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

ID:32648758

大小:71.2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4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_第1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_第2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_第3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_第4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应用和展望摘要:从小鞄子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理化诱变、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技术方面综述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萝卜;遗传育种萝卜(RaphanussativusL.)为十字花科萝卜属一年或二年生雄雌同花的异花授粉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萝卜杂种优势十分明显,目前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制种。现代萝卜育种所要改良的目标性状也在不断的变化,除了对丰产、优质、抗病的要求越来越具体以外,又提出一些新的目标,如耐热、耐抽薑、早熟、晚熟、品质优、口感佳。常规育种

2、方法在生产上应用广泛,技术容易掌握,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力,但也往往具有局限性,如育种年限长。现代生物技术是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给动植物品种改良带来了一场革命。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小胞子培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诱变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大大加快了蔬菜遗传改良的步伐,把育种技术从宏观水平提高到微观水平。现对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萝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加以综述,并对萝卜育种中还未涉及到的技术加以展望,以期为萝卜遗传育种及资源创新提供新的思路。1小胞子培养技术与萝卜遗传育种

3、1.1小砲子培养技术小砲子是指未成熟的单核花粉细胞。小胞子培养技术是将小胞子从花药中分离出来,以单个小胞子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促进其细胞分裂和单倍体胚,进而诱导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实践证明,经小胞子培养得到的双单倍体或DH系株系间的性状变异幅度大,超亲现象和出现特殊优良性状的频率显著高于常规育种,株系内性状整齐,世代间稳定性强。通过小鞄子培养出来的自交系具有高度的纯合性,以此配制的杂交组合往往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另外小鞄子培养所得的胚状体可以作为理想的转基因受体,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外源基因导入。1.2萝卜小砲子培养萝卜小

4、砲子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Liehterll]首次报道了萝卜游离小砲子培养成功诱导出胚状体。Takahata等[2]对11份萝卜材料进行了培养,其中有6份获得了胚状体,部分获得了再生植株。张丽[3]以20个不同类型的萝卜品种为材料,应用大量元素减半的1/2NLN液体培养基进行小胞子培养,其中1份材料获了胚状体。付传翠等[4]认为萝卜中普遍存在基因型偏性问题,在预处理过程中保存较高活力是小胞子诱导成功的关键。陈文辉等[5]对30份夏秋萝卜进行培养,有4份秋萝卜材料获得胚状体,认为基因型与诱导率有很大的相关性,低温预处理花

5、蕾可以显著提高出胚率,33£高温热激处理48h是改变小鞄子发育途径的重要条件。周志国等[6]以萝卜游离小砲子再生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观察、根尖染色体鉴定、流式细胞测定等方法进行了倍性检测。结果表明,由游离小胞子培养获得的植株中同时含有单倍体、双单倍体和多倍体,来源不同的小胞子培养获得的植株倍性比例不同,不同倍性植株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熊秋芳[7]在1/2NLN-12培养基中,游离小鞄子培养20〜25d后,20个基因型中有8个获得了胚状体,占供试材料的40%。对千禧二号萝卜双单倍体植株进行亲和指数的测定,结果显示双单倍

6、体植株蕾期亲和指数均大于5,花期亲和指数均小于0.3,符合自交不亲和系的标准,可以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与萝卜遗传育种1.1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原生质体融合,亦称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超性杂交或超性融合,是指不同种类的原生质体不经过有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融合创造杂种的过程。原生质体融合可避免受精作用中的种的特异性配子识别反应,有可能打破远缘杂交中的有性不亲和界限。原生质体技术还可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细胞突变体的筛选、细胞器移植和外源DNA的导入等方面。自从1960年Cocking首次用纤维素酶制备番茄根原生质

7、体获得成功后,迄今已有46个科160多个属360多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问世,80多种科间、属间、种间或品种间细胞融合获得胞质种。近年来,人们将原生质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育种工作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获得了甘蓝和白菜、番茄、油菜、萝卜等体细胞杂交植株[8]。2.2萝卜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异源原生质体,在诱导剂的诱发下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再经过细胞壁再生形成杂种细胞的过程。雷开荣等[9]以甘蓝生产种为受体,以高抗黑腐病、软腐病及根肿病的萝卜野生材料为供体,在原生质体融合前,用酶或酶

8、+紫外线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单因素或双因素复合处理,以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供体亲本进行双因素复合处理,实现了原生质体非对称性融合并获得再生植株。孙振久[10]先后探讨了不同电融合条件、融合液、原生质体密度及不同品种对甘蓝和萝卜原生质体融合及细胞分裂的影响,为萝卜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