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36029
大小:27.7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22
《eps缓冲材料的静_动态缓冲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eps缓冲材料的静_动态缓冲特性 发泡塑料缓冲设计中材料的密度选择 霍银磊,张新昌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聚合物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主要由基体聚合物性质、聚合物体积比(或者泡沫塑料密度)和泡体结构的几何性质决定。也就是说,泡沫塑料的密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泡沫塑料的密度与发泡倍数有直接的关系。笔者通过几种不同密度EPS材料的静、动态压缩试验数据,运用发泡塑料的能量吸收理论研究成果,讨论了这些材料的单向压缩性能以及密度选择在缓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这一研究将为合理选择包装材料的
2、密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泡沫塑料缓冲性能及其能量吸收性 泡沫塑料的缓冲性质,最早由Woolam进行了研究,他提出了用无量纲参数确定能量吸收的方法,Miltz等由准静态压缩实验曲线来预测泡沫塑料的缓冲性质。他们提出用有效性参数来代表压缩泡沫塑料的能量吸收率,Yossifon等基于量纲相似参数提出的简单数学模型,描述了软泡沫在冲击条件下的性质。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泡沫塑料
3、的能量吸收问题,Rusch较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可以用3个无量纲量来描述材料的吸能特性。Schwaber提出了如下见解:泡沫塑料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包括由基体变形产生的能量损耗、基体单元间(比如支柱)的摩擦产生的能量损耗、开孔泡沫塑料中流体的粘性流动产生的能量损耗(气动阻尼)闭孔结构中气体的不可逆压缩产生的能量损耗。 Kurauchi等研究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压缩下的能量吸收问题,Maiti等还提出了构造能量吸收图的方法,能量吸收图表示了某一密度范围内单位体积泡沫塑料吸收的能量与峰值应力的关系。如果选择了临界损伤应力,那么能量吸收图将给出不超过峰值应力而吸收最大能量的泡沫塑料密度Avall
4、e和Belingardi等讨论了EPP、PUR、EPS等泡沫塑料的能量吸收性,并绘出了相应的能量-应力图。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工程用泡沫塑料,特别是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包装用泡沫塑料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应力-应变关系的描述和冲击黏弹性能的分析。很少专门考虑材料密度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于包装缓冲材料选择的意义。本文从试验角度考察不同密度材料的能量吸收性,同时以此为依据指导材料密度的选择。 2泡沫塑料的单向压缩试验及其分析 分别通过静态、动态压缩试验测得不同密度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或加速度-时间曲线,据此分析材料的压缩性能以及材料对压缩、冲击能量的吸收性能。 试验样品制备与处理目
5、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实验选取新航(苏州)发泡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四种不同密度(0,020g/cm3、0.022g/cm3、0.027g/cm3和0.050g/cm3)的EPS发泡塑料作为实验材料,试样的尺寸规格统一为100mmXl00mmX35mm。考虑实际流通环境情况,在23℃,相对温度50%的条件下对所有样品进行24h温湿度预处理。分别在标准环境中进行准静态压缩与垂直冲击压缩
6、试验。 材料的压缩试验及分析 采用国家轻工业包装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LRXPlus电于材料试验机及其数据分析系统,在标准试验环境中,对材料进行最大应变量为90%的准静态单向压缩试验,得到材料应力-应变曲线见图1。 图1:不同密度EPS得静态压缩曲线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采用DY-2型跌落试验机,在标准环境条件下,以60cm的跌落高度对试样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得到材料的压缩
7、加速度-时间关系曲线(见图2)。从图1可以看出:1)EPS泡沫塑料属于双曲正切型弹塑性材料。在小应变情况下,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弹性;随着载荷的增加材料发生了弹性屈曲,随后曲线呈现出较长的平滑阶段,说明材料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应力随应变的增加增长缓慢,大部分压缩能量被材料吸收或耗散。正是材料在此阶段的大变形吸收了外界给予的能量(压缩、振动或冲击)。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材料结构被破坏,对能量的吸收减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