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68305
大小:47.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爱玛傲慢与偏见春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爱玛》 小说的主人公是爱玛。“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有,还有舒适的家庭和快活的性情,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她似乎都齐备了。她在世上过来将近二十一年,很少有什么事情使她痛苦和烦恼过。因为姐姐嫁了人,她很早就成了家里的女主人。”这是近乎完美的概述,但紧接着作者又以十分公正客观的态度介绍了爱玛的缺点:爱玛处境的真正不利,其实就在于她有权过于任性,而且对自己的估计往往略为偏高一点。接下来的所有故事,围绕着爱玛的平凡生活,既揭示了她的性格特点,又展现了她一步步成长改变的过程。 小说以令爱玛产生淡淡的悲哀的事情开始——与她朝夕相
2、伴十六年的家庭教师泰勒小姐出嫁了。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寂寞之后,爱玛又找到了新的朋友哈丽埃特,开始了一种新的友谊——她要把她从她那些坏朋友那里拉过来,把她带进上层社会;她要关怀她,把她变得更好。从她这种良好的目的里,她的那种高贵感便显而易见了。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爱玛的这种看法,虽说她是为了让哈丽埃特更好,但说哈原来的朋友是坏朋友,这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人的好坏不应该被他的阶级与地位决定,而应该用道德与品性等内在的品质来衡量,就如小说中哈的朋友也是最终的丈夫马丁先生给我的印象就一直很好。 为了实现她的目标,爱玛先是
3、极力撮合哈丽埃特和牧师埃尔顿先生,但最终却失败了,而且败的很惨。过程中爱玛颇有几分自以为是,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却没有发现其实她一开始就错了,而且越错越深。她的好朋友奈特利先生曾几度提醒她批评她,她从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这是她的缺点。当她终于看清楚牧师的真面目之后,她第一次深刻的反思了一场。“第一个错的,而且是错的最严重的,是她。那样积极的为任何两个人撮合,都是愚蠢的错误的。应该是严肃的事情却拿来当儿戏,应该是简单的事却拿来耍花招,真是过于冒险,过于专断了。她非常担心,非常羞愧,决心再也不干这种事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我是很高
4、兴很欣慰的,仿佛我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终于想明白了一个她长期没有看到的道理,她终于有机会更加进步了。 接下来爱玛又期望着哈丽埃特和弗兰克在一起,但这次她不在明确的加以鼓励了,而只是忍不住要给哈丽埃特一些暗示。结果再一次出乎意料,哈丽埃特竟然喜欢了奈特利先生。知道这个结果之后,爱玛感到深深的吃惊与担心,因为她直到这时才发现,原来她是爱着奈特利先生的。小说的结局很圆满,三对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爱玛也一定成熟了不少。 小说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小小的天地,普通的男女。当时的婚姻讲求严格的门当
5、户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最起码人们的思想已经和以前不同了,外部条件逐渐再淡化,内心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更合理的社会等待我们继续努力。《傲慢与偏见》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初中的时候,只看了个开头,书就被同学拿走了。当时就觉得很好看,假期前无意间在图书馆里找到了,绝对毫不犹豫的借回来,看完后仍是回味无穷,虽然说不出很好的理由。 整个故事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富有喜剧色彩的四起姻缘,但好坏有别。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是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夏洛特本是个聪明的女子,只因为家里没有财
6、产,人又长得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姑娘,为了将来能有个归宿,竟然毅然选择了那个满嘴呆板无味的奉承话的柯林斯,无法理解,却又让人觉得很可悲。在当时的社会,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贫富差距这个永远的难题更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关键的影响。女子似乎注定是为将来的丈夫而生的,如果家庭地位不高,她们所能得到的机会就会变得很少。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必要的努力,最后要依靠并不爱慕的人终老一生,不可悲吗?莉迪亚是个轻狂女子,因为贪恋美貌和感情冲动的原因,跟着威科姆私奔,后经达西相救,两人才苟合成亲,但婚后不久即爱淡情驰。这种婚
7、姻是肤浅的,当然结局不难预料。如果说夏洛特的婚姻还值得人悲叹,那莉迪亚的轻狂就是她自作自受了。但多少年过去了,这些不幸的婚姻还是依然存在,时代在进步,人类的痛苦却代代延续。或许去经历这些痛苦或者减轻这些痛苦,是人类永远存在的一个原因。 另外的两起姻缘,却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幸福婚姻。尤其是伊丽莎白,她对达西先生先拒绝后接受,她忍受母亲的白眼,毫不犹豫的拒绝柯林斯的求婚,都说明她明确的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她喜爱的人应该比她高一筹,应该是心地善良耿直的绅士。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并且排除外界的压力努力坚持下去,为自己将来心灵的幸福努力,
8、实在很让人佩服。 男主人公达西先生在陌生人面前不善言谈,加之家庭条件十分优越,难免会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恰恰因为这点,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萌芽了,这也为后来这种偏见被不假思索的加深准备了土壤,并最终导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