由资产阶级为主导力量拓展的世界历史绝不可能出现“和谐世界"。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规律,认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①。马克思预言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认为资本主义虽然开g'JY世界历史,但是世界历史的发展最终不属于资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力量。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纪元,从此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资产阶级一样成为世界历史开拓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而无产阶级开拓世界历史的进程是沿着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消除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发展为根本内容的,这样的社会主义在内部是构建和谐发展的良性统一体,在外部是展现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友好世界成员形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和谐世界"只有在无产阶级主导拓展下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才能实现。世界历史的形成包含着两个进程,一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野蛮推进;一是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导力量的和平共处、团结合作的友好推进。在当前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都以经济全球化为纽带紧密连结在一起,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而作为社会主义力量在东方的代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国内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不失时机向全世界人民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倡议,这既是目前世界各国全面发展进步的现实要求,又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下发展的崭新形态。3.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和谐世界一理念的实践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作为现代中国大力推进的伟大事业,其顺利的推进和实现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胜利及未来社会主义和谐世界的构建,都将产生重大的理论影响和价值意义,而其本身即是对和谐世界理念在当代的实践创新。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次将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付诸科学的实施。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必然要以构建和谐的社会为基础,没有整个社会子系统的和谐,整个世界的和谐就无从谈起。虽然中西方哲人都曾为“和谐社会”的实现而努力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甚至某些热衷者(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曾为此积极的付诸实践。但是归根结底,由于这些哲人和思想家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上存在的缺陷,未能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去认识思考人类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44 第3章构建}}会主义和}皆社会是对{P会t义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故而其所做的努力,纵然值得赞许,但结局却都是以失败收场。马克思将思考人类世界的视角转移到实践上面,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思考评价解读人类生存其中的现实的世界,实践是主体人的生成方式和发展方式,实践是生成人类生存其中的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的根本途径,实践将主体人与其他客体连结起来并造成其之间的对立,并在实践的进程中实现主客体之间对立的消解与新的对立的出现。故此,马克思找到了揭开人类世界之谜的最终钥匙,并科学的预见到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消灭了阶级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世界,主体人将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以马克思的实践和谐观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推进到时代的前沿,这是在全世界首次科学地将构建和谐社会付诸实施,它不同于以前中西方哲人们曾经梦想的“空中楼阁”似的和谐社会,它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的科学指导,稳步可靠的去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它标志着在全世界首次将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付诸科学实施,首次在社会这个世界系统的子系统中被科学地推进。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谐世界的构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业,即使马克思恩格斯也未对其科学详细的规划,当前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预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谐观为指导,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一步一步的推进和实施的。可以这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样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这里面没有规划好的路子可以让我们去走,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和谐观指导下,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去摸索着前进。因此,按照马克思实践和谐观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走过的道路,所摸索出来的科学规律,都将对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比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倡导的三维一体多维度共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要求我们要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构建出和谐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转,不可偏废其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国家与地区之间经济政治问题的和谐,也要重视国家地区间人与资源环境的和谐、文化传播的和谐、文明交流的和谐等等,只有这样,和谐世界的构建才能按照科学的轨迹去实施和推进,全世界人民才能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走向马克思曾经预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典型的模板范式,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推向前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构建未来的和谐世界45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所作出的阶段性努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的成功构建,无疑将对未来和谐世界的构建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效应。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全民参与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成为当前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的一道亮丽风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无疑将为和谐世界未来的实现和推进提供一个典型的模板范式,中国社会作为世界大系统的子系统,其内部的实现的和谐必将对世界大系统其他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产生影响和连锁反应,并且为其他子系统内部的和谐提供一种借鉴模式,故而为人类世界这一大系统内人类社会、人化自然、人类自身之间的和谐提供前提条件,从而最终实现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建设一个世界人民共享,环境美好,资源丰富、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际关系和睦的良好人类世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了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美好蓝图的构想,并且指出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的普遍化,未来构建的和谐世界的形成,必然是建立在马克思曾经指出的世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世界人民交往的普遍性这一前提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前提下,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社会、人本身的交往关系在普遍性推广前提下的科学性发展,从而实现各尽所能、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关于未来“和谐世界”思想,而且将其在现时代下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推向前进。 结语f降持从实践理解构建}P会卞义和i弁计会坚持从实践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奋进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勾勒了蓝图,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以前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根本特质——科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是我们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的关键所在。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未来和谐社会构建的宏观描绘进行符合文本内涵的时代解读,梳理出马克思科学的实践和谐观思想,并以其为指导来研究当前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所要坚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能从实践双重对象化的角度出发来把握主体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就能从我们现实的实践活动出来来理解、思考、评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从主客体之间对立的视角中看到其因实践而连结起来的统一,即在危机面前能够看到机遇,又能在主客体之间相互统一的视角中看到因实践而造成的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即在稳定面前能够看到隐藏的危机。从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就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到科学现实的基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和谐镜头进行了描绘,而在当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规定下的实践和谐观指导下,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对于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规划,结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具体实际,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运行状态和谐出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运行的稳定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从而为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的社会形态和谐的高级的和谐社会而努力。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一定能取得伟大胜利;相信在全世界人民的协作与奋斗下,和谐世界的梦想亦会在实践的进程中向我们走来147 参考文献曼曼曼曼i._llii11.i!i.ii!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专著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卜4卷.