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045424
大小:23.3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26
《合同期满终止不续约,个人是否需要支付培训违约金,x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合同期满终止不续约,个人是否需要支付培训违约金,XX 用人单位不可同时要求培训费和违约金 要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发放的生活费不能计算在专项培训费里。 【案例】孙某于XX年3月到某民营医院工作,
2、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3月27日,医院与孙某签订的医院进修学习合同约定了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约定医院送孙某到外地进修,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费600元,培训费用由医院支付70%,期满后孙某在医院服务不得少于三年。后医院按合同约定送孙某到外地学习,并支付了培训费用及生活费。XX年8月底,孙某进修结束并于同年9月9日回到单位开展工作。XX年2月13日,孙某离职。医院提出仲裁申请,请求孙某返还培训费元,支付违约金元并赔偿损失10000元。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3、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裁决结果】孙某向医院支付违约金2132元,对其他仲裁请求不予支持。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因接受专项培训后,违反服务期约定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4、本案孙某与单位签订的进修学习合同约定了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单位也按照约定向员工提供了专项培训,因此,三年服务期约定合法有效。员工因个人原因的离职行为,违反了双方对服务期的约定,应当依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但无权再要 求劳动者返还公司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且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本案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明显高于支出的培训费总额,故申请人要求按约定支付违约金无法律依据。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
5、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法律认可的培训费用包括: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认定某项费用是否属于培训费用,关键在于该费用是否因培训而产生。 本案中生活费是基于法律规定和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不是基于专项培训产生的,将其计算在培训费用里面要求返还,缺乏法律依据。据此仲裁委员会仅对单位提交的进修费发票、单位为被申请人报销的车票及租房费用收费单
6、据作为培训费共计2476元予以认可。由于员工于培训结束后履行劳动合同5个月,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作为违约金2132元,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 医院请求员工赔偿其违反服务期约定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法律规定时限内,未向仲裁庭提交相关证据,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培训协议 甲方:乙方: 地址:身份证/护照号码: 联系电话:所属部门: 法定代表人:职务: 兹有: 在本协议签署时,乙方系甲方在职员工,与甲方签署了劳动合同,在甲方指定的工作岗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
7、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位担任高级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乙方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高级管理人员的专项工作能力,甲方根据乙 方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要求特为乙方安排了本协议约定的培训内容; 乙方接受甲方的培训安排,并承诺在本协议约定的服务期内作为全职员工根据双方劳动 合同的约定为甲方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友好协商、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上述甲乙双方达成如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