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3.1.2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A组1.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你认为目前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A.植物的呼吸与腐烂放出CO2B.人类和动物呼吸放出CO2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碳燃料D.建筑工业的发展使大量碳酸盐分解解析:所列选项都能产生CO2,但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含碳燃料的燃烧。答案:C2.对于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中CO2含量的剧增,对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平衡没有影响B.木炭燃烧过程中,存在碳单质、CO和CO2之间的转化C.碳的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不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无机化合物不能合成有机化合物答案:B3.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界消耗CO2的反应主要是( )A.CO2+2NaOHNa2CO3+H2OB.CaCO3+CO2+H2OCa(HCO3)2C.6CO2+6H2OC6H12O6+6O2D.CO2+C2CO解析:A项、D项两个反应不属于自然界消耗CO2的反应,B项、C项均为自然界消耗CO2的反应,但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为C项。答案:C4.请据右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
3、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解析:小白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出CO2,呼出的CO2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造成装置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压强降低,U形管中A处液面降低,B处液面升高。答案:C5.无色气体X与灼热的炭反应得到一种无色气体Y,Y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无色气体X,则X、Y分别是( ) A.O2
4、、CO2B.CO2、COC.CO、CO2D.O2、CO解析:根据无色气体X和灼热的炭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Y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则Y不可能是O2,也不会是CO2,从而可确定Y是CO,再由X+CCO可推出X是CO2。答案:B6.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Ca(OH)2、Na2SO4、Na2CO3B.NaHCO3、Ba(OH)2、H2SO4C.HCl、NaOH、NaHSO4D.Ca(OH)2、Na2CO3、BaCl2解析:B项,溶液相互滴加能产生两种白色沉淀的是Ba(OH)2,两溶液反应
5、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第三种溶液,能够将一种白色沉淀溶解的是H2SO4。答案:B7.导学号05840145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的理由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C.加入Mg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D.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且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解析:与AgNO3溶液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有Cl-、S、C等离子,A不能证明;B、D选项中HC也会产生同样现象;C项
6、可以排除HC的干扰,HC与Mg2+不会生成沉淀,所以应选C。答案:C8.导学号05840146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解析:滴加盐酸先发生反应:OH-+H+H2O,再发生反应:C+H+HC,最后发生反应:HC+H+CO2↑+H2O,故B项错误;因n(OH-)=n(C)=0.01mol,故加入0.2L盐酸后开始有气体生成,C项正确。答案:C9.A、B、C、D、E、F六种物质
7、都含有钠元素,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A ,B ,C ,D ,E,F 。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D+盐酸 。 ②B+水 。 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是CO2,钠的化合物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Na
8、Cl,故E为NaCl;C、D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还生成CO2,故C、D为Na2CO3和NaHCO3,又知D和A可生成C,则D为NaHCO3,A为NaOH;F和CO2生成Na2CO3和一种气体,可知F为Na2O2,B和盐酸生成NaCl和可燃性气体,知B为Na。答案:(1)NaOH Na Na2CO3 NaHCO3 NaCl Na2O2(2)2Na2O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