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449787
大小: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30
《转包装就业前景与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转包装就业前景与现状分析企业招聘:我国的包装企业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面对培养成本、频繁跳槽等各种现象,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很多。同时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价格先机,本科生和高中生一样的工作岗位,一样的工资待遇,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使因为留才心理适当提高一两个人的工资,既没有达到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也没有形成企业的人才优势,双赢遥遥无期。此时的人才成了鸡肋!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回聘退休员工的方式来解决企业急需高级人才的现实。招聘包装工程的其他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食品、医药、烟酒、日用化妆品等企业的包装部门,以及机电、汽车等重工业企业的物流部门。对于类似以上
2、的企业招聘方,多少都有一些侧重。例如,医药、日化企业选择化工、材料毕业生做包装,食品企业选择食品工程做包装也许会很正常,机电、汽车的物流包装部门更青睐电子或者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企业对包装工程认识不深或者片面,要么认为是学装潢的,要么认为是学印刷的。包装又是一个注重实践经验的专业,了解不深、期望过高、片面要求,都给包装工程就业埋设了不少障碍,缩小了包装工程学生就业的口径。教育体制:包装教育的学用脱节,在校实习变成集体走过场,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与双师型人才的反差等都成为人们竞相诟病的焦点。很多教育专家呼吁向国外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增加创新能力培养。各个学校也
3、在自己学校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学生情形:学习包装工程的同学们在到达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想了解自己四年的最终成就,希望给自己有一个全面的预期把握。当看到按照教学要求安排的包装设计原理和方法、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测试、包装艺术设计、包装结构设计等基本知识的时候,产生了如下疑问:1.包装材料(包装的基本要素,根本的根本,但是问题是化工系的学生要比我们懂得多点);2.包装印刷(包装的基本要素,没有印刷包装材料是没有实际用途的,但是印刷专业要比我们懂得多点);3.包装设计(包装的灵魂,没有设计,包装也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艺术设计系要比我们懂得多点);4.包装机械(包装的创
4、造者,大范围来讲,包装要靠机械来实现对产品的改造,途经就是包装机械,但是机械系要比我们懂得多点);5.运输包装(包装的最终实现者,我们包装的产品要通过运输包装到达消费者手中,但是物流专业要比我们懂得多)。有很多同学直到毕业,萦绕心头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方向感缺失,为学习和就业埋设了不少的隐患。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包装工程的学生在就业中的自卑感和迷茫感特别强烈。现实现象:因工作原因,最近接到不少猎头的电话,寻求包装高级人才,如包装专业管理人才、包装技术服务人才、高级包装销售人才,人才缺乏似乎非常普遍。外企进驻、出口增加、物流发展,包装如同寄生鱼类伴随大型宿主鱼一样紧随企业发
5、展需求,悄悄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知何时,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的怪现象才能缓和。包装工程就业中现存问题分析:学生抱怨教育,企业抱怨学生,教育抱怨企业。显然,教育、企业、学生都存在问题也同样面临困难。学校: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的想法有,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各种声音都有:教育课程设置呆板、教学内容老旧、实习不利、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包装工程培养目标是具备包装系统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毕业生能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研究解决
6、包装件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包装材料、设备、工艺、检测、装潢、结构、印刷、管理、防护和回收等具体问题。近年,包装教育虽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识、轻素质;重研究、轻应用等倾向性问题。包装工程课程设置基本上游离于经济和市场之外,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仅局限于学生的毕业实习,而这种实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主,大多只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学分走走过场而已,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与企业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改革几乎都是在教与学的问题上纵向深入。各地院校包装工程绝大部分挂靠在其它院系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培养目标都不是很明确,学术性和经济、产业的结合度较差。教学环节中
7、的实践并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实际作用,灌输多,启发少,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等都使教学僵化。英国鲁顿大学校长戴•;约翰博士说:"大学就是制造人才的工厂,任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向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企业:困惑中前行对于包装企业来说,一方面,培养人才面临时间和经济的投入,同时,必须有一个团队才能实现整体的人才优势;另一方面,跳槽严重,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寻求成才的高级人才之路受阻。"从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外资企业发展来看,中高层人才'瓶颈'是企业快速发展期过后的必然"。目前,我国包装企业好似正逢"瓶颈"期。目前,对于包装企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