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899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木材在园林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木材在园林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在城市景观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景观的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木材作为一种在园林中常用的建材,以其独特的自身属性和特有的景观效果,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关键词:木材;城市景观;应用 1木材作为景观建材的优势 1.1木材的外观 木材具有多样的颜色和光泽。在城市景观中,直接运用木材多样化的颜色和光泽达到良好的感光和视觉效果,体现木材的美学价值。在木质构成的景观中,人们会产生十分和谐、舒适的视觉感受。从颜色上看,木材属暖
2、色系,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使得木材给人一种温馨的视觉感受。 1.2木材的理化性质 木材具有高强重比,较低的导热性能,某些木材还含有挥发性油类及芳香族化合物[2],给人以芬芳柔和的感觉。木材由树木的木质化的死细胞所构成,死细胞由细胞壁和细胞腔所组成,因此木材是含大量空隙的多孔性材料。这种天然形成中空而较大强度,使木材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并且具有较高刚性和吸收冲击荷载、顺纹抗拉和抗压和横纹抗弯抗剪等优良的力学性质。4 1.3木材的可再生性 矿物资源按现阶段使用水平能够开采的年限是有限的,而木材只要自
3、然条件维持正常水平,它们就会通过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循环重复性出现,生生不息。 1.4木材的象征意义 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不同的建筑材料有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往往人们都有共识。如玻璃象征着空间的开放,纯净通透;钢筋混凝土象征着机器时代的伟力,挺拔俊秀;而木材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于和谐,温润包容。在人们追求更生态自然健康的生活品质的今天,会更多的在城市景观中注重木材的使用。在这里,木材成为一种物质性媒介,实现了人类情感与文化的传递。 2景观建筑小品 2.1亭、木屋 小型园林建筑在现代景观中占有很
4、重要的位置,常起到聚焦游人视线的作用,通常称为景观中的焦点。我国木材的种类十分丰富,在各地都有适宜于建筑用的木材,选用木材应因地制宜。 木构的亭在现代景观中最常见,比其他形式的园林建筑都多。木质的亭质朴自然,与周边环境能较好的融合,外型上点缀了园景,功能上满足了人们遮阳挡雨以及休憩的需要。木屋不仅冬暖夏凉、抗潮保湿、透气性强,还蕴涵着醇厚的文化气息,淳朴典雅。同时木屋又有着亲和自然、低碳环保、设计灵活、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城市景观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4的形式有售票、小卖部、值班室等,在实现了使用功能的同时,
5、也不会破坏景区自然和谐的环境。 2.2廊架 廊架也称绿廊或花架,是现代景观中不可或缺的景观形式之一,廊架下面通常种植爬藤植物,植物顺着廊架攀援生长,形成非常自然地景观效果。廊架形式有很多种,木质的廊架是最易于施工的,而且施工速度快。廊架作为一种过渡空间存在于城市景观中,它往往由一个景点通向另一个景点,如一建筑内或水池、院落中,或存在于景观中点缀空间。 3景观铺装 铺装在城市景观中是非常常见的,不仅要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需求,而且还要在景观效果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果要营造自然、舒适的景观效果,木材当然
6、是首选的材料。木质铺装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觉,舒适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尤其是在安静休憩区内,当需要营造宜人、舒适的氛围时,与坚硬冰冷的石质材料相比,优势则更加明显。 木质的平台、栈道、踏步、铺地都用木板作为铺地。作为铺面材料,木材与其他材料相比更为柔软和富于弹性,更容易让人感觉亲切愿意停留。木材透气和点支撑的基础可适应较复杂的基地条件使其适宜在地表生态敏感的风景区中建造做架空的木板路,可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营造出一种别致的景观。 4木材与金属、玻璃的结合4 木材和金属的搭配对
7、比比较强烈。通常在室外木材颜色比较柔和,而金属的光泽相对明亮些。从色调上来看,木材表面摸起来温和,而金属表面常常给人冷的功能绝,但是两者搭配起来却并给人一种很和谐的感觉。在两者搭配的形式上,金属通常是以连接构件的方式出现,也有单独搭配的比如木平台与不锈钢栏杆,铸铁构件的木座椅,还有木铺地上的金属雕塑等。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工业材料,其与木材搭配在一起体现了现代工业材料与天然材料之间的强烈对比,反差很大,其景观效果也比较特别。 5结语 本文探讨了木材作为建材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优势,简单阐述了木材在景观中的几种常
8、见的应用形式,希望能为提高木材在景观中运用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希望再景观设计中能更加重视对木材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木质景观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朱建宁.法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及其启示[N].中国花卉报,2005 2雕塑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完美交融[N].厦门日报,2005 (责任编辑荷初)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