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06566
大小:83.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16哀江南(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 哀江南●从容说课《桃花扇》是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孔尚任的代表作。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受到康熙赏识,授为国子监博士,踏入仕途。在江淮治水期间游历了扬州、南京的一些古迹,结识了一些廉洁之士、明末遗民。写成《桃花扇》,上演之后引起了明朝故臣遗老的亡国之痛和康熙的不满,第二年因文字祸罢官。《桃花扇》写的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主要内容是,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钟情,侯方域以一把宫扇赠香君。阉党余孽阮大铖辗转资助香君妆奁之费,想以此结纳侯方域及复社之士,以解自己为正直知识分子所不齿的困境。香君怒斥阮大
2、铖,退还妆奁,阮大铖怀恨在心伺机诬陷侯方域,侯方域连夜逃出南京,投奔史可法。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奸臣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迎立福王。昏君奸臣不理朝政,沉醉于腐化享乐的生活,并伺机报私仇,强逼香君嫁与他们的亲信为妾。香君不从,撞破头颅,血溅宫扇。友人杨龙友在宫扇上略加勾画,画成一枝桃花。李香君将此扇寄与侯方域。福王贪恋声色,香君亦被选入宫中,她在筵前痛骂奸佞,被幽闭宫中。侯方域也被阮大铖捕入牢中。清兵南下,扬州城破,史可法殉难,南明颠覆,侯李出狱相遇栖霞山,取出桃花扇共叙旧情,张道士以国恨家仇喝断爱情,两人分别入道。这部历史剧集中地反映当时民族的、阶级的以及
3、统治阶级内部的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谴责了弄权误国的权奸。歌颂了民族英雄和维持民族气节的人民,总结了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哀江南》选自该剧的最后一出《余韵》。明代宗室苏昆生目睹南明的兴亡。南明灭亡之后,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这套沉郁、悲怆的曲子。《哀江南》由七支曲子组成。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中间六支曲子以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分析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学习的重点,欣赏语言的准确、生
4、动、形象是难点。可组织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反复诵读课文,结合重点曲子、重点语句进行课堂讨论。有条件的学生可课外阅读《桃花扇》全剧,或观看影片《桃花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吟诵,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积累有关知识,为自行欣赏戏曲打下良好基础。能力目标1.品味准确、形象、生动的戏曲语言,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鉴赏能力。2.认识超现实的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等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德育目标1.深刻体会剧中真挚、深沉的故国情思。2.领略中国戏曲文化那感人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1.品味优美感人的词语的表达作用。2.揣摩、体会蕴藏在曲中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运用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在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利用前文所学方法,实现知识迁移,进行自主探究,加深理解,提高能力。3.启发引导,充分发挥注释的作用,引导学生质疑、交流、解疑。体现“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思想。●教具准备1.投影设备、多媒体2.资料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1.学生集体背诵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品评,发表自己的见解。明确:《乌衣巷》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也是诗人追
6、怀金陵历史遗迹后抒发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绘朱雀桥、乌衣巷的变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热的官僚和宦官集团;虽然权势盛极一时,但也会像昔日的王导、谢安及其家族一样衰败沦亡。全诗意境深邃,寓意深刻。3.教师:与此相同,教曲师傅苏昆生来到这当年繁华竞奢、盛极一时的南京金粉之地,面对着颓井断垣、残壁碎瓦,免不了由见而感。通过六支曲子表达了强烈的故国之思。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下这六支曲子,体味一下蕴含其中的故国情思。(解说:《乌衣巷》一诗,学生较为熟悉。此诗语意平实,容易理解,况且课后作业第四题正是要求学生用《乌衣巷》和本文进行比较,因而由《乌衣巷》导入可谓一举两得。至于学生的评
7、价,只要有一得之见,就应加以鼓励和肯定,答案当然不必寻求一致。这样,也利于学生对本文主旨及思想感情的把握,更好地理解“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内涵。)二、诵读并整体感知课文指导和组织学生阅读(以朗读和分角色诵读为主,结合默读、品读,体味文中蕴藏的情感。)要求:(可用投影及多媒体显示)(1)结合注解,认真研读,弄清文中每一个词句的含意。(2)品味曲词的意蕴,读出自我滋味。(3)对于精彩唱段,要反复阅读,最好能熟读成诵。(解说:没有对语言形式的直接感知和把握,就不能对文章形成有效的分析和品味,尤其像本文的曲词,如诗歌作品一样,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最适合
8、于学生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