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圆锥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圆锥曲线一、选择题1.(2013年高考湖北卷(文))已知,则双曲线:与:的( )A.实轴长相等B.虚轴长相等C.离心率相等D.焦距相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以及的计算。双曲线中,,所以,离心率为。中,,所以。所以两个双曲线有相同的焦距,选D.2.(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9))从椭圆上一点向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是椭圆与轴正半轴的交点,是椭圆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且(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B.C.D.【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点在椭圆上,代入椭圆
2、的方程,得,因为AB∥OP,所以,,,所以,,选C.3.(2013年高考课标Ⅱ卷(文10))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直线过且与交于,两点。若,则的方程为()(A)或(B)或(C)或(D)或【答案】C【解析】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1,0),准线方程为x=-1,设A(x1,y1),B(x2,y2资料),则因为
3、AF
4、=3
5、BF
6、,所以x1+1=3(x2+1),所以x1=3x2+2。因为
7、y1
8、=3
9、y2
10、,x1=9x2,所以x1=3,x2=,当x1=3时,,所以此时,若,则,此时,此时直线方程为。
11、若,则,此时,此时直线方程为。所以的方程是或,选C.4.(2013年高考课标Ⅰ卷(文8))为坐标原点,为抛物线的焦点,为上一点,若,则的面积为( )A.B.C.D.【答案】C【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方程为。因为,所以,即,所以,即。所以的面积为,选C.【规律总结】与抛物线有关的试题,更多的是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利用到焦点的距离和到准线的距离相等,实现转化。5.(2013年高考课标Ⅰ卷(文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A.B.C.D.【答案】C【解析】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即,
12、所以。即,所以,即,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选C.6.(2013年高考福建卷(文))双曲线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A.B.C.1D.资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曲线的性质.因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都相等,故可取双曲线的一个顶点为,取一条渐近线为,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7.(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离心率等于,则C的方程是( )A.B.C.D.【答案】D【解析】由椭圆C的右焦点为,可知,又离心率等于,所以,解得,所以,即椭
13、圆的方程为,选D.8.(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5))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A.B.C.D.【答案】D【解析】的焦点为(2,0),到的距离为,选D.【知识拓展】抛物线的焦点弦:抛物线的过焦点的弦,若,则,弦长.同样可得抛物线,类似的性质.9.(2013年高考课标Ⅱ卷(文5))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上的点,,,则的离心率为()(A)(B)(C)(D)【答案】D【解析】因为,所以。又资料,所以,即椭圆的离心率为,选D.10.(2013年高考大纲卷(文8))已知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交于且
14、则的方程为( )A.B.C.D.【答案】C【解析】设椭圆方程为,则,①当时,,所以,②解①②得,.故所求的方程为,选C.11.(2013年高考辽宁卷(文11))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为F两点,连接了,若,则的离心率为( )A.B.C.D.【答案】B【解析】由余弦定理,AF=6,所以,又,所以,选B.12.(2013年高考重庆卷(文10))设双曲线的中心为点,若有且只有一对相较于点、所成的角为的直线和,使,其中、和、分别是这对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zhangwlx( )
15、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与方程。因为,所以根据对称性可知,直线,资料关于轴对称,因为直线,所成的角为。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或,即斜率为或,要使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则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当时,,所以,,即,所以。当时,有,即,所以,即,即,所以综上,即双曲线离心率的范围时,选A.13.(2013年高考大纲卷(文12))已知抛物线与点,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若,则( )A.B.C.D.【答案】D【解析】的焦点为(2,0),所以,所以,即,,.又设,,,,即,所
16、以,,解得,故选D.资料14.(2013年高考北京卷(文7))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B.C.D.【答案】C【解析】,,,,则.15.(2013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文科18))记椭圆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为,当点分别在上时,的最大值分别是,则( )A.0B.C.2D.【答案】D【解析】选D16.(2013年高考江西卷(文9))已知点A(2,0),抛物线C:x2=4y的焦点为F,射线FA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M,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则
17、FM
18、:
19、MN
20、=( )A.2: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