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87166
大小:61.7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8
《新中国民间外交思想发展和其渊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中国民间外交思想发展和其渊源【摘要】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新中国民间外交以民促官经济和谐思想渊源在我国,外交活动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政府外交,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民间外交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外交形式与途径。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非常重视民间外
2、交,并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紧扣世界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各具特色的民间外交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世界格局的影响,我国想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活动空间非常小,民间外交配合政府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了“人民外交”这种全新的外交形式,主要方针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人民外交战略思想的精髓就是“着眼于人民”,“寄希望于人民”,团结世界人民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反帝国主义侵略阵线,为真正和平、平等的国际环
3、境创建而努力。依靠世界人民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促进国家关系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到政府的立场,更要争取人民的支持。周恩来在1952年4月30日所作的《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讲话中阐述到:“外交是国家和国家间的关系,还是人民和人民间的关系?外交工作是以国家为对象,还是以人民为对象?我们要团结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兄弟国家的人民,就是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争取。但就外交工作来说,则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外交是
4、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的,但落脚点还是在影响和争取人民,这是辩证的。这一点要搞清楚。”①在多次实际的外交活动中,周恩来不止一次指出,我国的外交活动并不局限于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也有进行外交活动的权利与地位。'‘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不能单靠职业外交家来进行,更多地应该依赖两国人民直接地来进行。”②正是因为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在同一个对外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可能不同,毛泽东、周恩来两人同时认为,国际中两国的外交活动并不一定先要由政府开始,而可以由两国的人民群众建立外交关系来推动两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发
5、展。在这种外交思想下,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展了全方位的“以民促官”外交活动。中日邦交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就是以民间外交为主导,通过两国有识之士长时期的友好交往和不懈努力,“以民促官”,最终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典型案例。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在促成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并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指导下,我国积极地与众多西欧国家、阿拉伯国家以及拉美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在民间往来的基础上逐步同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环境的改
6、善,有人认为民间外交已完成使命,可有可无了,今后外交工作的重点应是大力发展国家间的正式外交关系。为此,周恩来及时提出了“官民并举”的方针,并指出开展官方外交可以为民间外交提供更为有利的方便条件,同样,民间外交活动的力度不减,可以继续发挥其在国家友谊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深政府外加合作深度。要和老朋友继续保持亲密的关系,同时采取新的措施与途径,去结交新的朋友。对于已建交的国家,要“通过上层的关系来接近人民群众”③,他鼓励那些长期以来为日中友好做出贡献的日本老朋友为巩固和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继续努力。周恩来曾
7、指出,民间的外交活动内容与形式要多种多样,应涵盖整个人民群众体系。④他常说:“兵对兵,将对将。”各行各业要通畅,同行同业有共同语言,交换意见是很有益处的,所以工农青妇和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都要重视对外工作。这实际上提出了开展“大外交“总体外交”的思想。毛泽东、周恩来经常会见来自亚非拉各国的民间友人,还多次出席我国民间对外友好团体举办的盛大群众集会,发表了一系列在亚非拉人民中产生深远影响的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声明,如《反对美国一吴庭艳集团侵略和屠杀越南南方人民的声明》、《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的声明》等,
8、对增进中国和第三世界人民之间的理解信任、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1978年之后多次指出,中国的首要任务和最大的政治是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当然包括外交工作)都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此,中国外交开始由“经济为外交服务”到“外交为经济服务”的转变。邓小平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他在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