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77209
大小:19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胡同文化》学案3(无答案)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胡同文化课题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以及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重点难点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内容师生随笔一、感悟新知写作背景:《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为《胡同之没》的摄影集作的序。什么是他序?代为他人的著作作的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
2、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胡同就相当于上海的弄堂,我们这里的小巷子。“没”是什么意思呢?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作者简介,了解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对北京的掌故,对北
3、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正是他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给了他创作《胡同文化》的动力。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1、根据提示勾画出关于作者及作品的重点信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同安土重迁处街坊腌白菜国子监伺候熬白菜房檩你认为还有哪些字形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写在下面吧。3、查资料给大家说说什么是文化?4、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①哪
4、些段落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哪些段落介绍了胡同文化的内涵?②汪老先生带着怎样的感情告别胡同文化?勾出相关句子.二、探究新知(各小组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展示)朗读1-4段,思考: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北京胡同的特点?你认为这些内容对于写胡同文化有何作用?速读第五段思考:2、联系上下文来看,这一段起什么作用?读6—12段思考:3、胡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4、“胡同”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你可以想想为什么生活在海边的人心胸宽广?5、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你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阅读课
5、文最后三自然段思考:6、你觉得胡同的前景如何?7、面对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三、归纳整理(1分钟)本文犹如一幅朴素的风景画,向我们展示了方正、封闭、物质的北京胡同,形成了居民精神的保守、封闭、知足,而高楼大厦的兴起,人们的思想也在变,我们应高兴的告别胡同与胡同文化!四、达标测评老 屋老屋已经很老了,它确切的年龄已不可考,它至少已有一百五十多岁了。修筑它的时候,遥远的京城皇宫里还住着君临天下的皇帝,文武百官们照例在早朝的时候,一律跪在天子的面前,霞光映红了一排排掀起的屁股,万岁万万岁的喊声惊动
6、了早起的麻雀和刚刚入睡的蝙蝠。就在这个时候,万里之外的穷乡僻壤的一户人家,在鸡鸣鸟叫声里点燃鞭炮,举行重修祖宅的奠基仪式。坐北朝南,负阴抱阳,风水先生根据祖传的智慧和神秘的数据,断定这必是一座吉宅。匠人们来了,泥匠、瓦匠、木匠、漆匠,劳工们来了,挑土的、和泥的、劈柴的、做饭的。妇人们穿上压在箱底的花衣服,在这个劳碌的、热闹的日子里,舒展一下尘封已久的对生活的渴望,孩子们在不认识的身影里奔来跑去,在紧张、辛劳的人群里抛洒不谙世事的喊声笑声,感受劳动和建筑,感受一座房子是怎样一寸一寸地成形,他们觉出了一种快感,还有一种神
7、秘的意味,村子里的狗们都聚集到这里,它们是冲着灶火的香味来的,也是应着鞭炮声和孩子们欢快的声音来的。它们,也是这奠基仪式的参加者,也许,在更古的时候,它们已确立了这个身份。………哦,土地的节日,一座房屋站起来,炊烟升起,许多记忆也围绕着这座房子开始生长。我坐在这百年老屋里,想那破土动工的清晨,那天大的吉日,已是一个永不可考的日子。想那些媳妇们、孩子们、匠人们、劳工们,他们把汗水、技艺、手纹、呼吸、目光都筑进这墙壁,都存放进这柱、这禄、这窗、这门上,都深埋在这地基地板里,我坐在老屋里,其实是坐在他们的身影里,坐在他们交
8、织的手势和动作里。我想起我的先人们,他们在这屋里走出走进,劳作、生育、做梦、谈话、生病、吃药,我尤其想起那些曾经出入于这座房屋的妇人们,她们有的是从这屋里嫁出去,有的是从远方娶进来,成为这屋子的“内人”,生儿育女、养老送终、纺织、缝补、洗菜……她们以一代代青春延续了一个古老的家族,正是她们那渐渐变得苍老的手,细心地捡拾柴薪,拨亮灶火,扶起了那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