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49747
大小:13.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庆祝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征文范文:鞋的往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范文:鞋的往事我的孩子从网上给我买了一双鞋,打完折还1000多元。我赶紧说,太贵了,不买。孩子说我小抠,还说现在都啥年代了,老了该享受享受了。我心一震,许多关于鞋的往事涌上心头——我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我家这一代第一个男丁,不用说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很疼爱。听母亲说,我还不会走路时,奶奶早给我做了虎头鞋。婴幼儿穿鞋有不少讲究,比如穿上绣有虎、狗等生肖动物的鞋子,寓意婴幼儿不生病、健康成长。刚穿上奶奶做的鞋子,三年自然灾害时,奶奶因为给我寻饭受人白眼,得了气鼓病去世了。妈妈做鞋慢,赤
2、着双脚成了我的“常态”。上世纪60年代时,农民用火柴说成洋火,煤油说成洋油,国家还穷,物资匮乏。虽然一些日用品可以生产,但不能满足需求。乡间雨天穿泥屐,雪天穿棉靴、草鞋。鞋样以结实耐用为基本要求,像侉鞋前面缀个三角形的布绺,鞋头敦厚结实。棉靴,鞋底鞋帮衬一层棉套,暖和得很。许多大人干活时赤脚,出门办事才穿鞋。手工千层底布鞋可以在男婚女嫁时添礼,可以馈赠朋友。民间习俗,没过门或刚结婚的媳妇给公公、婆婆和未婚夫做鞋穿,可以检测新媳妇做活好不好。勤劳的妇女做出很多鞋子,挂在墙上备用。乡村很少甚至没有机制鞋,我们村有
3、位族叔到汉口探亲,回村带了一双机制浅腰胶鞋,大家像看宝贝一样觉得稀奇,还放在水盆里试试会不会湿水,至今成为笑谈。我到上学时候,母亲熬了好几个夜晚,纳鞋底、做鞋帮费好大劲儿,给我做了双千层底布鞋,穿上鞋我心里那个高兴甭提了,真有点走不好路。我对新鞋十分爱惜,一点泥水都不让沾,雨天赤脚,直到天晴时才开始穿。当时,一家人穿鞋全靠母亲做,还要先让大人用。那个“削足适履”的故事是鞋小脚大,我的鞋子则先做大些,以防脚长得快。一双鞋从大穿到小,直到脚趾头把鞋子前面顶个窟窿穿不成时,再换新鞋。不过,比起我们一起的玩伴,我的情
4、况还好一些,不上学的小子们,十几岁光脚多得很。上世纪70年代,我到初中学习后,条件稍有好转。穿有母亲做的布鞋,还有在市面上买的塑料底布鞋或球鞋。球鞋不是打球穿的,而是帆布鞋帮外面一半涂抹了胶水,晴雨天都可以穿。最流行的是绿色球鞋,解放鞋就是这样的颜色,其大方朴素,从青年到老年都有穿的。雨天已有胶鞋和胶靴,赤脚的少了。其实,乡村几乎没有人穿皮鞋,我穿皮鞋是订婚以后的事了。1984年,我和爱人经过了解决定订婚。虽不是过去的交换庚帖,但简单的程序还是有的。我给她买了衣服、鞋袜、手帕、香皂等,用红布包着,内放葱、艾、
5、柏枝、炭块,寓意相爱百年,日子过得像火炭一样热乎。她回赠我有鞋袜、皮带、钢笔等象征性物品。鞋是订婚所必备的,称为扎根鞋。当时市场刚开放,物资相对丰富一些,穿皮鞋成为时髦。可笑的是,当时人们还不习惯穿袜子,像穿西装不戴领带一样,光脚穿皮鞋显得很滑稽。我的父亲一生没有穿过皮鞋。1990年3月,我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安葬父亲的时候,我想给他老人家买双皮鞋。妈妈说:“人老的时候,不兴穿皮鞋,也不兴穿胶底鞋,只有穿千层底布鞋,才能步入天堂。”母亲从她的箱子底下翻出一双布鞋给父亲穿。从那以后,我突然感悟到,人从茹毛饮血到戴
6、冠着衣,是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身上和脚上穿的已深深打上文化烙印,穿鞋传承着家风,蕴含着风土人情,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穿鞋和穿衣服一样,体现着民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从春秋时代的“郑人买履”的记载看,从古至今人们都穿鞋。但由于受物质基础的制约,数千年穿着变化却不大。进入21世纪,人们穿戴才逐步有模有样。现在的鞋子,无论男女老幼,商场内鞋子的种类琳琅满目,各个季节、各种面料的鞋子应有尽有。婴幼儿花花鞋上各种饰品有模有样,非常好看。小学生运动鞋、滑轮鞋等非常适合爱运动的小朋友穿。中青年皮鞋款式
7、多样,潇洒气派。老年人鞋子软底软面,轻便舒适。就我来说,春秋穿的鞋子有布鞋、皮鞋,夏有皮凉鞋、透空球鞋,冬有棉靴、皮靴、雪地靴,一个人的鞋子装满几个箱子。全身心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令人由衷赞叹:“我们这一代生逢其时,真是幸福极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