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

ID:30578315

大小:9.1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1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_第1页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_第2页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_第3页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_第4页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逯耀东:汉晋间史学思想变迁的痕迹学—以列传和别传为范围所作的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漢晉間史學思想變遷的痕跡一一以列傳和別傳為範圍所作的討論1漢晉間史學思想變遷的痕跡學一一以列傳和別傳為範圍所作的討論進耀束肇創於司馬遷的〈史記〉列傳,和流行於魏晉間的別傳,是中國傳統史學兩種不同的寫作形式。雖然列傳和別傳表面上都以人物為主體,但表現的意義卻不同,列傳以人繫事,和以時繫事編年體的本紀相結合,形成中國傳統正史紀傳體的版型。雖然紀傳體的寫作還有表、志,但列傳卻是紀傳體的主體結構,並且依附本紀而存在。列傳人物的功能,環繞在本紀而存在,表現這些人物在其生存的歷史時期中,對他們生活的社會群體所作的貢獻。這個社會群體以儒家的價值結構而成,

2、個人侷促在結構之中,除了這個群體之外,並無獨立施展的餘地。所以,列傳基本上是以人繫事,藉人敘事是沒有個人獨立的個性可言的。至於別傳,是一種以個人為單位的傳記。流行於東漢末年至東晉末年的兩百年間,獨立於正史之外的一種史學寫作形式,其性質和列傳以人繫事不同。別傳是以傳敘人,比較注重個人在群體社會中的表現,表現和貢獻不同,表現象徵著個人已突破過去儒家的價值體系的框限,對個人價值的肯定,使個人在群體社會中,有更大的揮灑空間,而且不僅限於政治一隅。所謂貢獻,個人已融於社會群體之中,祇要政治或社會的需要,個人除作無私無我的奉獻和犧牲,別無其他選擇。由於

3、東漢末年儒家思想權威的地位衰退,促使個人意識的醒覺,漸漸形成許多非儒家性格的新類型,為別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男一方面,這個時期也是中國史學脫離經學的控槍,邁向獨立發展的轉變的關鍵時期。因此,透過對列傳與別傳討論,或許可以探索出漢晉間史學思想轉變的痕跡。帶本文為八十七年六月十二日本系進耀東教授之退休演講文稿,本輯時予刊載。2(臺大歷史學報〉22期87年12月一、列傳與「拾遺補藝」司馬遷撰寫〈史記〉列傳以人物為篇名,因此對〈史記〉列傳往往產生錯覺,認為列傳以敘人為主。不過,單純以「敘人臣之事跡,令可傳於後世」考察列傳,在某些方面很難得

4、到一個合理而週延的解釋。因為〈扁鵲倉公〉敘醫方,<龜冊)述←益,<貨殖〉兼論物產,與列傳敘人的體例不合。因此,司馬遷最初立列傳之意如何?仍然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先從〈史記〉本身開始,褚少孫補〈太史公書〉去司馬遷不遠,所補輯多處引用到傳。其所引用傳的意義,歸納起來,所謂傳包括正經以外的「外家雜語J,先賢稱述的解釋性傳記,以及時下流行的童謠俗說等。其中所謂的「外家雜語J,與司馬遷〈太史公自序〉的「六經異傳」與「百家雜語」是相同的。〈太史公自序〉最後結語說:I以拾遺補藝,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是司馬

5、遷撰〈史記),追求的終極目標。不過,在司馬遷的著作中,卻存在著兩個「成一家之言」。男一個「一家之言J,卻在〈史記〉之外的(報任少卿書〉中,即I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令之變,成一家之言J,雖然同為「成一家之言J,但所表現的意義卻不相同。「拾遺補藝」是對圖書文獻的整理,必須經過「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的過程,最後才能完成。至於「通古今之變J,則是將經過系統整理的圖書文獻資料,以時間貫穿起來,然後「考之行事,稽其興廢成敗之理」。二者綜合起來,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J,則是對先秦的學術思想與文獻,作一次系統的整理後,以此為基礎探索過去,尤其司馬遷

6、個人生存時代的變遷由來,及其因果關係,中國史學因而得以建立。所以,(史記〉內外的兩個「成一家之言J,是司馬遷尋求的兩個不同的層次,也是司馬遷撰寫〈史記〉上綜群經,下啟諸史的繼往開來貢獻。不過,自來討論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J,祇注意「通古今之變J,卻忽略了「拾遺補藝JoI拾遺補藝」不僅是對先秦圖書文獻作系統的整理,同時司馬遷的列傳也由此而出。自來對於部次流別,鏡考源流的簿錄發展,往往都集中於劉向、歡父子在這方面的貢獻。完全忽略了司馬氏父子在這方面的漢晉間史學思想變遷的痕跡一一以列傳和別傳為範圍所作的討論3拓創。事實上,武帝時對周書文獻的徵集與

7、整理,規模較成帝時為大,而且是自孔子刪詩書、定禮樂,對上古圖書文獻第一次整理後的五百年,再對上古先秦文獻所作的第二次整理。司馬談、司馬遷父子由於職掌的關係,相繼校書祕閣。而且司馬談認為這是件神聖的工作,臨終前仍對司馬遷一再叮嚀,<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令又有五百年,有繼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讓也」。從司馬談的遺言看來,這時他對諸子的文獻似已整理完成,希望司馬遷繼承他的未竟遺志,繼續完成六藝的整理工作。關於諸子文獻整理工作,司馬談以黃老思想為主導

8、,提出他的〈論六家要旨>,並據此規劃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後來,班固據劉氏撰寫的〈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司馬遷「細史記石室金匿之書J,繼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