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8卷第3期国际技术经济研究Vol18No132005年7月Studiesin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EconomyJul1,2005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摘要: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迎接后京都时代的挑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重化工发展趋势下的能源和资源约束,中国只能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路径。本文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做了分析。关键词:低碳发展;工业化进程;京都议定书中图分类号:X38文献标识码:A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其他方
2、面,中国都是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25年左右,中国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与美国并驾齐驱。《京都议定书》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没有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因此《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并没给现在的中国带来切实压力,但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着如何在后京都时代既确保发展的需要又维护长远战略利益的严峻挑战。一、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
3、集型的转化。就规模而言,由于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就发展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很快,并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收稿日期:2005-06-08作者简介: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开放实验室客座。第2期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9·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力拉动下,中国的原材料生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飞速发展。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重化工趋势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
4、和资源。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已经成为限制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投资领域,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巨大的需求。(1)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首先会引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扩张。城市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公共交通、市政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对钢铁、水泥等各种重化学工业产品和建筑材料产生巨大需求。(2)未来一个时期内,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京沪高速铁路、贯通南北东西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区域性城市群之间的高速交通系统建设等国家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投资快速增长,从而对重化学工业产生巨大需求。(3)未来十几年内,缩小城乡差距
5、是中央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将会逐渐加快步伐。这必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拉动作用。在消费领域,居民的需求增量将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汽车、住房等以重化工产品为基础的产品上。(1)从汽车消费来看,2003年我国的小汽车生产量达到202万辆。国际经验表明,当居民轿车密度达到30辆/千人时,汽车进入家庭将开始加速。2001年,北京市居民轿车密度为42.8辆/千人,深圳居民轿车密度为46.8辆/千人。随着汽车保护性关税的降低和国内汽车生产规模化效益的显现,国内市场的轿车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大规模的汽车消费将稳步快速增长。同时,到20
6、10年前后,中国很可能会成为世界汽车生产中心。这必将对各种以重化工为基础的材料产业形成日益庞大需求。(2)从住房消费来看,10多年来,住房不仅是投资热点也是持续的居民消费热点。根据城市化率水平和新增城市人口计算,到2010年全国平均每年需新增住宅建筑面积5亿平方米,城镇住宅投资占GDP比重将达到5%以上。(3)从家用电器的消费来看,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的特征是以既消费重化工材料又持续消耗能源为支撑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传统家用电器已经趋于饱和,开始走向家用电器高级化和多样化阶段,而农村居民的家用电器普及率还很低,仍然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二《、京都议定书》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
7、的格局下,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也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发达国家的高能耗、高排放部门如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将面临强制性的减排要求。为了实现减排目标,这些行业的企业一方面会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进行技术更新或改造,另一方面会向海外开拓市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企业利润,弥补因在国内履约造成的损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世界的工业基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虽然得到了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取得了经济增长,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