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

ID:29849775

大小:2.8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24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_第1页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_第2页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_第3页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_第4页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大微生物复习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具有什么特点?答: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特点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2、根据Woese的系统发育树,地球上所有的含细胞的生物可分为哪三个域?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答:根据发育树,地球上所有细胞生命沿着3个主要谱系进化: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3个域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细菌和古菌虽然同属于原核生物,但古菌和真核生物的关系比它与细菌的关系更近。古菌和真核生物享有一些共同的性状,基本上不同于细菌。3、简述以下5位科学家

2、对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Leeuwenhook、Pasteur、Koch、Winogradsky、Beijerink。答:Leeuwenhook:第一个看见并详细描述微生物的人;Pasteur:(1)认识发酵过程的实质,改进了葡萄酒和啤酒制作的工艺过程,从而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质量;(2)发明了巴氏灭菌法;(3)推翻了自然发生学说,导致了有效的灭菌手段的发展;(4)分离出引起蚕病的杆菌,并随之建立了判定本病的方法及其预防措施;(5)发现给羊接种菌苗能预防炭疽;(6)建立了鸡霍乱免疫方法;(7)建立了对付狂犬病的方法。Koch:(1)对牛炭疽的研究

3、——科赫定律,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极大地改进了临床医学的科学基础。(2)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发展了分离纯培养技术——使微生物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起来。(3)发现结核病的病原(1882)——结核杆菌,获190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奖。(4)发现并分离了霍乱的病原——霍乱弧菌。(5)拍摄了第一批细菌显微镜照片。Winogradsky:(1)发现化能自养菌,提出化能自养的概念(1889)。(2)发现厌氧固氮菌。Beijerink:(1)发现根瘤菌的固氮作用(1888)。(2)发明富集培养方法。(3)发现好氧固氮菌。(4)提出病毒的概念。4、你认为微生

4、物学发展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为什么?答:我认为最大的发现是抗生素的发现。1929年,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此后,科学家们纷纷从微生物中寻找这类抗生素物质,陆续找到数百种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很广泛,至今在人畜医药治疗上仍是有效的药剂,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目前,抗生素也应用与植物病害的防治上。RebeccaL.1、在21世纪,你认为微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什么?试述理由。答:微生物基因组和后基因组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和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致病性和寄主免疫机制的研究。第

5、二章细菌1.细菌的基本形态是什么?还有哪些特殊形态?(P12)答:细菌的三大类基本形态是:球菌、杆菌和螺菌。除了此三种形态外,某些细菌还有其它特殊形态,如放线菌能形成分枝菌丝和分生孢子;鞘细菌在多个成链排列的杆状细胞外有一个共同的鞘,形成不分枝的丝状体;柄细菌成杆状、类弧状或梭状;有些细菌的细胞呈星状。2.细菌的繁殖方式有几种?(P16)答:细菌的繁殖方式分为裂殖与芽殖。裂殖分为二分裂(同形分裂、异形分裂和劈裂)和复分裂。裂殖分为直接出芽和间接出芽。3.试比较G+细菌和G-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简要说明其特点和化学组成的区别。(P17~21)答:G

6、+细菌细胞壁:肽聚糖(NAG、NAM、四肽、甘氨酸五肽间桥),磷壁酸(G+特有)。G-细菌细胞壁:外壁层(脂多糖、脂蛋白与蛋白质、磷脂单分子层),内壁层(肽聚糖、DAP)。G+与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项目G+细菌G-细菌结构层次单层内壁层外壁层厚度/nm20~801~88~10肽聚糖占40%~90%,层次多,交联度高,呈多层网状结构占5%~10%,层次少,交联度低-磷壁酸+--多糖+--蛋白质+or--+脂多糖--+脂蛋白-+or-+对青霉素敏感不敏感对溶菌酶敏感不敏感4.溶菌酶和青霉素都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但其作用机制不同,请分别给予描述。

7、答: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由于革兰阴性菌缺乏五肽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不大。人类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就可以再不伤害人类细胞的情况下,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来杀伤细菌。RebeccaL.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称包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专一地作用于肽多糖分子中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键,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之松驰而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终使细菌溶解死亡。也可以直接破坏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而

8、达到杀菌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胞壁质和磷酸质组成,其中胞壁质是由杂多糖和多肽组成的糖蛋白,这种多糖正是由N-乙酰胞壁酸与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