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14598
大小:26.9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20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制。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编制依据 制定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湖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对方案》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或中毒100人以上;1发生30人以上死亡。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
3、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 重大环境
4、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或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大面积污染。 较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
5、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或中毒50人以下;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市行政区域纠纷。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一般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行政区域纠纷。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
6、控。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对响应: 全市行政区域内突发较大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超出事件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 跨县市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上级部门需要协调、指导的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次生、衍生的环境事件。 工作原则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
7、、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
8、影响相适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作用,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 3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对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对救援力量的作用。 2组织指挥与职责 组织体系 本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组织体系由应对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对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各县市区人民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