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窄谱uvb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窄谱UVB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谢龙会(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贵州遵义563000)【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136-01慢性湿疹是由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导致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性反应,该病常反复发作,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及不同程度的苔蘇样变。我科于2010年4月以来,采用窄谱UVB加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湿疹39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6例患者均为木科门诊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①病程2个月以上
2、;②皮损呈多发性、弥漫性、对称分布,急性期有渗出,慢性者有浸润肥厚;③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其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65岁;病程6月〜15年,平均病程4年。纳入标准:无心肝肾等内置疾病;无糖尿病史;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1个月内未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非舗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此次治疗前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光疗及光化学疗法,无光敏史。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及数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德国WaldMann公司的U
3、V100L紫外线光疗仪(波长3口〜315nM)照射,照射时患处距离辐射中心约20cMo初始计量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2]确定,一般初始计量为最小红斑计量(MED)的70%,没有做MED测量的患者,为0.3〜0.5J/CM2,以后每次照射计量在前次照射后无红斑前提下,按20%〜30%的增幅增加,累计最大计量为2.5J/CM2,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视病情而定,可连续2〜3个疗程。每次照射时患者与操作人员均需戴紫外线防护镜,并对生殖器部位遮盖保护。若岀现疼痛性红斑则暂停照射,外用15%的氧化锌软膏或糖皮质激素霜剂。红斑消退后恢复照射,照射
4、剂量较前减少50%,同吋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疗程2个月。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药物同治疗组,疗程2个月。1.3疗效判断标准[3]慢性湿疹按0〜4分5级评分标准评估皮肤症状和体征,评分项目包括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包括浸润、肥厚、苔蘇化、抓痕、结痂)瘙痒和影响唾眠程度。根据治疗前后临床改善程度,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二(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枳分×100%o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疗效指数20%〜59%,无效为疗效指数<2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1.4统计学处理
5、有效率采用X2检验1•结果2.1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二6.848,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2不良反应光疗过程中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瘙痒、干燥等刺激症状,给予氧化锌软膏外涂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有2例出现轻度的红斑反应,下次光疗吋红斑消失,也未影响治疗。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2•讨论慢性湿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炎症性皮肤病。所谓内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体质,内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内脏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
6、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的病情;而外在因素如海鲜、辛辣食品、酒、花粉、尘嫡、寒冷天气、化学物品、洗涤剂等是湿疹最常见的诱因。因此,这也使得慢性湿疹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叉在一起而反复发作。紫外线除了能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外,增强对外来损害的抵抗力,防止外源性物质的侵入;还可抑制真皮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局部组织渗岀,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和愈合。同时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UVB可使TH1活性降低及CD4细胞数量减少,从而抑制T细胞产生;UVB照射皮损后可导致T
7、细胞凋亡,使皮损中浸润T细胞减少[4]。同吋使朗格汉斯细胞抗原提呈和活化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最终抑制了TH1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及接触性超敏反应等细胞免疫应答的反应[5]。与普通UVB相比,波长左右的NB-UVB穿透力较强,不易灼伤皮肤,同WNB-UVB不易引起红斑反应,本研究仅有2例在治疗中出现轻度的红斑反应。两组治疗结果表明,联合窄谱UVB治疗慢性湿疹优于单用药者,且安全有效。参考文献[1]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401-402.[2]廖康煌,阎春林,王漪旧光反应性皮肤型的测定及其意
8、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5):287-289.[3]颜艳,鞠梅,于建斌等•复方复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2):116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