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74153
大小:173.71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1-04
《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概论第二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紫外光发射器件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紫外光发射器件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绵阳某某有限公司二、项目拟建地址1、
2、项目规划地址绵阳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工业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和枢纽,是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历史和实践证明,工业兴则绵阳兴,工业强则绵阳强。“十三五”时期是绵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创新改革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的关键期。印发《绵阳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绵阳市委、市政府顺应发展大势,提升绵阳市在四川省乃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
3、市的重要目标。《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末力争工业总量省内排位实现“进三争二”,实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集聚集约水平提高的目标。《规划》中设置的具体指标,综合考虑了西部先进制造强市的主要特征、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和可比较性以及全面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充分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结合绵阳实际,提出了规模增速、结构优化、创新能力、企业发展、集聚集约等五大方面共34项指标。《规划》设置了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工业增加
4、值、工业投资、工业技改等四方面的目标任务共8项指标。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5%以上,实现翻番;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5%以上;工业投资累计达到2750亿元,年均增速约15%;工业技改投资累计达到2475亿元,年均增速约15%o《规划》设置了八大重点产业占工业比重、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军民融合产业占工业比重共4项指标。到2020年,八大重点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85%;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5%.40%
5、;军民融合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60%以上。《规划》从定量角度确定了两类目标任务共7项指标,一类是创新载体建设情况,到2020年,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5个、1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9个、20个,国家认定、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0个、78个。另一类是研发投入情况,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到2020年达到2%以上。《规划》按照企业经营规模确定了9项指标,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300户以上,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0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2000亿元以上企业
6、1户,500-1000亿元企业2户.200-500亿元企业3户、100-200亿元企业5户、50-100亿元企业8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0户、4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0户。到2020年,培育两千亿级园区1个、千亿级园区1个、百亿级园区6个,园区产业集中度达到85%O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o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在信息化浪潮下,工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瞄准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
7、业与三维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四、报告研究范围该计划书通过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
8、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约为20%,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与此同时,大而不强则是中国制造的痛点。为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球视野和战略布局,立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