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

ID:32109783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31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1677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秋黄陂区部分学校十月联考九年级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浮燥(zào)猝然(cù)臧否(zàng)自艾自怜(yì)B.水渍(zì)褶皱(zhě)守圉(yù)汗流浃背(jiā)C.厄运(è)夙夜(sù)窒息(zì)恹恹一息(yǎn)D.磕拌(bàn)崩殂(cú)耷拉(dā)吹毛求疵(cì)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当你走进图书馆,那的书籍就能带领你进入一座远离世俗的智慧堡垒。千年的先贤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

2、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娓娓而谈,也可以与之唇枪舌战。书中的人物任你,书中的声音任你倾听,书中的思想任你。A.美不胜收调遣批判B.美不胜收派遣评判C.琳琅满目调遣评判D.琳琅满目派遣批判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B.武汉市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是与全体武汉市民的努力分不开的。C.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具的文化价值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忽视的一环。  D.教育的确是民生问题,但教改不应沦为一场随意的狂欢,否则浪费的将是一代人的成长和

3、人生。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可以解决这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B.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自古以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D.教育界不少热心人士发现,新桥幼儿园教会孩子十个小本领的教育计划,竟与《弟子规》开篇说的“有余力,则学文”的思想不谋而合。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古代小孩

4、如何上学读书倪方六⑴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孩子如何上学读书的呢?  ⑵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

5、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之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⑶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

6、。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⑷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化,给“三好生”开“免打条”。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⑸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

7、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⑹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都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

8、  ⑺古代小学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⑻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