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49666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A校对/校正 角逐/钩心斗角 参加/参差不齐B湖泊/淡泊 铜臭/乳臭未干 毒蛇/虚与委蛇C宝藏/矿藏 呼吁/长吁短叹 曾祖/曾经沧海D 熨帖/熨烫 着落/不着边际 慰藉/声名狼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
2、当的施工方案。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C.在签名售书活动的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有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杳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的形式、审美形态的诞生和发展。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
3、平不断提高。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的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二、阅读下文,完成4-7题。(12分,每小题3分)汉学是什么纪宝成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也最容易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即:汉学就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是比较清晰的,边界则相
4、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开始形成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汉学,它的历史有700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和研究,至今也有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也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
5、献。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的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文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文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致“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
6、异为前提,以人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
7、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B.汉学虽然有容易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西文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
8、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D.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