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

ID:32934168

大小:81.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_第1页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_第2页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_第3页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_第4页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_第5页
资源描述:

《级高一语文下期期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2015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审题:罗晓晖黄明勇请用2B铅笔将1—11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携手/隽永勒令/勒索肄业/肆无忌惮B.蜿蜒/宛然复辟/开辟朗读/书声琅琅C.蹊径/奚落沦丧/丧失贻误/怡然自得D.蜕变/兑现不肖/生肖揩油/白头偕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2、的一组是A.指摘诬蔑各行其是坚忍不拔B.编篡造诣文过饰非以身作则C.纨绔禁锢民生凋敝众口烁金D.砥砺枷索备受压榨终南捷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广大市民。B.期末考试前夕,他丢失了主要学科的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定会影响到他的考试成绩。C.要是有一颗像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抱怨,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D.暴雨驱走了这几天的酷暑,晚自习后,漫步于校园,凉爽的风扑面而来,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是A.“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自从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B.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借助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传播介质,探索出一条政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新路径。C.在消费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了较高增速,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D.目前,成都减灾研究所已建立了覆盖四川、甘肃和云南部分区域的地震预警系统,其覆盖面积仅小于日本地震预警系统。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英国作家雨果在青年时期创作了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这

4、是一部叙说人的“命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7/7B.《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小说的主要线索是爱情和婚姻纠葛,表现了青春和美好感情如何受到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年轻一代的叛逆和反抗。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D.《楚辞》中的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苏轼的意义李泽厚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

5、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

6、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

7、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③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才是最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

8、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