人民出版社.197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岫.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1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1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书信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15]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商务印二肾馆,1960.[16](波)维尔布兰.斯大林主义之后[A].未来的社会主义[C].中央编译出版社.[17](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李松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0]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1]刘怀玉等.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_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沉思[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2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23]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4]倪志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25]倪志安等.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26]严书翰.科学社会主义三十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7]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6.[28]李娟芬.马克思的幽灵和现实——运用当代阐释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解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9]黄达强,石永义.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1987.[30]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论社会主义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徐民华等.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人民出版社,2003.[32]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社会主义思想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4.49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萧贵毓等,社会主义思想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朱光,金恩泽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M].黑龙江出版社,1987.方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M].人民出版社,2006.陈跃,张国镛等.科学丰+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俞可平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重庆出版社,2007.贾华强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杭晓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邓伟志.和谐社会笔记[M].上海三联书店,2005.陈成文等.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一一个政策分析的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论文类:[1]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2]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3]高祖林.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4]邓伟志.和谐社会浅说[J].上海大学学报,2005,(3).[5]向春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论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8).[6]金维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交流,2004,(11).[3]朱两周.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求实,2005,(5).[4]李强.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J].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1).[5]何增科.廉沾政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6]彭庆军.论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J].东南学术,2005,(2).[7]牛得青.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新解[J].求索,2004,(3).[8]李爱萍.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科学发展观[J].求实,2005(1).[9]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10]倪志安.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及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J].探索,2009(2).[11]倪志安.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新论[J].探索,2009(4).[12]方世南.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价值[J].学习论坛,2006(4).t[13]贺善侃.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J].湖南师范人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4]杨俊一.和谐社会:当代唯物史观的本体论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人大复印资料),2006(2).[15]于桂芝.安启念.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启蒙[J].三江论坛·宁波经济2007(10).[16]何萍.论构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J].学术月刊,2006(9).现铂朝印刀踟叩们¨幻∞口口陷眵陷口心阻l!. 参考文献[17]陈和钦.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诉求[J].南昌大学学报,2007(3).[18]卢汉龙.构建和谐社会: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J].毛泽尔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9]李凯林.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四个50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2).[20]叶卫平.评西方“马克思学”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观点[J].教学与研究,1995(5).[21]安增军.罗郁聪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J].东南学术,2001(6).[22]李卫红.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空想论[J].石油大学学报2002(3).[23]罗芸.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E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4).[25]冯维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3).’[26]孙运福.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反思[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5).[27]陈仕龙.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一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2005(4).[28]李崇富.论科学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J].江两社会科学,2007(5).’[29]金枫.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而作[J].苏州大学学报,2008(4).[30]于金富,曲瑞琴.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现代模式[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2).[31]张菊松.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思想[J].学习与实践,1994(12).[32]聂运麟.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J].社会主义研究,1995(6).[33]任吉刚,滕向红.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J].山东师大学报2000(4).[34]杨菲蓉,郭文亮.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2004(5).[35]赵明义.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第二种设想的思想流变[J].山东大学学报2005(2).[36]董四代,杨静娴.现代性·乌托邦·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J].河南大学学报2007(6).51 致谢II致谢提笔结尾,结尾的不仅仅是一篇毕业论文,亦将为我三年短暂却幸福的研究生生涯划上一个带有美丽弧度的句号。此时此刻,心头涌起一股离别的酸楚,岁月永远不肯施舍它的长度,三年光阴,却似转念之间。三年之前,懵懂鲁莽的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跋山涉水数千公里,来到了这个高楼耸立、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重庆,来到了享誉西南的著名学府——西南大学,开启了我人生新的一页——研究生。三年的时间,我结识了知识渊博、宽以待人、德高望重的导师,认识了热情豪爽、亲切善良的同学,结交了相见如故、坦诚相待的朋友,在这即将离别之际,仅借论文完成之际对曾经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同学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祝福。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倪志安教授,导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领路人,更是人生前行的导航者。导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风成为我终生学习的榜样,而其宽以待人、德高望重的师德形象更成为我以后做人做事所敬仰的模范。感谢导师三年来悉心的培育和呵护,才让我这个曾经鲁莽懵懂的楞小伙成为一个同渐成熟的年轻人。还要真诚感谢读书期间其他的授课老师:冯颜利老师、刘荣军老师、胡刘老师等等,感谢所有老师在学业上的悉心指导,祝福所有老师学术长青。其次要感谢我的父母。作为家里的独子,父母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甚至可以说,我的一切亦成为了父母的生命,感谢父母二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感谢他们含辛茹苦的劳作来供养我读书成长。二十几年,我没为他们买过一件礼物,而他们无怨无悔,永远都是微笑着接受我的一切。在我即将毕业之际,我要真诚地告诉父母,儿子已经长大,我将用我的一生好好的去孝顺你们,让你们安享晚年,祝愿父母永远健康,平平安安。再次要感谢我的室友和朋友。来到西南大学,我有幸能认识到室友和身边的朋友,室友的热情和帮助,让我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正是他们的鼓励,让我低落和失望的时候能够鼓起勇气继续前行。感谢三年来陪伴在我左右的朋友,是你们的豪情和仗义,让我知道了“海内存知己”的真谛。有如此室友和朋友,是我读书期间一笔难以衡量的宝贵财富,在我即将毕业之际,希望对我的室友和朋友道一声珍重,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前途,人生奋进的路上,我永远与你们同行。纸短情深,心语无声,在美丽的西南大学的橘园,在这个宁静的深夜,当我敲击键盘将内心的祝福之语化作那一个个落在纸上的美妙字符的时候,希冀人生的记忆之库能将这三年的美好回忆永远留在我左边心房的最深处。赵杨坤2011年4月于西南大学橘园十三舍53 行:饺期问发表论文情况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发表在《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2.《从实践角度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发表在《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