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72658
大小:92.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2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2.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5.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资源1.70首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2.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预习设计1.拼
2、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4.通过阅读《一课一练》中的资料卡和其他途径了解李白的有关资料。5.搜集几个有关李白的小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阅读《新》上的助读。6.背背《古诗70首》中李白写的古诗。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6分钟)《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故事:《铁棒磨成针》。齐背《望
3、庐山瀑布》。第二板块:理解古诗。(28分钟)1.自主学习。(5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2.关于李白你知道什么?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李白的小故事?3.刚才有同学背到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第二板块:理解古诗。1.过渡:既然这首诗我们都已经能背诵了,那么,这节课我们该学些什么呢?2.任务驱动。【学习单一】2.展示。(8分钟)(1)在展台上展示划分并朗读。(2)读好课题,理解“望:远看。”(3)学习有节奏地朗读。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4、/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前两行:(1)日照香炉生紫烟,①讲意思。②图文结合品读“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2)遥看瀑布挂前川。①讲意思。②找出用得最妙的字。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3)有感情地朗读前两行。B后两行:①讲两行的意思。②理解“三千尺”、“九天”的意思。(表示很高。)(天的最高处)①放慢速度,像小诗人那样诵读这首诗。②再读一遍,在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③学习时间:5分钟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5.导学。(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2)指导
5、读好课题,相机理解“望:远看。”(3)指导有节奏地朗读。【学习单二】①读读诗句,看看插图,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②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上“?”③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你的问题。④学习时间:6分钟6.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7.巡视、参与学生探究。8.导学。(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2)A前两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①学生讲意思。②品读“生”,图文结合,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③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妙?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3)出示“瀑布图”,指导朗读前两行。B后两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6、银河落九天。①学生讲两行的意思。②老师很想知道,三千尺到底有多高?(表示很高。)那么“九天”呢?(天的最高处)补充:古代人将天分为九层,最高层为九天。③显然,瀑布没有作者所写的那么高,它采用的是什么修辞?(夸张)指导朗读两行诗。④对比理解“疑”,相机教学“疑”的书写。③体会所采用的夸张的修辞。指导朗读两行诗。④对比理解疑:好像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整体朗读。第三板块:感悟中心(6分钟)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再次朗读。第四板块:布置作业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地上霜意思都是好像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9.
7、整体朗读。第三板块:感悟中心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2.再次朗读。第四板块:布置作业☆:1.完成《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中和《望庐山瀑布》相关的内容。2.背诵《望庐山瀑布》,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描述的景象。☆☆:将必背古诗中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题目写在语文书70页。☆☆☆:制作以《赞我祖国好河山》为主题的读书小报。文字为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插图为和古诗相应的景象。作业设计1.见《补充》、《一课一练》等。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古诗。学会生字“绝”、“鹂”、“
8、鹭”,掌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