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46360
大小:64.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1
《儿童不宜过早识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连几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书,于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
2、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地记住了书的内容。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每级的颜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
3、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semanticmemory),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memory)。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
4、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还是现代的科学家,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文字能力)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语言能力也强。人类认知与反应的回路是“身体—情绪—理智”,我们的脑深受我们身体的影响,这一点在幼儿那里尤为凸现。大自然安排好了人类儿童
5、在学龄前就是用身体去感知和学习的,他们在运动中开发大脑,孩子动说明他脑在动,静止状态则脑也在休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语言文字方面发展良好,最佳方式肯定不是让孩子背诵静止的字,而是让他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戏,鼓励他多运动、多玩耍。我不主张让孩子很小识字,这会破坏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我也不主张让孩子脱离了阅读单纯去识字,这会扰乱他们记忆神经的发育。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而阅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市面上流传着一些“神童”的故事,这些孩子在三五岁,就能认识两三千个字。但是这种“识字”毫无任何意义,一个三岁的孩子,即使能够流畅地阅读报纸,却无法理解这
6、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本事”,除了满足父母炫耀的心理之外,对孩子来说,弊端远远大于利端。眼睛是人体上唯一一个透过它能够看见大脑的器官,也是五官中最最重要的器官。视觉神经必须通过外界刺激才能得到发展,对视觉神经缺乏刺激,会导致其不可逆转的退化。刚出生的小婴儿,如果蒙上两天眼睛,就会终生成为盲人。一切正常的新生儿,需要大概十二年的时间,视力才能发育完全。在这个时期,我们给孩子视力什么样的刺激,也就是说,我们让孩子多看什么,至关重要。我们的视力实际上并非我们习以为常的那样:睁开眼睛就什么都在视野之内,还都清晰聚焦。事实上,我们的视力非常有限,仅仅是光线进入瞳孔的那一点点,不
7、超过巴掌大,其他的,我们自以为看见的,是什么呢?靠我们的记忆和想象来补充!外界传输给视觉神经多少信息,视觉神经就从记忆储存和想像力中反馈回来多少信息。我们的视觉神经不是集中一团,而是分散在大脑各处,各司其职:主管静物、运动、物品、人脸、形状、颜色,等等,是不同的区域。(我们的记忆也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像放电影那样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也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由神经递质将其统合起来,因此,记忆的质量与情绪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早让孩子看平面的、静止的、文字的东西,而是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立体的、运动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景象和人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