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88292
大小:56.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浅议西峰民间手工编结技艺类型与主要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西峰民间手工编结技艺类型与主要特摘要:手工编结技艺在西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西峰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流传至今。手工编结技艺在西峰的应用层面很广,跨越千年历史,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基础中茁壮成长,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些都是庆阳民俗文化的元素体现。关键词:编结技艺;类型;主要特征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69-01甘肃省庆阳市的西峰区是周王朝创业的发祥地,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围绕农耕活动所产生的手工编结技艺为农业生产注入了丰
2、富的文化内容。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经•豳风•七月》中,多处提到了编结器物的使用,“女执懿筐”之“筐”即属早期的编结物;“八月崔苇”记述的便是生长在董志嫄上的苇子,至今仍属编结的原材料。可见,民间手工编结技艺的发源不会晚于周代。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农民在生产与生活的需求中发挥才智,就地取材,将五谷的秸秆、天然生长的柳条、桑条,地下盘桓的芦藤都当作编结的材料,做成农事工具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西峰民间手工编结技艺的主要类型1•草编:一般指用马兰叶、冰草或黄花菜的叶子等进行编制柔软性的物品,如草鞋和小篮子。编制有三道工
3、序:选料。要生长旺盛期已过的马兰叶或冰草,叶子欲败黄但并未完全黄,选择其中柔长均匀的作材料。炮制。将草叶晾晒干燥但尚柔软时,按宽窄长短分别结成小束,以备使用。编制。分经和纬,结成不同花纹进行编织。2•苇编:品类有平面的炕席、立体的粮囤、锅笼等日用品。编制有三道工序:破蔑儿,用幾刀将苇子破成蔑儿。碾蔑儿,用石碾子或礎子将破开的蔑儿碾扁,压挤到柔软的程度。编制,按经纬编成各种花纹的用品。3•秸秆编:一般用麦秸秆和高粱秆编制的物品。品类有生活用品草帽、锅笼、坐墩、缸墩等混合编,另有灯笼、蚂蚱笼鸟笼等纯料编。编制有四道
4、工序:选料,选择成熟后的麦子和高粱,削掉穗子,将其梢节晒干贮藏备用。炮制;用前将秸秆以温水浸泡,泯至质软时稍晾,如掐编草帽辫用麦秆,扎鸟笼用的是高粱秆等。配料,指的是混合编,如扎锅笼中既用麦秆进行连接,又得用碾柔的高粱杆作“蔑儿”打结。4•树条编:树条编指的是用较柔韧的树枝梢条作原材料,如用柳树、榆树、苹果树枝条进行的编制。制品有运物的筐,盛物的篮子、装粮食的梢囤、牲口驮运东西的驮筐等农业器具。编制工序是:采枝条,在树木的生长旺盛期进行采集,根据不同器具的编制需要采集不同的材料备用。压条,将采集来的枝条用干土埋
5、压一段时间,使其变质,即发酵脱皮或变得柔韧而不易折断。编制,选用粗枝条作经,细枝条作纬进行编织,地方语称为"打笼”。5•藤编:指用藤条作原材料编织各类用具的技艺。品类有簸箕、油篓、小背篓、篮子、椅子等民用器具,最普遍的是农业生活用具簸箕。编结簸箕除藤条外,还用牛皮合成的经绳或麻绳穿连。一般将藤条从地下挖出来后,要经日光晒干备用,用之前又要将藤条浸湿用灰土渗派至柔软不发生脆折为宜,然后用来编结成各种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具。编结的技艺一般都因用具材料、用途的不同而由编结者施展技艺,打结的花纹也因材料和用途的不同而进行变
6、换,秉承着仰韶文化的遗风,纹样有横斜纹、水波纹等等。二、西峰民间手工编结技艺的主要特征1•实用性特征。编结的物品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实用。筐、背篓、篮子是农业生产中运肥、运粮食以及采集时的必需农具。簸箕、筛子、锅笼、囤子、簸篮、草帽等都是农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必用物。可见我区的民间手工编结技艺有很强的实用性。2•普遍性特征。由于实用性强,编结技艺有着普遍性的传承特征。如“打笼”,大部分农家人会在春秋两季砍斫些树条,用来编结农业生产用具。再比如编结草帽,农家人在夏收季节留些麦秸杆,农闲时男女老少就学着“掐草帽辫”,
7、再缝制成草帽。3•原材料多样、取材便捷。西峰区是古老农耕文化的发源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蕴藉和生长着众多的编结所需的原生植物。如树木枝条、植物秸秆、地下芦藤根蔓都属编结的原生材料,种类丰富多样,无需投资,只要投入劳动、发挥技艺特长即可生产出多种器具和工艺品。4•艺术性特征。手工编结技艺是群众个性化的艺术表现。编结中不同材料与不同技法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即讲究实用,又讲求美观,在造型的设计和编结的花样上有着很强的艺术性特征。编结已经成为农耕文化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手工技艺之一,在漫长的农耕文化生活中,这种民间
8、手工技艺支撑着世世代代人的平常生活。编结的多类型为农业文明不断注入了文化艺术内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参考文献:[1]许星.编结艺术.浙江人民出版,2000年版.[2]曹海梅•中国结编结宝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