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

ID:32637559

大小:56.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_第1页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_第2页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_第3页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_第4页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治理方案摘要:吕梁机场建设不仅要开谷平沟、进行高填方地基处理,而且要考虑机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以确保机场的长期安全运营。基于吕梁机场消防水池南侧滑坡(简称南滑坡)整体处在蠕变和微滑状态,结合野外勘探以及室内试验,本文分析归纳了滑坡具体特征、成因机制,并对滑坡稳定性及发展趋势作出了评价,提出滑坡治理方案意见。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滑坡;高填方;评价1工程概况1.1、地形、地貌吕梁机场位于大武镇木格塔❷村附近的黄土梁上,属湿陷性黄土髙填方机场,跑道长2600m,宽45m,场区地处吕梁山麓、四周群山环绕、沟壑

2、纵横,黄土梁昴连绵起伏。1.2、地层岩性1.3、区域地质构造吕梁机场地位于离石向斜北部倾伏端北侧,离石向斜属于黄河东岸经向构造体系,与枣林复背斜平行展布。延伸长度20km,吕梁市区一带轴线向东凸起,北部呈NW向,南部呈SW向,总趋势为SN向。向斜西翼岩层倾角15〜35°,东翼倾角10〜15°,为一轴面西倾的歪斜向斜。2吕梁民用机场滑坡特征2.1、平面特征南滑坡根据滑面位置可划分为深、浅两层滑坡。浅层滑坡后缘位于消防水池沿方位角241°向前51.8m处,后缘高程1148m;浅层滑坡前缘位于机场连接线施工削坡处,前缘高程1110m,

3、主滑体长141.9m,平均宽110m,地表面积15609m2,平均坡度16°o深层滑坡后缘位于消防水池沿方位角241°向前106.2m处,后缘高程1147.5m;深层滑坡前缘位于鼎盛铝矶土矿厂区后院东侧山脚下,前缘高程1047m,主滑体长297.4m,平均宽100m,地表面积29740m2,平均坡度26°o2.2、断面特征一一形状、深度、滑面等该滑坡深浅两级的滑动面均位于离石黄土层,属黄土滑坡。浅层滑坡平均厚度14m,主滑动面的最大埋深为19m;深层滑坡平均厚度27m,深层滑坡主滑面最大埋深为4加(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在此高程以

4、下地层中不存在更深的滑动面。结合滑坡周界特点及滑体平均厚度,计算得滑坡总体积约为1021506m3o2.3、主要滑块特征2.3.1•浅层滑坡该级滑坡整体呈簸箕型,主滑方向241°,滑体长141.9m,平均宽110m,平均厚度14m,面积15609m2,体积218526m3,滑坡后壁为一系列张裂缝,裂缝错落5〜15cm,宽5〜20cm,滑体前缘为坡度近16°的天然边坡,坡体上发育有1个天然陡坎和4个人工削坡形成的陡坎,其中天然陡坎为深层滑坡的后壁,浅层滑坡的剪出口位于机场连接线沿61°方位角第二级人共削坡的坡面上。2.3.2.深层

5、滑坡该级滑坡滑体长297.4m,主滑方向241°面积约29.7X103m2,体积为8.0X105m3o滑坡后壁为古滑坡先期滑动形成,高4m,产状241。5滑坡治理方案建议1、在老滑坡坡脚两条沟及正前部反压一定厚度的土体,增强抗滑段。2、对新滑坡进行稳定坡率削坡。3、在滑坡后壁以外5〜10m设置地表排水沟,在滑坡体上进行坡面防护。4、在老滑坡前部两条沟谷进行反压填方时,首先应设置支撑盲沟。6结论吕梁民用机场南端消防水池南侧滑坡是该机场建设期间发现的一处中型黄土滑坡,是机场建设以及建成后安全运营的一大隐患。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主要结论

6、如下:1、该滑属大型黄土滑坡,滑坡整体在地表水灌入侵润土体的作用下滑带土强度降低,有可能诱发滑坡的整体滑动而形成灾害。2、该滑坡有着明显的分级特征,主要包括浅层和深层两级滑坡。浅层滑坡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深层滑坡由于前部有较大的抗滑段,稳定性变化不大;同时进行了滑坡推力计算,可作为下一步工程设计的依据。3、该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因一一地层岩性(软弱岩土)及地形地貌(坡体前方较陡的坡度和较高的临空面);外因一一地震、降雨、强夯等机械振动以及机场开挖弃土堆载。4、尽管南滑坡规模较大、影响严重、治理困难,但是只要充分了解掌握滑坡的

7、基本特征和复活诱因,滑坡治理是可行的。参考文献(references):[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s].北京:中华技术出版社,1992.(TheProfessionalStandardsCompilationGroupOfPeopel?sRepublicOfChina.TechnicalCodeForBuildingFoundation(JGJ79—91)[s]・Beijing:ChinaPlanningPress,1992.(inChinese))[2]陈开圣,彭小平•关中地

8、区黄土的湿陷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1):37—40(Chenkaisheng,Pengxiaoping・StudyOnLosses'sCollapsibilityInTheGuanzhongArea[J]・HydrogeologyEng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