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护理论着马翠花472000河南三门峡市中医院妇产科doi:10.3969/j.issn.l007—614x.201114.269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还可通过梅毒孕妇在妊娠4个月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以及产道,接吻,哺乳,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山,食具,或经I矢疗器械和输血传染.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针刺伤等也可受到传染.现将我院2007〜2010年收治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针对其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牛儿监护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20
2、07〜2010年对住院2953例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RPR)检查,均未终止妊娠,共筛查出RPR阳性孕妇7例,住院占总分娩人数的0.23%.方法:对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护理心理护理:①一般心理护理:患者得知患了性病,表现为自卑,羞耻感,其至焦虑,抑郁,心情烦躁,悲观绝望•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一方面对治疗抱着高度的希望,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中,因此心理护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
3、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尊重孕妇的人格,做好保密工作•主动与患者交流,加倍对她心理,牛活上的呵护,从而消除其紧张,悲观情绪,使患者止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保护患者隐私权:为其保守秘密,对由于丈夫外遇而染上梅毒的孕妇,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让其配偶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过失,知道其危害性,促使夫妇共治•③进行性健康教育:在交流中,通过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来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木病的健康教育,解释梅毒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要坚决
4、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仪可以治愈,也可避免母婴传播.妊娠期护理:在妊娠期或第1次产前检查时,除注意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外,必须做RPR血清学的筛选试验.对RPR阳性者,应进行PPHA确认试验•一般妊娠16周胎盘绒毛膜内层滋养细胞有屏障作用,梅毒螺旋体不能通过,不易受感染.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关键,对孕期进行帘规梅毒筛查就显得特别重要•护上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产前检查时必须认真检查胎儿发育情况,指导孕妇做好自我监护,每天数胎动,早冲,晚各1次
5、.孕32周以后监测台盘功能,孕期禁止性生活,以免发牛新感染一旦发现胎儿发育有异常,应考虑终止妊娠.治疗措施:孕妇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卡星青霉素G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次/周,连续2〜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H肌内注射,连续10〜15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砲曲松钠1H静滴,连续10一14天或口服红霉素等药物治疗.分娩期护理:患者入院安排在隔离产房分娩,由助产士专人观察产程.并在住院一览卡与床头卡上标红色三角形隔离标志,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接产人员戴双层手套助娩接生.病原体可通
6、过阴道传给胎儿,尽量选择剖宫产或适当尽早行会阴侧切,减少头皮与阴道的磨损,防止由产道引起的母婴传播•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清除其皮肤黏膜,鼻腔,口腔等处的羊水及血迹,用温水清洗全身;新生儿以配方奶喂养,以防经血,母乳传播.产后返回隔离产房,做好产后护理,使用一次性用品,接触新生儿的用品,使用后焚烧,产床,辐射台,用过的听诊器,皮垫,胎心监护仪束带,血压计袖带,床单位及接牛用的器械用高效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授泡后再清洗消毒灭菌,首先护理人员严格按《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处理产妇的体液,器具等.为防止医
7、院感染的发牛,医疗废物应严格管理,根据种类实施不同的收集处理办法,防止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发生.新生儿监护与隔离:严密观察新生儿全身皮肤情况,观察生命体征,体重,尿量,胎粪,睡眠时间及精神状况•采血进行RPR筛查监测及确诊检测.阳性者实274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14期(第13卷总第275期施早期,足量,规范治疗•为预防交叉感染,新生儿体检与治疗安排在最后进行,并戴手套.m院指导:向产妇及家属进行性教育宣传,讲解早发现,早止规治疗的重要性.预防新生儿感冒,加强喂养•产妇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
8、强体质,并做好随访工作•对新牛儿建立保健手册,连续随访2〜3年.嘱产妇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半年复查1次,第3年1年复查1次,直至血清学阴性后维持3个月讨论梅毒是由苍口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性疾病,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妊娠合并梅毒严重危害产妇的健康•近年来,妊娠期梅毒的发牛呈上升趋势.人是梅毒螺旋体的惟一传染源.梅毒螺旋体通过性交,黏膜擦伤处传播占95%,少数经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