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3992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赤壁之战是曹操主动撤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赤壁之战是曹操主动撤退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但赤壁之战却也是一场争议颇多的战争,甚至有人根本否认这一战事存在。反驳这一说法的文章仅仅满足于证明这一战争的进程符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描述。其实,尹文中有一条重要的论据:在参加赤壁之战的曹方将领的传记中,找不到他们在这场战争中英勇作战的记述。反驳的意见是:这是中国的著史传统,凡传记主人翁打了败仗,一概不记。反驳意见是难以服人的。传记主人翁打了败仗固然不应记载,但在主人翁在逆境下顽强奋战的经历却是必须记载的。当阳长坂刘备惨败,但张飞“将二十余骑拒后
2、”、赵云“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却都赫然在记。难道曹军将领中就没有一位做出过与此相当,甚至更大的贡献吗?是的,赤壁之战中,曹军将领没有一位曾经英勇作战过,因为他们所领受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撤退。先说一条史实:“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兵至新野,刘琮派人持汉节向曹操投降。曹操“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见刘备已经南撤,于是亲自与曹纯、文聘共率“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于当阳县长坂将刘备击败,随即进驻江陵。
3、这时,曹操的主力位于襄阳,横野将军徐晃部“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后勤辎重则还在新野到襄阳的道路上。襄阳是当时荆州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如果单从“兵贵神速”的角度考虑,以襄阳为基地,让部队沿汉水直下夏口,既方便又省时。但曹操却没有这么办,而是把部队先集中到江陵,“自江陵征备”。也许曹操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江陵位于长江边,把主力集结于尽可能靠南的江陵,有利于对荆州南部各郡形成威慑,可以配合刘巴的招降工作。其次,从江陵出发可以形成夹江而进的势态,使长江天堑的防御功能不复存在。如果从襄阳向夏口进军,虽然对于夺
4、取夏口有利,但却使自己的军队偏处长江北岸,如果孙、刘让出夏口而退到江南,据长江与之对抗,战事一时难以解决。但奇怪的是,曹操花了大量精力把部队从襄阳集结到江陵,目的之一就在于取得夹江而进的有利势态,他理应为保持这种势态而竭尽全力。但事实却是,“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为了一个不大的前哨战失利而主动放弃了他曾竭力争取的优势态势。这是为什么?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荆州新附,曹操立足未稳,故不敢在江南决战。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夹江而进”与“在江南决战”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战役层面,后者是战略层面。对于夹江而进的大军来说,长江不是天堑
5、,而是一条便利的运输线。即便为了回避在江南决战,也没有必要放弃夹江而进的战役态势。那是为了集中兵力,形成拳头?按周瑜保守的估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总计也有二十三四万。如果两岸兵力平均分配,以一侧的兵力,已经对周瑜三万人形成了绝对优势;更何况,水上作战,军队分处两岸,就如同陆上作战,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只会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断不至于有分散兵力之弊。更何况,从战场容量的角度考虑,曹操此时的兵力已经超饱和(说见下)。或者曹操胆寒了,他要撤回北岸,借天堑阻止周瑜进攻?首先,在这次前哨战失利中,曹操的损
6、失微不足道,双方力量对比根本没有发生变化,曹操不至于因为这次失利而胆寒。其次,如果打算防御,当然是在江陵周围进行更为有利,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遂行战略防御是说不过去的,而从史书中找不到曹操有考虑过撤回江陵的任何迹象;如果他真的想撤回江陵,两岸交替掩护也比偏处一岸对撤退更有利。第三,即便曹操突然发现情况不对,想就地进行防御作战,有一支部队在南岸,至少也可以起到压缩敌军的进攻空间,牵制敌军行动的作用,对完成防御更有利;没有理由认为北岸的兵力连遂行防御作战也不够。我认为,有一种解释是合理的:曹操准备撤退,而且不是撤到江陵。他把部队集中起来不是
7、为了投入战斗,而是为了带着他们悄悄地、远远地离开!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曹操赤壁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因骄傲而轻信黄盖的诈降,因麻痹而疏于防备吴军纵火。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记载:“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盖书曰:‘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
8、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曹公特见行人,密问之,口敕曰:‘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